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情深不寿

她一语中的。

“倒是个沉得住气的。”幕僚说。

庞吉哈地笑了,“她能在丧夫丧子后保住白家那么大家业,没点胸襟气魄怎么行?”

“这老妇是没指望了,可这么好的时机岂能错过?”右边那个青衣幕僚笑道。

“所幸大人英明,留有后手。”

“与其说讨巧的话还不如做点实事,能有好结果才是正理。”另一个怼他。

“去办吧。”庞吉拨着佛珠,叹说,“可惜最好的时机被唐后栩抢了先,官家在山匪一事上已经卸下去一半怒火,不能达到最好效果。”

“好在大人原来也不是要乘这个东风。”一个幕僚说,“筹备这么久,有党项小贼的事也是意外之喜。”

庞吉没再说话。

他闭着眼睛摸数佛珠,像在听一支不存在的曲子。

﹋﹊﹋﹊﹋﹊﹋﹊﹋﹊﹋﹊﹋﹊﹋﹊﹋﹊

展昭与白玉堂匆匆出府。

白玉堂沉着脸,阴冷的眉目间戾气很重,“怎么回事?”

展昭道:“是当庭逮捕,大人没能阻止。”他同样神情不好,两个人在开封府前上马,径直去了刑部大牢。

晓得他两个过来,刑部侍郎方拂亲自来见,引他俩进去大牢,“虽说被参劾,但毕竟没有落实,没人敢为难,白大人暂可放心。”

展昭与方拂说:“有劳你费心。”

白玉堂独自去里面,展昭就与方拂退到外面大间来等,说到早朝的事。

“太师这一回来势汹汹,如果核实,韩校尉怕是要糟。”

那时方拂在场,目睹全程。将将退朝之际,太师陡然发难,是所有人没料到。

先开口是御史台的言官,他参开封府六品校尉韩彰身为在册的兵丁,却私自逃离军岗,甚至瞒天过海再受官于天。

他斥韩彰两大罪,一是欺君,二是逃役。

再有别个帮腔,庞吉推波助澜,今日早值候在宫外的韩彰当即被捉拿下狱。

这是谁也没料想到的。

韩彰还穿走时的那套官服,萎坐稻草上,苦笑说:“我早该想到这个问题,可惜当时是一心想走,后来是一直不肯去想,就没仔细中间的问题。”

沙门岛那样的地方,既然受灾于僧多粥少,砦主怎么会那么轻易就同意销他军籍放他走。

不过是做个样子,回头按下不表,仍然记他一个在籍的兵丁,领他的那份军饷。

这一回就这样被太师掀出来。

说是今年兵部与户部整核在籍的军人,可谁不知道只是找一个好借口。

下朝时候,展昭就跟在相爷身侧,那庞吉过来,笑说:“世人都赞包大人公正廉明,可惜识人不清,是一大伤。”

“哪能比太师慧眼。”相爷不咸不淡回了,不欲与他争锋。

庞吉心情很好,不在意相爷搭不搭理,又和善说:“包相该与我学一学这识人的本领。”末了,看看展昭,笑问:“展护卫,你说是不是?”

这最后一眼让展昭感到不详。

晓得韩彰的事是几天以后,因为白玉堂近日不归,太夫人招白福过来问的。

说到这个,白福神情就难过了一点,“韩二爷下狱小半月……”

砰地一声,姜氏冷不丁打翻了手中茶。

将别个都吓一跳,丫鬟上来收拾,一个去拿烫伤的膏药,姜氏自己笑道:“杯身太烫,一时没有防备。”

白福隐约觉得哪里奇怪,可又说不上来,听姜氏说:“韩老爷下狱,二弟呢?他有没有事?”

白福才道:“二爷忙着给韩二爷脱罪,一直不得闲。”

回头只剩她两个人,姜氏蹙眉道:“祖母,是不是……”

太老夫人安抚住她,之后招人进来:“去开封府,请二爷务必回来一趟。”

临深夜展昭才回来。

夜幕很暗,道路两边的雪映得四野很亮,灯火沉下来,是燃烧的颜色。

一切都浸在夜色里。

展昭没料到白玉堂在院里等他。

石桌上有一层薄雪,今岁元宵展昭给他的柚皮灯里点着烛,年轻人就坐在旁边,支颐说:“兄长去哪儿了?让爷好等。”亮黄的火光照出他侧脸,迷离又温暖。

展昭眉目微软,过去拂落他肩头雪。

没同白玉堂说自己在泗水院外站了很久。

两个人近日都忙给韩彰脱罪,情势不妙,虽然常照面,却说不了几句与这无关的话,目下这样很难得。

“官家临时召见。”

展昭停顿半晌,慢慢道:“……是我连累韩兄。”

展昭没有说得明白,只因他暂时不知该怎样说来龙去脉,但这两个关键字已让白玉堂晓得他应当知道许多事,就没有多言,只取从姜氏那里拿的书信推给他。

展昭意外地看看他,自己展信阅了,神情微变,虎头蛇尾看罢,问说:“老夫人有没有——”

