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雁门

李世民压低声音:“属下确有急事,关系到家人性命。短暂外出,不误大军调度。”

云定方凝视他片刻,眼神深邃。李世民感觉到一丝压力,胸口微微发紧。

“好,世民贤侄的人品我放心,你去吧,但速回,明日必须赶回来,不得逾时。兵士纪律不可轻犯,若后日才归,军令必追究。”云定方缓缓点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伯父,属下告退。”

李世民为我牵来一匹马,顺手将披风搭在我肩上:“九月的边关夜冷,别冻着了。”

我们就这样,骑马出了雁门。一路上尽是流民与尘土,行进缓慢。

“没想到雁门一战,居然有这么多人无家可归,真让人心酸。”李世民叹了口气。

“是啊,突厥攻进马邑城后,城里百姓根本出不去,他们家家户户都被索要财物,有些坚持不下去的就没能活下来。我收留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我说。

李世民看着我,皱了皱眉:“那些孤儿不会恨你吧?”

我轻轻摇头:“我蒙着面,他们不认识我的令牌,只当我是个好心人而已。”

他好奇地问:“郡主,你……挺喜欢中原人吗?”

我叹口气:“其实不管是草原人还是中原人,本来没必要敌对,只是住的地方不一样而已。或许有一天,草原人也能去长安、洛阳当官呢。”

李世民半信半疑地笑:“那可从来没发生过。”

我笑了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虽然两地分隔已久,大多数草原人都舍不得故土,但如果哪天失去家园,或者中原强大起来,为了生存,他们也会去中原。”

他眼神里有些期盼,也带着忧虑:“郡主想得真远……只是眼下中原衰弱,我不敢妄言。只希望两地和平,少些兵戈。”

我点点头:“最近我在读《魏书》,北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汉化后民族融合,游牧文化给中原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

李世民点头赞同:“郡主的见解挺有意思,我母亲就是鲜卑人后代,不过去年她去世了。小时候母亲教我骑射……说起来,郡主怎么会对中原历史这么感兴趣?”

我耸肩笑:“草原生活有点单调,上次去晋阳,我顺便买了几本书回来,《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魏书》,挺有意思的。世民兄大概都读过吧。”

李世民笑:“这些我都读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我开心地笑了:“在这些浩瀚的史书里,不知世民兄最敬佩谁?”

他思索片刻:“私心来说,我最敬佩曹操,这人诗写得不错,我很喜欢。”

我莞尔:“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雄。”

李世民感叹:“郡主也喜欢曹操?”

我点头:“我更敬佩曹操的谋士郭嘉。当然曹操和荀彧我也喜欢。郭嘉虽然史料不多,但每一策都算无遗策,对曹操忠心耿耿。赤壁之战,曹操说‘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读来令人遐想。”

李世民笑了:“听郡主这么一说,我得回去好好看看《三国志》。”

我继续聊:“你认识刘文静吗?上次见面,他帮我们把信送给你父亲。你们应该是旧识吧?当时我女扮男装,还说自己叫哥舒翰,因为我汉文写得不错,叔父把中原的生意交给我处理,我和他经常来往。”

李世民点头:“刘兄和我父亲关系很好,经常来府里。”

我们聊着少年时代的往事,渐渐夜幕沉沉,我们只走到一半路程,前路的驿站早已因为战乱而荒废,只得露宿荒野。

篝火燃起时,我递给他一个胡饼:“连累你了。”

李世民接过,注视着我洗净尘土后的面容。火光映照,因为连连奔波我的脸上显得疲倦,不似往常神采奕奕,却有一种静态的美,薄唇失了血色,却越发显得纤巧。眉眼间漾着一层雾般的柔媚,睫毛投下颤抖的阴影。

他忽然移开了眼,心绪翻涌。

“我自小在军中,露宿野外是常事。”他淡声道。

“我却是头一回。”我笑了笑,“多亏世民兄照顾。来日我定送几匹突厥好马给你。”

“郡主不必客气。上次我欠郡主的人情还未还完呢。一会儿我睡这边,你睡那边。”他指了指树干两侧。

夜色渐深,篝火仍然燃烧着,我们在树干两旁睡下。我轻声开口:“我上次见你父亲,他似乎并无谋反之心。但……隋朝气数将尽。若李家需要兵马,我突厥可以相助。若以并州为基,攻入长安,必能势如破竹。”

李世民静静听着,目光凝在我身后的火焰上。

“郡主是希望我李家去夺天下?”李世民问道。

“曹操能夺天下,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低声道,“如今杨广昏庸,民心皆失。若李家一举入长安,另立新帝,必可得正统。”

“另立新帝……难道不会如董卓?”

“董卓不得民心,所以失败。如今推翻隋室,却是顺应天命。”我看向他,眼神清澈而坚定,“李兄,你该学曹操。”

火光摇曳,他凝视着我,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句:“曹操,确是英雄。”

我们聊着三国的故事,渐渐困意袭来,竟不知何时睡去。

翌日清晨,风声猎猎。我被冻醒,大大的打了一个喷嚏,我们再次启程,这时路上人少,我们快马加鞭终于在巳时抵达马邑。城门前,我下马,回眸一笑:“李兄,多保重。”

他望着我背影,似欲开口,却终究没说什么便匆匆离开马邑,连饭也未吃,快马加鞭赶回雁门。

而我转身北上,消失在茫茫草原的天际。回到突厥后,父亲和叔父担忧了好几日,但见我平安归来,也没有责怪,只是叮嘱我再不得私自出草原。

李世民一路急行,风尘扑面。他翻身下马回到雁门大营时,夜色已沉。篝火通明,军士们正各自就寝,只有巡逻的脚步声与犬吠声此起彼伏。所幸没有超过答应云定方的一日期限。赶忙去军帐中报告。

“想不到侄儿艳福不浅啊,这雁门关里居然也有老相好。”云定兴半开玩笑地迎上来。

李世民神色微动,正色道:“伯父莫要取笑了,只是一位远方表妹,我看她无依无靠,就送她去找父兄罢了。”

“贤侄放心,我不会告诉你父亲。年轻人嘛,有些风流韵事并不是坏事。”云定兴摇头笑了笑,转身入帐。

*《旧唐书·太宗本纪》

李渊之子世民,年十六,应募隶屯卫将军云定兴,说定兴多赍旗鼓为疑兵……定兴从之。师次崞县,突厥候骑驰告始毕曰:王师大至。由是解围而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梦千年
连载中趁早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