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厨故作神秘地环视着选手的队伍,直到摄像机将他们或紧张或期待的表情一一纳入镜头后,才举手向节目组示意。
身后的水幕缓缓展开,快速闪过各种面条的影像。
“正如你们所看到的那样,第三轮挑战赛的主题是——面条。”
主厨打了个响指,水幕上的画面定格在堆成白色小山的面粉上。
“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级主食,面条看似简单,却拥有千变万化的形态与灵魂,如同食物的血脉,连接起世界的餐桌。请注意,本轮挑战赛依旧不允许使用任何的半成品或预制品,这意味着,你们需要从头开始,将面粉变成面条。幸运的是,今天你们拥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三个小时。现在,就请你们来向我展示面条的魅力吧。”
当第三轮挑战赛的钟声响起时,所有的选手已然构思好了自己的作品。
面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食,不同的口感和烹饪方式,需要准备的基础食材是完全不同的——
意面耐嚼弹牙,需要用到蛋白质和麸质含量极高的杜兰小麦粉;
千层面的面皮光滑柔软且有一定韧性,就需要挑选研磨精细、麸质含量中等的面粉,这种面粉做出来的面皮才能在烘烤的时候及吸收水分变得柔软,又不会轻易软烂成糊状;
而区别于大部分面条的口感,乌冬面追求“软、糯、滑”的口感,通常更常用到低筋面粉,通过揉捏和长时间的醒面,可以得到独特的柔软而略带粘性的独特质地。
唐心这次打算做拉面,因此高筋面粉是她的不二选择。
只有使用蛋白质含量极高的高筋面粉,才能在和面时形成足够的面筋。通过不断地拉伸这种面团,可以赋予面条极佳的弹性和嚼劲。
但要让它的口感脱颖而出,还需要一种灵魂原料——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锦囊,从中取出一块颜色微黄、质地松软的面团,这是一块历经了时间洗礼的老面曲。
区别于单一的工业酵母,老面曲的野生酵母菌群能够赋予面团强韧的面筋脉络以及绵长而富有弹性的生命力。
除了蓬松的体积,老面曲还能给面条带来独特的微酸风味,这种酸并不尖锐,而是圆润而富有层次的酸,即使空口吃面条,也回味无穷,不觉枯燥。
这就是她的致胜秘诀。
伴随着老面曲的加入,面团在充满韵律的推压揉捏中,发出沉闷而富有弹性的“嘭嘭”声,从黏糊的状态逐渐变得光滑而柔软……
一只快速扇动着翅膀的镜头移动到易米的面前。
这是节目组的最新的全方位镜头,本轮比赛有着充足的时间,因此导演希望选手们能在做比赛之余,抽出一小部分时间与观众互动,为节目增加一些素材和热度。
易米将鸡蛋打入筑成火山状的面粉,随后对着镜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嗨,屏幕前的观众们,看得到我么?今天我要做的是千层面。别以为千层面是寻常的家庭料理,要想做得好吃,绝不仅仅只是把面皮、肉酱和奶酪堆叠起来。要想让它们层次分明又和谐交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的祖母能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千层面,作为她的继承人,我完美地复刻了她的秘方。屏幕前的你们今天有口福了,心动的话赶紧去开通高级VIP通道吧~”
镜头上下移动着,仿佛是在表达赞许之意。
镜头后的导演乐得合不拢嘴,这小子真上道,互动之余还知道给节目组打打广告,得了,多安排几个热搜!
