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陇山夜话

当今陛下的父亲刘老爹是前朝一普通宗室,要说与皇室的关系远近,可能也就是同一个祖宗同一个姓的关系了。至于家势,嗯,基本就是一个普通小地主,还得自己下地干活才能吃得上饭这种。反正不管他是不是姓刘,前朝末年天下大乱,他一样得苦苦挣扎乱世求生。可就因为他这个姓,自有人不能让他安生的藏在一个角落。

河北豪强郭氏有心天下,伪作拥立他登基为帝,然后打着他的正统旗号‘名正言顺’收服其他各方豪杰——这个也是常规操作了,每逢乱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皇帝满天飞,都是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被挖出来的宗室。总之,刘老爹被郭氏给抓到了自己手里。

为了更好的控制刘老爹,郭氏强行嫁女给他做妻子——可刘老爹在老家已有妻室儿女——不过也没有关系,让刘老爹休妻就是——在大军和砍刀面前,刘老爹屈服了,成了郭家女婿。

要说郭家,也的确兵强马壮猛士如云,横扫**并吞八荒,二十年间天下豪杰被收拾得七七八八。刘老爹作为郭氏的女婿皇帝,在郭氏集团中也算是一股政治势力。他自身素质和才华都不错,更不错的是他的运气——郭氏家主在函谷关一场大败,几乎全家被杀,只有刘老爹因带兵在外而幸免于难。由是,刘老爹顺理成章的接收了郭氏的残余力量和江山,成了真正的皇帝。

没有了郭家的郭皇后,顺理成章的失去了后位,她的儿子也从太子之位跌落。刘老爹迎回自己的原配妻子,立自己的原配长子为太子——就是当今陛下了。

而窦夫人,就是废后郭氏所出之女,前废太子之妹。

好一出狗血大戏!

“窦夫人既然是公主,为什么会嫁给窦将军做继室夫人?”阿昭又问了一个小白问题。

“窦夫人嫁过来时,郭氏尚在”,这次不用老爹说,大哥给出了答案。

郭氏在时,刘老爹的命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呢,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势均力敌的割据势力,河西窦家确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参照孙尚香嫁给刘备)。看来刘老爹对郭皇后和她所出的儿女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

“那陛下恨不恨郭皇后所出的窦夫人呀?”阿昭问。

“你的小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呢?陛下为什么要恨窦夫人?不过是个异母妹,窦季融又是一方豪强,有这么个关系总好过陌生人,陛下每日里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想什么窦夫人?”卫老爹答到。

阿昭从老爹的怀里伸出头,小声道:“我想……若我是窦夫人,被嫁为继室,母亲兄长尽失,会不会恨……”

“有什么可恨的?成王败寇,如此而矣。”卫老爹答道。

朔风呼啸,从破败的墙缝里一阵阵钻进来,吹得墙上的影子东摇西曳。父亲讲述窦夫人与皇帝陛下关系时那种“成王败寇”的理所当然的态度,让她莫名感到不安。

阿昭缩了缩脖子,最终还是忍不住小声嘟囔:“可窦夫人心里肯定恨极了……”

卫大哥若有所思:“父亲,阿昭说得不无道理。窦夫人身负家仇,如今又送女入宫,这其中……窦夫人身世特殊,窦家又雄踞河西。陛下虽表面厚待,心中未必没有防备。”

卫老爹微微颔首,低声道:“我们与窦家的渊源,既是机缘,也是考验。”他顿了顿,声音更轻了几分:“窦季融送女入宫,特意挑选与陛下血脉相连的这个女儿,其用心之深……”

“父亲的意思是?”卫二哥忍不住追问。

卫大哥若有所思地接道:“表面上看是亲上加亲,实则暗藏玄机。一来让陛下时刻记得,窦氏不仅是臣属,更是皇亲;二来这层关系又牵连着废后郭氏,若陛下处置窦家不当,难免要落个薄待亲眷的名声。”

“不止如此。”卫老爹轻抚胡须,“寻常归顺者送女入宫,不过是送质罢了。但窦家这步棋……送的不是人质,而是个让陛下不得不顾忌的‘亲眷’。即便窦家日后真有什么,陛下也要顾及这层甥舅之……”

缩在父亲怀里的阿昭突然打了个寒颤。她终于明白自己为何总觉不安——窦氏女入宫为妃,就像在棋盘上落下的一枚活子,既牵制着天子,也牵制着所有与窦家有关联的人,自然也包括他们卫家。这步棋落下,窦家已先立于不败之地。

而下这盘棋的男人们,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棋子的想法。若身为棋子的窦氏女心怀怨恨,那……也许就是大祸。阿昭不禁想起小说里深宫中那些暗流涌动的传闻,一个被当作筹码送入深宫的女子,若是将满腔怨怼化作利刃,只怕第一个要见血的,就是这些自以为执棋之人。

“陛下的后宫,这样的代表各家利益的女人有很多。归附结盟,送女入宫是常例。运气好些呢,能诞下皇家血脉,将来一个亲王郡国是跑不掉的;运气不好,也能让陛下放心使用家里的男人。这宫里,跟咱们普通人家是不同的……”

“所以,京中与咱们在河西不同,风高浪急,各种利益和势力交缠,错综复杂,你们一定要谨言慎行,避免被卷进无谓的风波里去。”

三个孩子不约而同地点头。墙上的影子随着烛火晃动,仿佛无数暗流在黑暗中交织。

这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冒着严寒和风雪进京的卫家一行,正是新朝的“天命”。篝火映照下,卫老爹清癯的面容忽明忽暗,正如这新旧交替的世道,既有光明在前,又有暗影相随。

“睡吧,明日还要赶路。”卫老爹轻拍女儿的背脊,目光却越过破败的箭窗,望向东方渐白的天际。那里,是洛阳——这座历经沧桑的帝都,即将见证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

墙角的竹简在火光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简“汉书”二字依稀可辨。卫老爹伸手轻抚竹简,仿佛触摸着历史的脉络。他忽然想起当年在兰台抢救这些典籍时,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博士说过的话:“典籍不死,华夏不亡。”

夜风穿过烽燧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卫老爹将孩子们聚拢在身旁,就像一位老船夫在暴风雨来临前,将小船驶入避风的港湾。他不知道的是,这艘看似普通的小船,终将在历史的洪流中掀起惊涛骇浪——长子卫固将持节经略蜀中,次子卫超将镇守河西走廊,而那个此刻蜷缩在他怀里的小女儿,终将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传奇。更无人能料想,这位只拉着一车书简进京的清寒书生,将在洛阳城中培养出一代圣明君主,开创“元康之治”的盛世华章。

很多年后,当史官们追述这段往事时,都会提到建元七年冬这场风雪中的夜话。正是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奠定了新朝“文武相济,商通天下”的治国方略——卫家大郎的蜀中治策与二郎的河西铁骑,如同帝国的两翼;而太傅卫宏的经筵讲学,则为年轻的帝王铸就了治国安邦的智慧根基。三者相得益彰,共同托起了新朝的伟业。

但此刻,他们只是乱世中艰难求存的一家人。烽燧外的风雪渐渐停息,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卫老爹吹熄了最后一支火把,在黑暗中轻声说道:“天快亮了。”这句话,既是对孩子们说的,也是对这正在苏醒的天下说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洛阳旧事:女帝师的养成之路
连载中绮陌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