冬雪消融,初春乍暖,黎渊迎来她十八岁的生日没多久,便正式升为钢铁厂二级工,工资涨到36块7,黎家上下高兴不已。这才进厂两年就升职级,她爷爷都没这么快,黎光明觉得自家祖坟要冒青烟,可惜现在不能搞封建迷信,不然他非得连夜给他爹娘烧点纸钱。
黎渊现在上班工作更加积极,荣誉带来的动力是一部分,更多的则是因为上班能见到苏寒。
她和苏寒正处在蜜里调油的阶段,哪怕两个人都不是粘人的性格,也难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于是人人都盼着的每周一天公休,倒成了两人最难熬的假期。
苏寒也在这一年正式转正,并且随着俞和安升迁至宣传科主任,她也顺利成为了宣传科的中流砥柱。
俞熙安在技术部依旧风生水起,今年下半年钢铁厂终于完全采用氧气顶吹转炉取代了平炉,突破连续铸造的技术,极大的降低了能耗成本,缓解了石油危机导致的能源价格暴涨问题。国家虽然仍旧面临“短缺经济”,但社会整体生产发展得以彻底提上日程,敏锐的人已经洞察到国家未来发展向好的趋势。
俞红钢对于俞熙安的工作能力十分满意,但有些话他作为父亲又是厂长,不好直接说,周秘书此时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不仅上下沟通联动,还能左右逢源周旋,他猜得准领导的心思,领导对他便更加看重,俞厂长如今已经有几分把他当女婿甚至接班人培养的意思。既然女儿喜欢搞技术,那就需要一个会逢迎张罗的人主持外务。俞红钢见俞和安对周秘书始终淡淡的,周秘书又明显对熙安更上心一些,他在心里开始盘算周恒恪配给俞熙安的利弊。外甥毕竟不是儿子,背景差了一些,但如果个人能力十分突出的话,也不是不能考虑。不过这一次他没直接去找人谈话,熙安不是和安,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俞熙安性子执拗又十分有主见,如果直接点明她若不同意,那就闹的不好看了。何况周恒恪他还得再观察观察,下属和女婿的要求可天差地别。
秋分这天,苏寒下班没让黎渊等她一起,今天是苏寒小姨的生日,苏寒要和聂芸芸一起去小姨家吃饭。
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带上,那是苏寒妈妈亲手做的一条天蓝色布拉吉。姐妹俩下班之后结伴而行,路上聊着天,苏寒偶尔会提起黎渊还有原晤她们之间发生的趣事。聂芸芸在食堂少有同龄同性的朋友,听她讲着有趣也跟着高兴,年前那顿饭她对这群女孩子们可谓记忆深刻。
话题几转,聂芸芸挎着苏寒的胳膊,犹豫着说:“你知道周秘书吧,你觉得他那人怎么样?”
苏寒好奇她表姐怎么忽然提起周秘书了,“没怎么接触过,看着虽然斯斯文文的,但是……”苏寒没把但是后面的话说下去,怎么形容呢?
聂芸芸仿佛没听到她后面满含深意的语调,自顾自道:“我不是要给李副厂长家的狗喂食吗,有一次就在护城河边的柳树旁碰到他了,那时候他还不是秘书,在之后有段时间就总能碰到他。”
聂芸芸省去撞见他在那看**的事,那时候周恒恪没事就往她身边凑,偶尔还同她开几句玩笑,聂芸芸面皮薄,家里管的又严,从来没和男人接触过,周恒恪偶尔的亲近,让她生出些许异样的感觉。
“他是对你说什么了吗?”
“也没什么,就是吧,我不知道怎么说。”
苏寒琢磨着她表姐的神色,联想到周恒恪看自己的眼神以及这个人给她的感觉,觉得有些不妙。
“那他现在还来找你吗?”
聂芸芸摇摇头,“不经常过来。”
“他知道小姨夫在革委会工作吗?”
聂芸芸继续摇头,“我不知道,这和我爸有啥关系?”
看着单纯的小表姐,苏寒有点担心。聂家和自己家不一样,聂家没有被运动波及过,聂芸芸又是家里的小女儿,从出生起就没受过苦更遑论担惊受怕被人算计。
“周秘书,很得厂长看重,近来经常来找俞家的姑娘。”苏寒斟酌着语句委婉提醒。
聂芸芸错愕,“你是说,俞技术员和周秘书?”
