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本是一家。
佛学兴起,与宏念以佛法得道离不开关系。他总是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间万般皆因果。
从佛道研究者,取一沙一世界之沙,取须弥之弥,合称沙弥,跟随宏念禅师悟道。
年轻的沙弥问,师父,什么叫做空?
宏念思考片刻,道,你所见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的面貌,这就叫空。
沙弥明里雾里,再问,那如何达到空的境界呢?
宏念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亦绯天重复呢喃,他与尘无咎对视一眼。
亦绯天前世从事文艺创作,对佛家相关都有涉猎,这一句是流传非常广的一句话,普通人或多或少都知道。
他特意去学习过,所以他也清楚地记得,这一句是出自宋代一名名叫释怀深的和尚。他作偈一百二十首,这是他的第六十九首。
此前他们顾不上宏念,现在再听,宏念所说的很多话,都与亦绯天前世所有的不谋而合。
亦绯天可不觉得,这是巧合。
他不动声色的称赞道:“宏念大师自成一派,佛学横空出世,也是给多少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指点了迷津,实属难得。如今一闻,只觉灵台清明,胸中一片畅然啊。”
“陈先生谬赞。”宏念推脱一番,继续道,“说来惭愧,我与佛一道上的参悟,多来源于梦。”
“梦?”亦绯天警觉。
“什么样的梦?”尘无咎问。
“就是……佛国。”宏念压低了声音。
“什么?”亦绯天讶然。
“在梦里,我看见有座山笼罩在金光,殿堂庄严肃穆,有佛陀向众生传播佛法,教化众生。”
仿佛有一道画卷伴随着讲述徐徐展开。一些尘封记忆深处多年的概念不断咕嘟咕嘟从脑海里往外冒。
须弥山,三千世界……
宏念所看到的景象,与佛门所说的三千世界完全一致。
在另一个世界的记载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是的你没看错四大洲就是《西游记》里所写的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四大洲。)
一千个小世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
这个大千世界呢,因为囊括了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所以被称为三千世界,三千世界是一个佛国,而不是指普遍意义上的三千个世界。
在这里,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就像流云阵的中心是万壑楼一样。
等等!
亦绯天猛一抬头。
他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佛国的构造跟这个世界的构造那么像呢?!
倘若离君确实就是他,那他自然本就是此世之存在,为何他死后会自然而然地转生到另一个世界?
宏念本应是此世人,为何能跨越世界,看到不属于此世的光景?
而宏念看到的,一定与他的前世是一个世界吗?恐怕也不尽然吧。他前世那个世界佛学虽盛,那幅景象却不是真实存在,最多只能在影视里看见,宏念的说法却是亲眼所见,那也许还有一种可能……
在他已知的两个世界之外,还有更多世界!
它们不一定像佛门说的一样,每个世界都有佛陀在讲佛,但世界的构造和数量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连镜宫和问心阵这种东西都能够实现,那三千世界搞个真的又怎么了呢!
换言之,既然世界相互孤立存在,那修仙界已编纂成体系的“大道三千”是怎么来的?
如果按照“三千世界”的说法同理地看待“大道三千”,那所谓的三千,更不是一个泛数,而是一环扣一环,层层相照的因果链!
亦绯天忽然完全明白了。
世人求道,求的是每一种理解的极致。
那个道,不完全是修行方法,更广含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套的世界观方法论,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因为小的可以慢慢扩大,大的可以包容很多小的。
它们从不是彼此相悖的关系,也没有高下之分。就连佛可以包含在道内,道也可以包含在佛内,因为它们归根究底都是认知。
他此前没有往这个方向上想,是受到了前世佛道分家的影响,加上他本是修道,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这个世界的佛法。
……可为什么不呢?
