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姿色

她上下打量着魏东,嗤笑道:“你们一家子都自私自利到了极点,当年就是为了履行帮你们打一个兔皮的承诺,我爹才上山打猎被狼咬死,我爹是退伍的兵头,因为这次意外本来可以领抚恤金,你爹娘却仗着跟村长有关系,连那十两银子都贪。”

十两银子,普通老百姓家半年的生活费。

加之当时文凤霞病重,这十两是救命的钱。

“后来我家败落,你爹娘贪完十两银子就来退婚。你嘴上说着喜欢我,想娶我,最后不还是觉得我配不上你魏东,觉得我粗俗不讲情理蛮横么?”

“我告诉你,魏东。”

女子扬起下巴,抱着双臂一字一句,干瘦的身形带着股翠竹般的韧劲,声音清冷又有力。

“我爹死后,我活得再难,再苦,再累,都没求过别人一回,我娘的药每月花销如流水,都是我一点点上山卖命卖出来的,这么多年,我挺直腰杆过日子,我顶天立地,问心无愧!”

“至于你,一个没担当的窝囊废,还嫁给你,让我看你一眼都恶心!”

她将手里的筐“砰”一下砸在地上:“滚出去,再来我家就拿镰刀砍死你!”

魏东被她说的神色怔然,见状连忙去拉她的手:“萱草——萱草我错了,我就是太着急了,你别撵我——”

于萱草又指着他骂上一通,才还了小院清净。

良久,她闷声坐回板凳,手下继续编着草鞋,听屋内的文凤霞沉闷道:“不嫁,死也不嫁,咱们有骨气。”

说完这话,老妪面上老泪纵横。

.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于萱草将脸洗干净,确定脸上的泥灰都掉了,背着一筐草鞋和一些野菜进县。

今儿个是村里赶大集的日子。

村口的魏二田有牛车,一人十文钱,想去县里的能坐着他牛车去。

于萱草腿脚快,魏二田招呼道:“于家丫头,不坐车啊?”

“不坐,牛车太慢!”

她头也不回地说道,穿着草鞋,跟赤脚走在地面上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原身走惯了,于萱草也不觉得疼。

魏二田知道她走得快,当下羡慕地跟自家婆子说:“朝贵要是也这么能干就好了。”

李婆子翻了个白眼:“有钱谁受那罪。”

魏二田还是酸:“十文钱能买挺多东西呢。”

李婆子冷哼一声:“那你倒是问你那好儿子去,他舍得受这罪吗?”

去县里三十多里地,正常人谁愿意走着去?

于萱草愿意。

她裤兜里就八文钱。

走着走着,她感觉不够快,干脆跑起来,一溜烟就出了魏二田两口子的视线。

大概跑了快一个时辰,于萱草按照记忆到了县上。

她看不懂这个朝代的文字,原身认得几个字除了姓名简直少得可怜,看到朝廷的布告也只能抓耳挠腮。

清水县要比凤阳府其他县城富裕的多,街上商铺多如山海,因着是清晨行人还少,于萱草干脆蹲在一处摆摊儿卖草鞋。

草鞋这个时代会编的人多如牛毛,正常人不会专门出门买草鞋,于萱草也只是抱着侥幸心理。

清早最后一口鱼汤给文凤霞喝了,她跑了一路,现下饿得肚子咕咕叫。

街上有人叫卖包子。

“肉包子一个两文,爷,慢走。”那摊贩点头哈腰,目光与不断咽口水的女子对上,立刻挪开视线继续叫卖。

穷鬼多了去了,天天都白给他生意还做不做了?

于萱草盯了片刻就收回视线。

一上午眨眼而过,那卖包子的都要收摊了,见她连一双都没卖出去,纳罕道:“你出来卖点草叶编的小饰品也行啊,草鞋家家会编,谁还专门出门买啊。”

于萱草苦哈哈道:“我不会。”

会编小首饰谁还编草鞋,原身跟自己一样,手笨的像猪蹄,连绣工都勉勉强强。

“唉,看你可怜,你要不去前头几个成衣铺子看看,那里都只招女帮工。”

卖包子的指了指街巷南边几家成衣铺子道。

“谢谢大哥,你叫啥啊,回头我有钱了来你这儿买包子。”

