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柔软的,心也是柔软的,只有经历过烧制之后才会变得结实。
谢瑚在夜晚独自继续做着陶,手上的泥巴让她的肌肤看起来皱皱巴巴的,一如她的心情一样。
谢瑚是在深夜收到徐睢消息的。那条微信的开头,像所有熟悉又陌生的对话。
【徐睢】:你确定要去嘛?
她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
差点忘记了,在他离开的时候,还约见她一起去徒步,两人明明是在做着陶,然后闲聊到旅行。她随口说,最近店里不忙,想去武功山看看。
那时他只嗯了一声,没有任何后续反应。
谢瑚没想到他会记得。
【谢瑚】:嗯,朋友约的,说那边现在云海很美。
【徐睢】:她是常走的那种徒步路线吗?
【谢瑚】:大概吧?她说有路牌。
徐睢几乎能想象出她发消息时的语气轻描淡写,又带着一点漫不经心。
他坐在床沿,指尖在屏幕上停顿几秒,然后打下一行字。
【徐睢】:那我发你一份清单。
几秒后,手机屏幕被一长串消息占满。
徒步鞋(防水,带脚踝支撑)
速干裤、排汗上衣、防风外套
登山杖
折叠帽
20L登山包(带腰带)
水袋或保温水壶
能量棒/坚果
雨披
医用贴布/创可贴/小急救包
她看着那串列表,笑出声。
【谢瑚】:你这是要带我去珠峰?
【徐睢】:武功山也不是散步。
【谢瑚】:好吧……我查查网店看看有啥合适的。
很快又跳出一条。
【徐睢】:网店买鞋不准,尺寸偏。
【徐睢】:别穿运动鞋,防滑不够。
【徐睢】:路段多石阶,上下坡比较陡。
谢瑚盯着那几条字,忽然觉得他的语气和别的人不太一样。算不上命令,也不到关心的程度,更像一种极其细微的熟悉感,像在对某个曾经一起走过的人说话。
好奇怪的感觉,他好像有种过于熟悉的熟念,不管是对她还是对谁。
想到这,谢瑚点开他的朋友圈,都是一些徒步的照片,再不然就是无关紧要的日常。
谢瑚觉得自己得不到什么有效的信息,但还是把徒步的照片反反复复点开来看,徐睢是单眼皮,但眼睛很大,眼神有点冷,不在意的时候有点下三白看起来怪冷漠的。
嗯,跟他现在狂发消息的样子有点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有点明显呢。
夜色深了,她窝在沙发里,手指点着屏幕。
【谢瑚】:你走过吗?
【徐睢】:很多次。
【谢瑚】:那这次拍什么?
那条消息发出去很久都没回。
对话框顶上的对方正在输入一闪一闪,像犹豫的呼吸。
一分钟,三分钟。
终于,屏幕亮起。
【徐睢】:一个短视频。
【徐睢】:武功山一日拍立得time
【谢瑚】:拍立得?
【徐睢】:嗯,拍风景,拍自己,拍路上的人。拍完签名,贴在纸板上,送给粉丝。
他发来一张样稿黑色硬纸板上,平铺着几张白边拍立得,左上角写着银色字:“真心走路的人,总能遇见温柔的风。”
谢瑚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那种真诚的温度,自然带着流量,但根本上说,更像某种私密的告白。
【谢瑚】:那你要送什么礼物?
【徐睢】:打算和你买点瓷器、小泥偶。
【谢瑚】:跟陶瓷有什么关系?
【徐睢】:我想让别人记得江西的风景。
【徐睢】:也记得你。
徐睢的那句也记得你,发出来的瞬间他自己也怔了下,立刻撤回。
对话框恢复安静。
谢瑚看着那条撤回提示,心口微微一热。
她没点追问,只当没有看见,简单发了个笑脸。
第二天早上,谢瑚正准备开店,他的语音就发过来了。
声音低哑,背景像是山路的风。
“那个视频的主题,其实不是我想的,是我姐姐。她以前面试当韩国艺人的编导,写过这个选题。拍徒步的人,拍拍立得,签名,然后寄给粉丝。后来领导说太私人化,不适合做素材,她没再提,我就想替她完成。”
谢瑚听着那段语音,手指不自觉收紧。
他语气平淡,像在讲别人的事,但每个字里都有克制的温柔。
【谢瑚】:那她后来呢?
【徐睢】:已经不拍了,做点别的事情。
后面几分钟,两人都没再说话。
微信页面停留在那张拍立得的照片上,光影柔和,文字细小,像一张旧记忆被放大的时间切片。
当晚,谢瑚去到户外用品店,原本打算自己买点什么。
她原本打算随便挑些便宜的,结果没多久就接到徐睢的电话。
“你到了?”
“嗯。”
“我视频过去看看。”
她怔了怔,点了接通。
视频那头的他坐在车里,光线昏暗,神情依旧淡。
“鞋子先看防水标志,GORE-TEX材质最稳。鞋底要有Vibram黄标,那种才防滑。不要挑太软的,会硌脚。”
谢瑚拿着手机,一边比划一边听他指挥,那种被人仔细照顾的感觉,久违又微妙。
她笑着说:“我感觉像在直播选品。”
他没笑,只轻声道:“你走路的步频偏快,别买太重。”
“你怎么知道我步频快?”
那头沉默一瞬,随后是一句淡淡的:“看你走路的样子。”
谢瑚愣住,想说什么,却被他继续的讲解打断
“手杖挑碳纤维的,轻一点,长度是身高的0.65倍。外套记得防风层,贴身那层要排汗。包买20L的,带胸扣和腰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