“不是,俞技术员和他没有关系,单纯他比较喜欢接近俞家姐妹,毕竟是厂长的女儿。”
聂芸芸不说话了,开始琢磨苏寒话里的意思,有什么苗头在心里萌芽,好像要冲破她一直以来的情绪和困惑。
苏寒不打扰她,让她自己想想,等快到小姨家时,她才又抱抱聂芸芸的肩膀,“芸芸姐,有的时候身边人不全都是好人,咱们都要有辨别能力,尤其是如果有人要伤害你或者要做出格的事情时,咱们要反抗,当然尽量不要落入坏人的陷阱中。”
聂芸芸若有所思,随即笑笑,“放心,我还是有自保能力的,不会让自己受伤害。”
希望如此吧。姐妹俩相视一笑,一起往家中去。
今天黎渊难得回家早,王红星饭还没好,她人已经回来了。
“今儿回来这么早?”
“啊,厂子今天没啥事。”
王红星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并没有发现黎渊和哪个异性小伙走得近,甚至连来她们家巷子口晃悠的男同志都被她盯梢过,没一个是来找她闺女的。她还侧面打听了一下,黎渊在钢铁厂口碑不错,作风问题一点没有,不像是有男女苗头的样子。
想了好几天的王红星,最后总结为,她闺女长大了,爱美了,注重个人形象了。不再是小时候一条绿军裤能穿好几年,从不张罗做新衣服的小丫头。
自从黎渊升职之后,她爸开始每天听广播看报纸,并认真分析局势收集有用信息,然后在家里看书研究,晚上等黎渊回来,就在饭桌上开始和女儿讲所闻所感。黎渊乐得她爸有事情做,这两年黎光明的身体越来越差,他便更加不爱出门,每日除了拿报纸就是把自己闷在屋子里。于是每次黎渊都积极配合她爸并反馈讨论,父女俩在饭桌上其乐融融,带动家里的氛围越来越好,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她爸没受伤之前的样子。
日子在春去秋来中一点点流逝,想要伸手抓住,却发现流沙过掌,唯一印有痕迹的,是留在记忆里的,在一起时的幸福时光。
这是黎渊和苏寒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清脆的车铃声再次响彻红福路里三胡同时,黎渊已经是保卫处主任。爷爷那辆三代传承的二八大杠在她这彻底退休,这次升职之后,她妈破例给她买了辆新自行车,至于自己原来那辆,虽然退休了仍旧发挥着余热,黎洋骑着那车上下学。
□□倒台,学校恢复了正常上课,黎洋如今已经是钢铁附中的一名中学生。
苏寒依旧没有买自行车,黎渊四年来每天接送她上下班,风雨无阻。苏家父母知道后,总会在早上给黎渊带些吃食,或是地瓜烧饼又或是茶叶蛋粘苞米。苏寒的父亲随着运动结束,已经被调回原部门,只不过从会计师变成了会计助理,但苏家现在的日子已然好过许多。
“苏主任,请吧。”黎渊特意选了今天把新车骑过来接人,今天是苏寒正式擢升为财务科主任的日子。没错,苏寒在转正的第二年就被调去了财务科,苏寒的父亲是老财务,家里厂子都有人手把手传承,苏寒上手很快,没多久就成为财务科一把好算盘。
“换新车了?”
“这不是为了配上您主任的大驾吗。”黎渊拍拍车座上事先绑好的软垫,她特意加了两层海绵。
“越来越贫。”苏寒去掐她腰,黎渊笑着躲开,“来,试试新车,再也不会掉链子了。”
这几年两个人没少经历自行车掉链子的时刻,好几次都是黎渊推车,苏寒坐车一路走回家的。
“怎么样?”
新车骑起来就是不一样,路上感觉都没那么颠簸了。
“挺好的。”苏寒搂上她的腰,“老爷车也好,我还没来得及和他告个别。”
“以后有机会见,现在那车给黎洋了。”
“还没退休呢?”苏寒笑:“哎呦,四朝元老。”
“是呗,劳苦功高。”
两人一路说笑着来到厂子,正遇上一同上班的俞家姐妹。
“哟,俞工这么早啊。”俞熙安因为研发出节省耗能提高产量的技术成果,如今已经是技术部三个副总工程师之一,也是技术部最年轻的副总工。
“和安姐。”苏寒同俞和安打招呼,俞和安现在也不在宣传科了。
钢铁厂有自己的销售部门,但因为是国营大厂,钢铁资源又一直供不应求,故而销售科的主要工作变成了钢铁分配,不需要跑任何外务,自有源源不断的人拿着条子上门求供。
随着运动风波结束,钢铁产能大幅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势头日盛,俞熙安觉得销售科未来职能重大。姐妹俩和俞红钢在家谈过这个问题,俞红钢对于两个女儿的远见很欣慰,于是趁着原来的销售科科长退休之际,升了同样快退休的销售主任当科长,并把已经是宣传科主任的俞和安平调到了销售科做主任。
“中午食堂等我。”俞熙安路过俩人,落下句话。
黎渊见她脸色不太好,收起玩笑的心思,苏寒眼神询问俞和安,俞和安摇摇头,两人不再多问,各自去到办公室等待中午详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