于萱草连忙起身,将自己筐里的两双草鞋塞到他手里,“左右卖不出去,大哥你看着拿回家哄孩子玩儿吧。”

对面也不客气,这年头大家都穷。

“咱姓苏,我卖包子都有十年了,你看着年纪小,可能以前不认识我。”

老苏拿起抹布擦了擦摊子,就冲女孩儿摆摆手,赶着骡子高声道:“回见嘞—”

晌午街上行人渐多,平头老百姓们大多神色匆匆,都是从底下村子里赶车来的,帮一家老小买完东西就要快点回去。

日头高悬,于萱草又饿又累,站在街角汗如雨下。

她一抹脸上的汗,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穷困潦倒的日子,同样因为生计疲于奔命。

同样穷得裤兜扇风。

于萱草猛地抬头大喝一声:“啊——”

可现代社会有政府救助,古代社会她去卖.身吗?!

路过人群被吓了一跳,有带着小孩儿的连忙避开了。

“见了鬼了,哪儿来的泼皮。”

“不会是北边儿来的乞丐吧,穿的什么啊这是......”

谁料那“乞丐”猛的一转头,看向大汉,恶狠狠道:“你说谁是乞丐!”

那大汉被她眼里的凶悍震慑,一时竟被她一个小姑娘吓住了。

烈日炎炎,行人往来,见状或高或低笑他,后者顿时羞恼不已,抬步就左右摇晃地跑过来。

“我打死你这个没有眉眼高低的!”

他膀大腰圆,二话不说就用黑手去抓女孩儿的脖领子。

“我呸,还打死我,我今天被你抓着我就是这个。”

于萱草本就穷得双眼吹火,当下见连发个疯都有人置喙,气得对着那大汉比了个倒竖大拇指。

她一口唾沫迎面吐在大汉脸上,像个泥鳅似地从他腋下溜到他身后,抬起一脚就把人一屁股踢在地上。

大汉闹了个大红脸,连忙钻进人群跑了。

于萱草抹了抹额上的汗,恨道:“倚强凌弱,什么东西。”

她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转悠,因为不识字,也不知道谁家招工,迷迷糊糊坐在一家店门口发呆。

这时候鼻尖一阵花香传来,她耸耸鼻子,一回头,就见身后站着个美目妇人。

那人眼波流转,打量着于萱草的腰身,于萱草被那眼神看得浑身起颤栗,就见那妇人慢悠悠道:“虽然是个穷鬼,但好好收拾,也是个有姿色的。”

谢谢宝子们,喜欢我的预收文《四海天涯》,可以收藏一下呀

1

乌良的师父是个道士,将她抚养至17岁,掐指一算,称她没有仙缘,便撵她下山入世。

乌良很郁闷,因为她不想入世。

开明十五年,乌良在江湖上被称为“四海剑”,正要去千风县的黄山坡参加武林大会。

2

当今文绍帝性格庸懦,若非皇室子嗣凋零,帝王之位绝对轮不到他。

果不其然,开明十五年,匈奴人南下劫掠,消息传回京都,文绍帝也只是传令得道高僧,开坛为千风县子民超度。

民怨沸腾。

与此同时,乌良没来得及参加武林大会,正在千风县城外与匈奴残部大战一昼夜,最终救下身后的一众妇孺老弱。

百姓们:这可比文绍帝靠谱多了。

从那天开始,无数人自发为乌良立碑撰书,还把她的形象刻在门上当作门神。

3

匈奴铁骑南下侵略,先后攻占平、滦、辽、清等西北、东北十五州,梁朝风雨飘摇,凡匈奴铁骑掠过,必有百姓四处奔避。

乌良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想法,发现自己救出了一支大军。

问题来了,朝廷扬言“攘外必先安内”,不急着击退匈奴,反而要打他们这帮泥腿子民.兵;朝廷要打乌良,匈奴人也要打乌良,因为他们觉得乌良更具威胁性。

乌良琢磨道:“要不投降?”

跟着她的百姓们不愿意了,手掌“啪”“啪”拍在桌子上:“投什么降?!好日子了过惯了谁愿意再去吃屎!跟他们干!”

众人皆知,跟着文绍帝最有前途的事是死后能被高僧超度,但跟着乌良,她是真能让你吃上一口热乎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姿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莽撞人
连载中血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