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童好奇地凑上来,我用小勺舀起冰酪,撒上切碎的枣干和杏仁,递到他们面前:“来尝尝,冰凉甜润,解暑消渴。”
小童吃了一口,眼睛亮了起来,叫着跑去告诉邻居。
不一会儿,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文人雅士停下脚步,笑着问道:“这是何物?”
我恭敬行礼:“这个叫冰酪,底料是牛奶和蜂蜜,佐以碎冰块,夏日最宜。”
他们尝过,连连点头,口中低声议论:“好清甜,好冰凉,坊间少见。”
午后,太阳正烈,我招呼内侍将更多冰块从地窖搬出,冰块捣碎后迅速搅拌牛奶与蜂蜜,冷冻入碗,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
忽然,我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走近——是颉利可汗,他目光落在我身上,神情依旧沉郁。我心头微微一紧,却仍微笑迎上:“叔父,今日冰酪,您可尝一口?”
他点头,勺起冰酪,轻轻入口,眉宇间竟有一丝舒展。
不久后长安上至皇宫,下至乞丐都吃起了冰酪,夏日午后,太子府内凉风轻拂。李世民踏入府门,正欲问安太子起居,便在院中看见太子手执小碗,正小心翼翼舀着冰酪,眼神中满是满足。
李世民微微一笑,缓步走近,语气带着调侃:“朕听闻夏日有一清凉之物遍满长安,就是此物吗?”
太子闻声,吓了一跳,连忙行礼,嘴里还塞着一小口冰酪:“见过父皇,是的,听说此物是安国夫人制作的。”
李世民笑而不怒,俯身在太子身侧,目光柔和:“来,朕不怪你偷吃,倒要问问,这冰酪可合你口味?”
太子小心地递上碗,羞涩地道:“此物冰润甘甜,儿臣平生未尝过此味,清爽极了。”
李世民端详碗中冰酪,微微点头,眼中闪过赞许:“可还有多的,朕也尝尝。”
太子连连点头:“儿臣这就让他们买来。”
于是太子府内,父子二人一同共享这份难得的清凉与微妙的温情。
贞观六年,长安的夏日已渐远,蝉鸣在青瓦上回荡。我在长安已逗留一年,前世我便曾走遍大江南北,古代交通不便,但风景却更胜千年之后,我迫不及待希望早日踏上旅途,沿运河南下,遍访大江南北名川胜景,体验山河壮丽,感受人间烟火。
我的身份是异国降臣,离开长安按例需要上奏皇帝,得到允许才可自由离去,于是便递上了奏章:
“臣舒涵,自归大唐以来,蒙陛下恩典,赐安国夫人之号,承朝廷厚恩,感荷深重。臣心系中原,素仰山川之胜,常怀游历之志,欲遍览江南江北名川,亲察书中未及之景,体味人间烟火。
今贞观六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臣谨奉奏章,请陛下允臣暂行离开长安,循礼而行,以广见识,益于见闻,亦可稍解平日繁务之累。
臣恭谨遵法度,行所至处,必守纲纪,不负陛下厚恩。
恭请圣裁。
臣阿史那舒涵”
午睡后,李世民端坐案前,手中翻阅着安国夫人早上让太常寺呈上的奏章。灯光摇曳,案上的宣纸微微反光。
“一年未入宫,未上奏,如今上奏竟是为一己游历之愿……如此自由,又是她本性所在。”李世民低声叹息。
他又想到,此刻天下太平,连自己都想卸下一身担子出去走走,只是身为帝王,天下是囚笼,纵心有万里,也不得自由一日。
他忽然想起那些年行军在外的日子——
山河壮阔,风尘扑面,虽困苦,却有真意。
如今坐拥天下,却被深宫所困,连想踏出一步,都要顾虑无数。
他轻轻一笑,笑意里带着一丝自嘲。
“她想走就能走,真好。”
目光重新落在那封奏章上,李世民沉默良久,终于低声唤道:“来人。”
“陛下。”
“传旨——明日午后,让安国夫人入宫面圣。”
他知道,自己并非真要挽留什么。
只是有些话,该问的,不能再拖。
夜色深沉,甘露殿中烛火微摇。
李世民批完奏折,依旧未眠。长孙皇后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盏温茶,笑意浅浅。
“陛下又未歇?”
李世民接过茶,轻轻一叹:“朕方才阅了安国夫人的奏章,她要暂离长安,外出远游。”
皇后微愣,旋即含笑道:“她入唐已久,行止得体,如今要去游历山河,也算心愿一偿。”
“是啊。”
李世民放下茶盏,指尖摩挲着案边,“她生来自在,朕原当早料到这日。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渐低,“有些事,朕总想问个明白。若此去再无相见之期,恐终成遗憾。”
皇后静静看着他,眸中一丝柔光流转。
“陛下要召她入宫?”
“嗯。”他微微颔首,“但不宜在甘露殿。她身份特殊,又是外臣,若传出闲言,恐损其名节。”
长孙皇后沉默片刻,神色温和而笃定:“那便在立政殿吧。臣妾那里素来清静,也无人敢妄言。臣妾自会遣几位妃嫔先行去御花园听曲,殿中留你二人即可。”
李世民抬眼,目光复杂,带着几分歉意:“皇后,你向来明理。朕心中并无逾礼之念,只是……”
“臣妾懂。”长孙皇后柔声打断,语气轻得仿佛风过檐铃,“有些人,不必避,有些话,不说便是一生。”
她盈盈一礼,笑意恬淡:“臣妾会安排好一切。陛下——只管去问,去说,莫留遗憾。”
李世民凝望她良久,终是轻叹:“皇后,你总是能懂朕。”
风轻轻拂过殿内檀香,烛影摇曳,她的心底如同水面般平静,容得下所有旧事,也容得下陛下的心绪。世间万事,能如此理解、宽容,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