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期,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陇上(河西),建立国家。东晋十六国时期始,吐谷浑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几百年的时间里,吐谷浑与当地的土著羌族通婚、融合,语言、习俗相差无几。因此,这两人翻身下马,才一开口,达利就确信了他们是羌人。等到他们坐到一座羌人宅院内,被一个二十来岁的名唤往利越吉的羌人热情招待时,达利他们深感碰到了好运气。
吐谷浑原本就和羌人关系融洽。羌人极重义气。北周时,吐谷浑的子吐延被刺,他连被插入在身上的剑都没拔出来,就对儿子说:不要管我了,快去白兰!那里又远又险,白兰羌人会保护你的!隋炀帝时,伏允被打得不行了,也是逃到了党项,避了风头。可惜,贞观三年,党项归唐;贞观六年,白兰羌“内属”。若非如此,吐谷浑战略纵深不会削弱至此,以致被李靖大军很快赶到了吐谷浑边界。
但是,羌人的部落众多,除了党项、白兰羌归了唐,其它部落如东女、白狗、附国等并没有归附。即便是归了唐的党项、白兰羌部落人,仍然和吐谷浑保持密切的关联。李靖大军最初进入西域,就遭遇到党项、西羌人的抵抗就是一个明证。吐谷浑和羌族世代代融合的局面不是大唐皇帝几年的功夫就能改变的。
达利五人吃饱喝足,往利越吉又让往利柯拿出五套羌人的服饰让他们换下,五人客气了几句就换下了。往利越吉说他们可以在他家住上几天,歇息好了再走。达利摇摇头,说家里还有人在等。往利越吉挥挥手,往利彻、往利柯就带着他们到了后院,挑了五只肥羊捆好,又扛上十袋炒熟的小麦面,分别放在五匹马上。达利眼一热,想拿出些东西来酬谢,怀中却是空空如也。往利柯笑笑,说:“不要钱,这是越吉送给你们的。”达利他们都傻了眼。
伏允带着他们一路逃窜,除了紧要的物件,随身哪里还会有什么。再说他们是败兵,本就打算劫掠度日,哪里会想到有人会救他们,给他们吃喝,临走还会送他们粮食马匹。
往利柯附在达利耳边说:越吉的祖母是吐谷浑人。越吉不会看着吐谷浑人遭难不管的。达利五人千恩万谢的牵着马走了。
看着五人骑马远去的背影,萧和问:“公子,不派人跟上吗?”
萧远摇摇头:“不必。过不了三天,他们还会再来的。”
果然,刚过了两天,达利又带着人找上门来。这次他们骑着马,有十多个人。
他先从怀里掏出一个口袋,说是代表他的主人对上次招待馈赠的酬谢;又从马上卸下一个大麻布袋子,里面装着的全是各种各样的珍奇宝石,要购买往利越吉的粮食马匹。往利越吉再次热情招待了他们一行。
往利越吉挥挥手,往利彻、往利柯就带着达利他们到了后院。按照往利越吉的吩咐,只留下了他们自己需要的口粮,剩下的全部装袋给了达利。达利和他的手下非常欢喜。这些粮食够他们吃上五六天的,如果省着点,足够他们支撑到于阗了。达利他们还想要马匹,往利越吉点点头,往利柯就把达利带到了碉楼。到了碉楼,达利眼睛一亮,里面有几十匹膘肥体壮的突厥马。
达利说:“柯,能都卖给我们吗?”
往利柯摇摇头:“只能给你们几匹,剩下的不能。不是越吉不愿意,这些马匹都有了买主,就是这两天,买家就要领走了。”达利非常失望。伏允他们缺粮食,缺马,没有足够的马匹,他们没法跑到于阗。
往利柯是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他会讲不同部落的羌语,还会讲些吐谷浑的土话,为人热情又豪爽,吃饭的时候他和达利就坐在一起,两人一起吃一起喝酒,十分投契。达利看得出,往利柯很得往利越吉信任。达利就和他套话,往利越吉这么年轻这么能干,是哪里人,娶了媳妇没有,干这行多久了……云云。往利柯早准备好了说辞,就等着达利来问,他的回答自然滴水不漏。
往利越吉家里世代都是养马、贩马的,经他手的马最多的时候有上千匹。和互市里其他马贩不同,他从不过问买主的身份、买马的用途。达利心中有了主意。往利越吉、往利彻、往利柯都讲着地道的羌人语言,帮着干活的村民也都是羌人,从这些村民口中套出的话和往利柯讲得一般无二。达利笃信:往利越吉就是一个羌人大马贩。汗王太多疑了。纵然往利越吉他们主仆的话不能都信,可那些村民都是地地道道的羌人哪。
达利他们走的时候,往利柯又给他们送了十只肥羊,带走了八匹马,亲自把达利送出寨子。
碉楼上,萧远负手俯瞰达利他们远走的背影。萧战问:“公子,还是不派人跟吗?”
萧远笑笑:“诱饵已经撒够,鱼儿会自己上勾的。”
吃饱喝足,又看到了希望,达利一伙人本是一路高高兴兴地回去,直到回到他们的藏身之所,看到慕容伏允那张阴沉的脸和那把带血的刀。
虽说之前,每次和中原大军交战,吐谷浑都是边打边撤,但这次李靖率领的唐军不同。以往的中原军,只要吐谷浑撤了逃了就行,待中原军一走,吐谷浑就打回来,几乎毫发无损。李靖率领的唐军不是这样,他们是把吐军往死里整,是要彻底消灭吐谷浑,要打得吐谷浑不亡不休。慕容伏允一路逃到且末时,吐军伤亡大半,投降部分,最后伏允身边只剩残部千余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