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想起了四年前在洛阳集市,还是小姑娘的李瑶也是买了很多东西送给人。不论走到哪里,她总是惦记着亲人、身边人和朋友。“爱人者人恒爱之”,也许这也是她为什么在李府、在云台山深受喜爱的原因。他在松州时曾对唐云说,李瑶除了习武,看书,剩下的爱好就是美食,也不全对,她还有个爱好,买买买……只不过她都是给家人、朋友买东西,很少买给她自己。
和多数男子一样,萧远不喜欢逛集市,采买的事情他总是交给萧战去做。但似乎和李瑶一起逛集市不但不是一件烦事,相反,好像能体会到一些尘世的、凡俗的快乐。这种快乐不同于他武艺、功力见长而产生的成就感,是一种他从未有过的感受。
李瑶还想给萧笑笑带点小玩意,可是挑来挑去也没挑到合适的,想来鄯善城里的东西笑笑都见过,只得作罢。回到“上善居”,她到底从自己的一条绦带上取下一个青玉促织送给了笑笑,才觉得圆满。
萧远的房间在隔壁,李瑶敲门而入的时候,萧远手里拿着一张张纸页在看,神情严肃。李瑶走过来,萧远把纸页递给她。
这些纸页上记录着沙漠匪首“图伦王”和他的队伍“图伦狼”的累累恶行。XX年XX月,看中X部族的两匹良马,索之不得,部族千余人尽被屠戮;XX年X月,偶遇X部嫁女,抢走新娘,新郎及迎亲队伍数十人尽被活埋于黄沙下,新娘先被匪首□□一日,又被匪众□□数日,最后死于一匪刀下,肠肚尽破,惨不忍睹;XX年X月,抢劫一商旅,财物尽被劫掠,商队百人无一存活;XX年X月,突然夜袭X部,抢走数名年轻女子和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娃,杀尽其家人,数日后,几名路人发现一群秃鹫在争食,走进一看,几名女子赤身曝尸于戈壁,正是那几名被抢女子,包括那个小女娃……
看着看着,李瑶先是手发抖,后来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直到双肩被萧远扶住。无论在长安,在云台,她都是被呵护着长大,她所知道的最悲惨的事莫过于章晓福的意外身亡,从不知世上竟还有这么多的恶人,还有那么多遭受苦难的庶民百姓。她抬眼看向萧远,说:“师兄,我们一定要灭了那帮沙匪,不叫百姓再受他们的祸害。”她的眼睛里噙满泪水,神情却异乎寻常的坚定。
萧远轻轻用指腹拭去她的泪水,说了一个字:“好。”
萧远倒了水,递给李瑶。李瑶坐了下来,喝了一些水,她的情绪慢慢平稳下来。
这帮沙匪多数是突厥人的装扮,他们所劫掠的部族、商旅多为回纥、粟特、羌,唯独没有突厥,说明他们上上下下、的的确确都是突厥人。
萧远身份特殊,以往往来于中原与西域,每次都是乔装过的,包括陪同、护送唐云往返益州和昆仑山。除了这次。这次是他第一次以本来面目踏上西域。可是自从进入寿昌开始,似乎他就被人盯上。难道有人泄露了他的行踪?
如果说是李瑶的美貌引起了匪首的觊觎,使得他对李瑶刀下留情、势在必得,可是起初李瑶的帏帽并未掉下。说明在胡杨林之前,匪首已经见过她。西北风沙大,从敦煌开始,李瑶出门必戴帏帽,是什么地方有人窥探到她的容颜?只有两处,一是在寿昌,二是阳关城外的废弃驿站。
寿昌城里那个讲着突厥话的小乞丐。
驿站里。那里人很多……是谁?
