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盈初见言遮要咳出心脏的架势,不得不起身扶他。
然后由着他把自己往殿里带。
宫墙深红,天色灰白。
偶尔头顶上还有一两只高歌的乌鸦飞过。
“阴森森的。”姜盈初随口道。
言遮假装虚弱地抬头,小声“嗯”了一声表示附和。
只是扫向那两只乌鸦的眼神冷得像冰。
两只乌鸦很聪明,察觉到了言遮想杀鸟的目光。
对视一瞬,乌鸦内心对姜盈初直呼:丫头!你身边这人可比我们阴森多了!
阴森森的事情不止这一件。
一个满头珠翠的人拦住了姜盈初。
她身边带了两个侍女,扮相也华贵,一眼便叫人认出这是位娘娘。
姜盈初拽着言遮欠身行了礼——她是仙门宗主,见到天家的人用不着行卑躬屈膝的大礼。
言遮死乞白赖地把自己也摆在了不用行大礼的位置上。
姜盈初不由得为自己师父捏一口气。
若撞见了个暴脾气,还得她多费口舌来保他。
好在眼前的娘娘并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她自报家门,亮出了丽妃的身份。
姜盈初了然点头。
她和京都的家长里短交集不多,却也听过丽妃的名号。
东洲西部毗邻大漠,大漠与东洲之间,有个夹缝求生的小国,名曰“无沙”。
无沙国和东洲曾兵戎相见过,战乱以无沙国的低头而告终。
再后来,东洲国势蒸蒸日上,边疆的雪都下得很乖巧。
无沙国低眉顺眼多年,还封了个侯爷的嫡女为公主,送来和亲。
投诚献媚的事情,景帝欣然应允。
和亲的公主被册封为妃,封号为“丽”。
丽妃性格温婉,不受宠,不树敌。虽处在深宫,日子却过得清闲。
她唯一的喜好便是宝钿金钗这些玩意儿,鲜少主动与人搭话。
但今天,丽妃随意散步,蓦然一簇光被晃了眼。
只有一瞬间。
她眯眼看去,没找到这簇光从何而来,却注意到了姜盈初头上的簪子。
色泽通透,质地极佳,是灵山白玉。
灵山白玉——丽妃想起了一些旧事:她祖父以前给过她一副灵山白玉的手镯。
彼时祖父还是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大王赏赐的灵山白玉,在多少人眼中都是风光无限的象征。
不过后来两国交好,祖父这种杀敌无数的功名就成了罪孽。
如此昂贵的赏赐,也再难一睹。
丽妃心中感慨万千,对姜盈初比划了一下,笑问:“你的这支簪子真好看,可是灵山白玉的?”
姜盈初愣愣地摸了摸自己头上,发现丽妃夸得是言遮送自己的那支白玉簪。
若是问起剑的材质,姜盈初定能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但脂粉首饰这些东西——问她,就好比问白痴。
“灵山白玉连城之价,我哪能给得起?”言遮欠身,风度翩翩地解释。
丽妃疑惑地看向他,不明白一个侍卫怎会嚣张到随意插话。
“我师父。”姜盈初介绍说,她指了指自己的簪子,“他送我的。”
丽妃点头,仔细地看了眼姜盈初的簪子,依旧疑惑。
她问:“若非灵山白玉,怎会这般通透?”
言遮眉宇间迅疾地划过一缕不耐烦。
这玉的确是灵山白玉,可他绝不能让姜盈初知道。
他是日日与床作伴的病秧子,哪有机会能接触到灵山白玉呢?
“咳咳。”言遮恰到好处地露出柔弱,温声道:“把普通白玉打磨出这种光泽,并非不能,只是略微费些时日。”
“哦?”丽妃紧追不舍地问,她还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言遮故意扭头不看姜盈初,装出一副心事被揭穿的难堪样。
他扭捏地鬼扯道:“取山顶落雪两盏,小火慢煮,共煮七七四十九遍。将白玉浸于其中,泡六十四个时辰,又用……”
风萧萧,人无言。
姜盈初很懵。
这簪子居然不是言遮从哪个犄角旮旯捡到的?
她本来还在感叹自己师父走狗屎运,随手一捡,就捡了个值钱玩意儿。
“那你的病?”姜盈初默然良久,扒着言遮的胳膊问。
言遮泡进装害羞的汪洋里浮不出来,迟迟不转头,胡乱摆手道:“无妨,不是为了给你盛雪才病重的。”
姜盈初:……
她好气又好笑:“要是真觉得无妨,你就别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言遮不说话。
其实他没有骗人。
他这场病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在藏书阁的房顶上吹了冷风,着了凉。
师徒情深,丽妃见状,只能半信半疑地离开。
姜盈初对言遮送的簪子并不领情——这纯属吃饱了没事儿干,还要朝她索要莫须有的感谢。
是她喜欢簪子吗?是她喜欢玉吗?
既然都不是,那她就没必要心疼他的自作多情。
于是言遮越是装可怜,姜盈初就越是漠不关心。
帝君万年不被尘世杂物困扰,今日罕见地产生了疑问。
这怎么和他预想的感激心疼之情不一样呢?
除了师徒俩的小插曲之外,这场鸿门宴从始至终一直风平浪静。
姜盈初都要怀疑那天上山的徐公公是被人夺了舍。
帝王坐高台,台下歌舞升平,丝竹阵阵,人人笑意盈盈。
怎么丝毫不见一点不对劲呢?
若柒柒虽然不打算长住宫内,可回宫看见自己母妃,难免叙旧。
回云清台的马车上便只有言遮和姜盈初。
哪怕马车行至云清台,空气中也没有一丝山雨欲来的味道。
毕竟雨最擅润物无声。
次日清早,姜盈初拉开房门,和门外一群披坚执锐的精兵大眼瞪小眼。
为首的那个大声道:“皇上有令,灾星祸乱仙门,又将邪气带至后宫,绝不能放任其继续屠害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