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耶斯

于萱草:“......”

她纳罕地掂量着手里的钱,总觉得莫名其妙。

“这年头还有主动送钱的?真奇怪。”

她嘀咕着走远,不在意地看向手里的钱袋,但总感觉这钱袋有点沉,搜索脑中原身关于银钱的记忆,她估摸着应该有个几两银子?

“真是好心人,嘿,给我妈买药去,”

于萱草扬起一抹笑,开心地往医馆走。

.

下午日头正盛,夏天暑热,总有些身子弱的会中暑,医馆门前人正多着。

于萱草迈进医馆后,找来小二开药,她这才打开荷包数银子。

小二催道:“快点儿快点儿,你到底有没有钱啊?”

于萱草骂骂咧咧:“你说谁没钱呢你,有生意不做我去对面的医馆!”

那小二连忙道歉,于萱草这才冷哼一声,背过身去数银子,“一个,两个......”

数了不知多久,于萱草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地掏出二十五两,“先开一个月的,再给我娘开点儿补气血的。”

银子到手,小二立刻眉开眼笑:“得嘞。您稍等,我现在就叫梅大夫开药去。”

小二一走,于萱草直接握拳跳起来,“耶斯!”

她满面红光,拿上银子放好,等小二开完药回来,直接把沉甸甸的药包扔进编筐里,见还有时间,就去街对面的成衣铺喜滋滋地买了两匹布。

一匹耐磨的棕色布,一匹蓝色碎花,都是日常实用的布料,家里粮油断绝,又买了些必需品和平日吃不上的新鲜水果。

于萱草感觉身后的竹编筐越来越沉,到最后已经装不下了,只能把米面粮油拎在手里。

很沉,但很踏实。

这是她穿越之后过得最开心的一天。

“好日子真是好日子......”

太阳的日光金灿灿地映在女人的下颌处,后者弯着眉眼,哼着歌儿出了县城门。

她腿脚快,眼看着快天黑了,路上不安全,立时拎着手里的家伙事儿跑起来,赶到半路,看见一辆牛车,由两头牛拉着,比起白天赶路的速度要快不少。

于萱草认出那是魏二田和李婆子的牛车。

李婆子老远就看见她了,放声喊道:“于家的——你这是刚回去?”

于萱草一个人速度比他们快,此时放慢脚步跟在牛车旁,笑道:“刚回去,上城里给我娘买药去了。”

“今儿个大丰收啊萱草,”魏二田笑着赶车,车上坐着的有男有女,还有小孩儿,大家都是魏家村的,都知道于萱草穷,但现下见她手里拎着,肩上背着,竹筐里甚至还放着一条猪排骨嘞!

于萱草感受到大家的目光,也只是笑笑,“家里没吃的喝的,总不能老打鱼吃啊,我先走了昂,回见。”

“好嘞。”

魏二田看着那道瘦削坚实的人影一溜烟窜出去好远,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李婆子白他一眼:“别惦记了,你老魏家哪有这吃苦耐劳的根儿啊?”

魏二田“嗐”一声,“这玩意儿,全看个人悟性,你儿子就没那个悟性。”

“那肉好像是家养的猪肉呢,”

“瞧着她家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有人酸道。

“过得好有什么用,她娘也不知道能挺多长时间,到时候没爹没娘,一个女娃娃,能咋活?”

于家是外姓人,乡里们没少挤兑过她家。

负重至少几十公斤跑回去,好在天还没黑,于萱草气喘吁吁地推开自家栅栏,高喊一声:“老娘!你闺女回来了!”

草屋的窗前站起一个矮小的人影。

天彻底黑沉,于家小院也热闹起来。

.

文凤霞昨夜被于萱草哄着睡了一夜好觉,她梦见自己病好了,梦见于萱草找了一户好人家成婚生子,还梦见自己那死去的丈夫在阴司一直等着自己嘞。

大清早,魏家村静悄悄的。

雾气朦胧中,院子里传来少女劈柴烧水的声音,没过一会儿,兴许是柴火劈完了,又响起木头和锯子的摩擦声。

自家姑娘又开始做木工活了,她说要给自己做个新的木柜子,再把掺土的草墙用木板子加固,等过些日子寻个生意,就搬到县城上去住......她们萱草出息嘞,这次大难不死,做事更有魄力了。

文凤霞枕着自己孱弱的手臂,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噔——”“噔——”

于萱草在院子里支了口大锅,劈完柴用新打的井水淘了些米,又将一些整理好的食材放在锅口旁。

地上有一块上好的木材,她弯腰用手将那木材抱起来,随后去皮打磨。

上辈子她是个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什么都学过,木工活她不熟练,但也不是完全没接触过。

而且原身是干活的好手,那些记忆在她的脑海中不断演化与她熔炼在一起。

文凤霞的咳嗽声从屋内传来,于萱草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娘,你醒了?”