“没有。”白玉堂眉目间有讥笑的意思,“祖母是何等样人,岂会受他蛊惑。”

晓得他家中安稳,展昭心中略定,才又重头将信细看。

内容是以一个芳心尽付的女子口吻写的。

她先与白家长辈道安,又自请莽撞罪名,再提自己苦衷与惶恐不安。

信上说只因对白大人一见钟情,就时常偶遇,哪知会因此在去年除夕夜撞破另一桩事。

她隐隐晦晦不敢深讲,倒真符合一个大家闺秀发现令人震撼且不耻、羞于出口时能有的行径。

但最后百般替她爱慕之人开脱。

说白大人必是遭奸人蛊惑,说那御猫至今未娶,谁知是不是……

她独白害怕担忧,再陈举棋不定的惶恐,最后祈求能有白家长辈拉他一把,切切不能因奸人丧命。

修书人讲万般担心,字里行间又时时推罪于展昭,大凡白家太老夫人阅信后大动肝火都要受她左右。莫管是进京闹起来,还是急信召白玉堂回婺州,修书人的目的都已达成。

前者自有人煽风点火将事情上达天听,后者人已在千里之外,京中言官如何诽谤猜忌都能引导舆论,引得旁人听信。

可白家人进京一连几日风平浪静,那人才用韩彰一事企图引出后话。

奈何。

“朕曾与卿有言在先,不知展卿还记不记得。”今日官家宣召,在上首与皇后弈棋,像与臣子闲谈,却令展昭顿悟。

皇帝所指的事是唯一。

皇帝知道,展昭也知道,因此只此一问,就足够展昭想通当下境况。

不止是韩彰入狱一事,还有那日庞吉下朝时意味深长的那一眼。

原来都是因为还有后招等他。

不知从哪里挖掘出这悖德的真相,并企图以此摧毁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人。

韩彰只是一个引子,太师在用他打头阵。

但展昭看到这封信才晓得他所以为的前奏只是序幕拉不开的后招。

展昭眼有怫然,手指几番攥紧,“是我的错。”

白玉堂就看他:“兄长后悔了?”

展昭自己也说不上来。

与白玉堂对视时,他终究只是伸手抱住年轻人,又说:“是我的错。”

官家问他打算。

“庞卿有意让言官明日上谏,已备齐所有‘人证’‘物证’陷阱等着你跳,需知人言可畏——子虚乌有的事尚且可捏造,何况是。”天子停住,不再说。

杜槐是个要时时看住的疯子,所以天子知道他的言行;庞吉是政权天平上的一子,所以幕僚中有官家的暗棋。

天子在看世间所有人。

官家摆下一子,就与皇后摆摆手,自己坐正面向展昭,“言官上谏,朕不能没有表示。”

天子态度好到出奇,“朕答应的事不会食言——朕要你去广南,你去不去?”

展昭避而不答,他行武臣礼,眉目肃冷,“臣——请战西北。”

皇帝霎时脸色微沉。

大宋自开朝,正历时第四代帝王,党项称臣至今忽然要开国自立,皇帝怒意可见一斑,元昊要反,大宋必然要挥师征讨贼寇。

秦凤境内兵将已在日前集结,待到京师出征,两境狼烟又起。

那是埋骨地。

皇帝半晌才问:“战场凶险,你知不知道?”

展昭毫不犹豫:“富贵险中求。”目下他不是御猫,是畅意江湖的南侠,双目有火,一晃眼就烧起来,烧得栋榱崩折天昏地暗。

可定睛凝神,却还身在琼楼玉宇。

堂下人眼中有野心。

赵祯突然感到真实。又愕然又笑,最后道:“朕准了。”掷地有声。

今夜没有月光。

只因它在人世。

“诚如官家所言,此去九死一生。”白玉堂定定看他。

展昭没有退缩,“战场军功来得最快。”拿命一搏,是文人十年寒窗都难有的荣耀。

在这样世道,无权无势便是蝼蚁,连自己性命都不能掌握,更何谈身边人。他要权势、要任何人都对他忌惮,想撼动他必先掂量三分——即便那是皇帝。

展昭再没哪一时有这样强烈的渴望。

他眼里有光,是黎明破晓。

白玉堂静了片刻。

“兄长与我走一趟。”

他当先往院外走。

两个人去了刑部大牢。

这个时辰狱监早歇下了,只剩值夜的狱卒,晓得他俩过来,狱监匆匆来见。

前面狱卒引路,狱监小声道:“方大人多番交代,除了不能出去,还与平常一样。”他以为两个人深夜造访是不放心。但话是这么说的,谁都心知肚明,毕竟是暂押的阶下囚,哪里能没有区别。

牢里人犯都已睡了,目下见有灯过来,不少的人睁眼,蓬头垢面地慢慢挪过来看。

牢中寂静,一点声响都是十分大的动静,几人来时韩彰是清醒的,看到他俩这时候过来,一下子有不好的念头。

狱监领狱卒退到外面候着,韩彰就即刻站起来,想说别做傻事,但先于他,“二哥。”白玉堂直截了当道,“我要你同展昭一起——到西北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眉眼之间
连载中栏杆生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