镜头转移到楚葵的身前,她的料理台井井有条,一如既往——
雪白的面粉用量杯称出精确的重量,盐水比例经过严格的计算,如此方能揉出完美的面团。
当面团被湿布覆上,进入漫长的“熟成”阶段时,楚葵便开始准备出汁。
昆布在冷水中慢慢舒展,鲣鱼片如雪花般落下,在沸腾的汤汁中浮浮沉沉,反复过滤后,便能得到一碗清澈见底的鲜汤。
楚葵的话不多,只专心于手头的活计,因此镜头很快地再次移动起来,这次它锁定了白崧的料理台。
此刻,白崧已经完成了揉面的工作,一个光滑紧实的淡黄色面团正安静地躺在案板上。白崧用一个大碗扣住它,食指竖在唇前,朝观众“嘘”了一声。
“让我们等它睡醒。”
随后他将一大捧新鲜脆嫩的罗勒倒入石臼,再拌上蒜瓣、海盐以及烘烤过的松仁一同舂捣。石杵不停地碾压着,所有的食材慢慢融合成浓稠的绿色酱汁,释放出独特的辛香气息。
直到将橄榄油和现磨的奶酪碎拌入酱汁后,白崧才松了一口气,随意地跟镜头说话。
“告诉你们一个秘诀,石臼捣出来的青酱味道更纯正。尽量不要用金属刀具切割罗勒,它们的汁液与金属接触后会释放出苦涩的味道。”
导演显然对他的“小秘诀”不感兴趣,价值不菲的全方位镜头敷衍地围着他转了一圈,便飞向了更有话题度的选手……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所有的选手已经开始制作酱汁或者汤头,比赛现场弥漫着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浓郁香气——
番茄肉酱在铜锅中缓慢地炖煮,等待着各种风味被小火催化后的极致融合;
肉豆蔻粉被撒入白酱中,释放出独特的温暖气息;
叻沙的汤头在大勺的搅拌下逐渐呈现出鲜艳的橙红色……
唐心面前架起一口巨大的汤锅,隐约冒出白色的热气。
镜头稍稍飞近了些。这次,它清晰地捕捉到汤锅中的细节:汤头出人意料的清澈,可以清晰地看见锅中的牛腩、牛骨以及等草果、丁香之类的香料。
尽管镜头在身边上下飞舞着,试图引起注意,但她不为所动,只时刻关注着火候,让汤面始终保持在将沸未沸的“菊花心”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汤色清澈见底。
正当镜头感到无趣之时,唐心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醒好的面团上。
聚光灯下,和面的过程总是显得朴素而寂寥。正当镜头拍拍翅膀将要飞走之际,却倏然发现,当她的双手握住面团时,一切变得不同寻常。
仿佛来自东方的神奇法术,面团在她手中变得温驯,从一块圆滚滚的面团,变成一根溜好的粗面条。她将溜好的粗面条对折,面条的两端扣在一只手的指间,另一只手精准地抓住对折处,双臂优雅地一抖、一拉、一抻,面条瞬间如魔术般由一变二。
一扣、两扣、三扣……笨重的面团在她手中变成细密均匀的面丝,如丝如缕,仿佛倾泻的水流,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也牵动着镜头后观看者的心弦。
她竟然拉出了十三扣!
八千一百九十二根面条,每根面条都细如发丝,却不断不裂,即使用模具也难以完成如此精细的活计。
“还剩最后五分钟!请各位选手抓紧时间。”
主厨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狱的呼唤,所有的选手都情不自禁地抖了一下,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空气里弥漫着小麦与香料交织的灼热气息,八名选手在料理台前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冲刺。
平底锅中,青酱被小火持续温着。刚煮好的热面条带着些许水滴落入锅中,与青酱相遇的瞬间,激起一阵诱人的“滋啦”声。伴随着翻炒的动作,原本略显独立的酱汁迅速乳化、变稠,变成一种柔滑的奶油状质地,完美地附着在每一根意面上……
马苏里拉奶酪在烤箱中融化成一滩冒着细密气泡的胶质,在热力的作用下,与面皮温柔地交融着,伴随着一个个令人愉悦的焦糖色斑点的出现,面皮吸饱了浓厚的肉酱与奶香的白酱,变得柔软而丰腴……
琥珀色的汤汁被注入到素白的陶碗中,在沸水中彻底舒展开来的乌冬面条被长筷捞起,盘成优雅的山形静静地躺在碗中,等待着粉白鱼板、嫩绿山葵以及一枚恰到好处的溏心蛋的点缀……
只剩下唐心还在等待着最完美的那一刻——
她口中默念着时间,只等那一刻到来,便手腕轻抖,细如银针的“一窝丝”拉面被准确无误地抛入蒸腾着热气的锅中。如同炸开的烟花,面条瞬间旋转着舒展开来,数十秒内便已熟透。
拉得越细的面条,对火候有着越高的要求,多一秒则软烂,少一秒则生硬,她的眼睛紧盯着面汤的沸腾状态和面条的形态变化,只待时机一到,便精准地捞出面条。长长的面条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沥干水分后,便被整齐地盛入提前温好的青花瓷碗,宛如一盘精致的线团。整个过程,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手速快到令人眼花缭乱。
长筷轻挑,几片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白萝卜片,轻轻地落在面条之上。经过提前煨煮的萝卜片,祛除了辛辣的刺激,只留清甜的余味;
指尖轻捻,一小把切得极细的翠绿香菜末和嫩绿的蒜苗花,如天女散花般,均匀地点缀在微黄的面条上,带来清新的生机;
紧接着加入的,是一勺用数十种香料和熟芝麻精心熬制的辣椒油。这辣椒油红亮诱人,香而不辣,泼在面上,为整碗面注入了灵魂般的香气与视觉冲击。
最后,一勺滚烫的牛骨高汤浇下,瞬间激活所有味道,面香与汤香交融的气味直击灵魂。清澈的汤头映衬着几乎半透明状的面条,完美地呈现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色彩美学。
仿佛是掐着点般,唐心一结束手上的动作,主厨的声音便再次响彻后厨。
“时间到!全部停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