按常理,还需至少半月才能等到康瓦尔的回信。但是,他们不能再等了。昆仑虚高、寒、陡峭,现在已经是十月底,到了十一月他们就不能再上山了。
萧远说:“我们先上昆仑山,把你的、白师兄的事了了。到了十一月,天寒地冻,沙匪也会蛰伏起来。消灭他们的事,我们商量好策略,下山时一举拿下。”
两日后,萧远、李瑶、萧战萧和,还有数名昆仑门弟子一起向昆仑虚进发。萧笑笑年纪尚小,昆仑虚高且寒,她不宜上山,就留在了“上善居”。李瑶还担心她哭闹,谁知她偎依在陶娘子怀里一脸坦然:“我年纪小,上不得昆仑虚,等我长大了,我就能去了。哥,大哥哥,姐姐,你们安心上山,这里有陈伯伯和陶大娘照顾我,我好好呆在这里,等你们来年下山。”她如此乖巧,李瑶忍不住捧着她粉嘟嘟的小脸蛋亲了几下。
居于玉虚峰中腰的玉虚宫巍峨壮观,李瑶初来乍到,狠狠被震撼了一把。
玉虚宫有九门,每一门入口处均有一九头神兽守护,神兽名为“开明”。取自《山海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东正门有一巨石,一先祖以剑作笔,龙飞凤舞地镌刻着昆仑门的过往历史。
昆仑门起源于昆仑虚,开山祖师姓刘名煜字琼其,荆州长林人,生于诗书世家。感于天下纷争,无非权力翻云覆雨,而兴亡百姓皆苦,故遍历华夏,最后择昆仑虚而隐。熟读诸子百家、四书五经,最喜《逍遥游》与《周易》,自号逍遥散人。居昆仑虚数十载,于养生修道间悟出“万物均为所用,俯仰皆可由己”,创立了昆仑门。
只在近百年昆仑门大部迁至云台山,总坛以及祖师、历代掌门的遗骨仍然在昆仑虚。昆仑虚内设一“先贤祠”,凡昆仑门弟子生前做出杰出贡献者,无论地位高低,身故后其牌位奉于“先贤祠”,供后辈弟子参礼膜拜。只有优秀的弟子才有资格进入“先贤祠”内参拜,而只有参拜过“先贤祠”的弟子才能记名于昆仑门玉碟上——此仪式被称为“先贤朝圣”。
“先贤朝圣”需要两名昆仑门地位崇高者推荐,一名名字已记于玉碟上的弟子作为“引者”,萧远就是李瑶的引者。他向李瑶介绍,昆仑门除了在云台山教习门下弟子武艺,在长安、银州、凉州、甘州、肃州等很多地方,昆仑门都有自己的客栈、护卫行。起初这些客栈、护卫行本是为了方便往来于云台山到昆仑山的门下弟子及家眷住宿、携带辎重而设,后来,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大家伙儿各自都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些客栈、护卫行也就成了弟子下山后成家立业的靠山倚仗。昆仑山、云台山、各地客栈、护卫行之间需要传递消息,就有了从护卫行剥离出来的、专门负责传递消息的信报行。信报行起步最晚,发展却最快,不仅有专门传递门中消息的机构“坤兴”,还有收集江湖中有价值信息的“天机阁”,经营民间百姓书信、包裹往来生意的“人和行”。下山弟子如自有家业继承的,回家便罢;如无家业的,可选择就近的客栈、护卫行、信报行投靠;也有弟子不愿下山的,留在云台山帮掌门打理门中事务,教习下面的师弟师妹。总之,都有一个妥当的去处。如遇门中有大事的,比如更换掌门人之类,门中弟子无论是否下山都需聚集云台山。
萧远没有说得是,天机阁虽然只是昆仑门中机构之一,但昆仑门下各护卫行、客栈营生以及总部、云台山都依赖“天机阁”的信报对时事进行判断,因而在昆仑门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但是他不提李瑶也能感受到。早在四年前她第一次在凝晖堂见到萧远、还有盼儿的婚礼上、又有在“上善居”,昆仑门人对他的态度既热情又尊重。作为郁净泓的弟子,早年在少林寺一战成名,是萧远在武林立足的基石;而他能统领“天机阁”,把“天机阁”发展成天下第一信报行的实力,才是他在昆仑门深孚众望的原因。
“先贤祠”参拜完,萧远带李瑶到一长廊,长廊一面墙上有一块巨大的白色玉石,这就是传说中的昆仑门玉碟了。玉碟上方赫然镌刻着两行字: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原来《周易》上的这两句话不仅写在《昆仑弟子规》的扉页,也刻在昆仑门玉碟上。李瑶拜师的第一天便诵读了这两句话,今日心中默念着它们,竟咀嚼出不同的意味。
在玉碟上,李瑶看到了郁净泓、张广源、方廷轩、罗厚烨、白锦士、萧远、方子仪的名字,她认识、知晓的其他人就不在其上了。
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和郁净泓、方廷轩、萧远等人排在一起,这是何等的荣光,她又自豪,又有些心虚:“为什么会有我呢?”
萧远笑笑:“是师傅和方师叔举荐的你,他们两位的眼光你总要相信。”
李瑶觉得温暖而有压力。被信任、被肯定的感觉很好、很温暖,可也是一种鞭策,教她万不可再似前般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务必兢兢业业,做出一番功业,如此方不负郁师叔、师傅的教诲与信任。
萧远又补了一句:“不独师傅和方师叔,我也相信你。”说罢,提起剑走到玉碟下方,玉碟上萧远的名字恰在一行最后,旁边尚有一些留白,他举起剑,在自己的名字旁刻下了“李瑶”二字。
至此,“先贤朝圣”才算全部完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