“咳咳,做了一宿美梦,睡得香啊。”

文凤霞慢慢翻身起床,笑着回。

于萱草翘翘唇角,将手下的木材劈砍,为文凤霞的新柜子做模子。

她都想好了——给文凤霞做完柜子,她就把原先的旧柜子的木材拆下来,做些泥料将墙补好,这屋子虽然破了点但也还能住人,再把房子修缮一下,在魏家村对付一年半载的,等她学会认字,就去县里找个算账的活儿!

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加油,于萱草!

铁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于萱草拍掉手里的木屑,哼着歌儿将收拾好的鱼肉片在里头,等鱼炖的差不多了,又放了些粥米。

大清早文凤霞吃不得荤腥,于萱草就想着法儿给她添点油水。

鱼肉的香味儿被几种调料遮掩在一起,文凤霞嗅嗅鼻子,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于家的几个邻居也开始晨起活动,闻见这味儿探头探脑地向她们院子里瞅,见于萱草正在做饭,喊话:“萱草——今儿早咋吃这么好?”

“老喝粥也腻了,我娘前几天都喝的鱼汤,她嫌太淡了,我往里加了点料。”

具体加什么于萱草没说,都是从镇上买回来补身子的药,放在一起乱炖,这样慢火熬出来的营养保留得最完全。

“真香啊。”

柴大婶儿嗓门亮,又和她说上几句也回去做饭了。

“啊——”

忽然,一声惊恐的惨叫直穿云霄,于萱草盖锅盖的手差点被烫着。

“这是咋了?”

柴大婶儿皱着眉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于萱草后屋的那一家忙不迭跑出来个瘦削的妇人,妇人颧骨高高隆起,本细缝的双眼此时已然惧怕地睁圆,这是齐虹。

齐虹吓得面色惨白,双腿抡出残影,一边向于萱草她家跑,一边惊声尖叫:“死人了死人了!!!”

谁死了?

有人死了!

预收文《四海天涯》,也有可能改名

1

乌良的师父是个道士,将她抚养至17岁,掐指一算,称她没有仙缘,便撵她下山入世。

乌良很郁闷,因为她不想入世。

开明十五年,乌良在江湖上被称为“四海剑”,正要去千风县的黄山坡参加武林大会。

2

当今文绍帝性格庸懦,若非皇室子嗣凋零,帝王之位绝对轮不到他。

果不其然,开明十五年,匈奴人南下劫掠,消息传回京都,文绍帝也只是传令得道高僧,开坛为千风县子民超度。

民怨沸腾。

与此同时,乌良没来得及参加武林大会,正在千风县城外与匈奴残部大战一昼夜,最终救下身后的一众妇孺老弱。

百姓们:这可比文绍帝靠谱多了。

从那天开始,无数人自发为乌良立碑撰书,还把她的形象刻在门上当作门神。

3

匈奴铁骑南下侵略,先后攻占平、滦、辽、清等西北、东北十五州,梁朝风雨飘摇,凡匈奴铁骑掠过,必有百姓四处奔避。

乌良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想法,发现自己救出了一支大军。

问题来了,朝廷扬言“攘外必先安内”,不急着击退匈奴,反而要打他们这帮泥腿子民.兵;朝廷要打乌良,匈奴人也要打乌良,因为他们觉得乌良更具威胁性。

乌良琢磨道:“要不投降?”

跟着她的百姓们不愿意了,手掌“啪”“啪”拍在桌子上:“投什么降?!好日子了过惯了谁愿意再去吃屎!跟他们干!”

众人皆知,跟着文绍帝最有前途的事是死后能被高僧超度,但跟着乌良,她是真能让你吃上一口热乎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耶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莽撞人
连载中血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