道从来不限制哪一条,也从未说它是孤立的。
三千大道每一道的极致,合而为一,才是宇宙的终极答案。道与道之间从不彼此孤立,当它们在特定领域里谐而统一,也就达到了超越其特定领域,以至无限的境地。
亦绯天出神细思,像开悟了一样,再回过神来,只见宏念不知何时起停止了讲述,面含微笑地看着他。
“陈先生可想到了什么?悟性如此之好,想来是与我佛有缘。”
“此番多谢宏念大师,以前想不通的很多事忽然想明白了。”亦绯天也没有遮掩,长叹一声,“我今日方知,何为世人自误。”
宏念迫切地问:“请先生言。”
亦绯天神色有几分感伤:“人凡所为人,势必有所欲,有欲则有所执。众生生存环境各不相同,若是无语言无思想,那倒也罢了,互相之间有打斗无争辩,个体如何想便无足轻重。”
宏念听得认真,不由颔首:“是矣,人比动物更具思辩。”
“可人虽有思辩,随着教化普及,人人几乎都有思辩。遇到问题时,即使再鸡毛蒜皮的小事,普通百姓也会争吵,会说理。此时,问题便多了起来,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标准,以立法,以立身,以立世。”
“人们开始需要一个正确的标准,一个至少广泛正确的标准。”
“问题是,这个‘正确’,谁说了算?”
宏念被问得怔然。
他的反应在亦绯天意料之内。
你看,你一心追寻佛法,也同样未关心其他的“道”,对吧。
倒不如说,这样才是正确的。
毕竟人力终有竟时,一生能追一道至极,已是圆满。
“这又要涉及一个比较‘俗’的问题了,你凭什么立场,去介入一个问题呢?你的立场所提出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概括下层立场的所需?你的解决方法,是否能切实解决百姓关心的问题?谁能从这样的体系中获利?他能从中获利多少?”
——这就是上层建筑。
“我……”宏念一时哑口无言。
亦绯天说得对。
身为国师,佛学代表,民间信仰之人,他能给百姓的,只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图景,他不像锁云阁,能切实帮助百姓,给百姓带来真真切切的好处。也不算实在的朝廷官员,无立法司法职权。
当然如果他想有也是能够有的,偏偏佛门不入世。
他若是入了,局势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这样一来,原本纯粹的东西就会变得浑浊。
“我惭愧,无法给百姓切实的帮助。”宏念最终苦涩道。
但是陈先生摇了摇头。
他带着温润的笑意,一双眸子清明透亮地看着他:“宏念大师已经很值得令人敬佩了。”
世界观这种东西不管是笼统拿出来,还是单独拿出来,都牵扯甚广。
人力无法细分,不能细分,那就只能宏观。
可。
人做不到,不能说它不存在。
物理能有宏观,有微观。
那认知,就也是。
有时候,能判定其存在,就已经很好。
能体察到它的存在,温柔地包容它。
那么不了解,也可以。
你不能苛求每个普通人都理解他人,也不能苛求每个修仙者(专门去研究它的人)都把所有问题研究透彻。
“给百姓幸福生活的希望,每日努力劳作的动力,整个体系更有活力地生产,每个层次比之前多获得一分好处,反过来再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让大家的生活一点一点变好。这样大的功劳,宏念大师何错之有。”
良久,宏念起身对亦绯天深深一拜。
“敢问先生,此后我该如何做?”
亦绯天扶住他,让他微微欠欠身,便还了一礼。
他回得很简短,也很平淡:“请您照亮天下。”
很多年后的一个微雨天,已是老人的宏念牵着一名小沙弥的手,慢慢在云雾缭绕的山间走。
宏念的年岁,已经收了不少徒子徒孙,他们都已出师,四处讲道去了。
这小沙弥只有几岁,是他捡到的,他自知这孩子也是他的一份因果,便收下来带在身边。
小沙弥自此陪他行千山万水,至今已经好几个年头。
不是师徒,更胜爷孙。
小沙弥边走边问:“师父,当初您答应陈先生照亮天下,何必跋山涉水,将自己弄得狼狈不堪?”
宏念笑着问他:“如果你来,你想如何照亮这天下?”
小沙弥不假思索:“造几座高塔,让其日夜亮彻,可否?”
“再亮的塔,也只能照亮很有限的地方。”
“……唔。”小沙弥一面护着灯笼,一面小心翼翼越过水坑。
宏念慢悠悠走在前头:“所以啊,走万里路,才是修行。”
“嗯?”小沙弥小跑着跟上。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我明白了。”他蹦蹦跳跳跟在老和尚身边,而老和尚慢悠悠,偶尔抬目望向山上的流云。
远处钟声回荡,鸡啼渺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