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过后,众人陆续离去,王夫人服侍贾母进入寝室。见贾母有些疲惫,王夫人假装关心地说:“婆婆今日喝了好多酒,又说了好久的话,身子要紧,早点休息吧!”贾母见她贤惠,便说“不妨事,你今天也累了,难为你陪了这么久了,快回去吧!”王夫人行礼后退了出来。
贾母躺在床上,想着今天薛姨妈讲的那个故事,心里怜惜着那王公子,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宝玉。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又去太上老君的祭坛前点上一炷香,拜了拜,恭恭敬敬地插好。口中又默默念了一会儿,才又回到床上躺下。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求一下道士,问问宝玉的婚事到底选谁为好。对!明天一早就去,而且此事只能自己一人知晓。主意打定了之后,便逐渐昏昏沉沉地睡了。
(26)
第二天一早,贾母对外只说要去庙里给佛祖烧香,便带了鸳鸯和几个亲信护卫,一声不响地去了京城后面的景明山。景明山上有一个老道,人称‘张天师’,精通易经,很多人都找他卜神算卦,据说相当精准。贾母很早便和他熟识,每年都会到景明山上去烧香拜神,那张天师也对贾母非常客气周到。
贾母到达景明山道观的时候,已是早上巳时左右,张天师正带领众徒弟在大殿里念经,从大殿内升出袅袅的青烟,传出隐隐的道士吟咏声。
贾母在殿外候着,鸳鸯问道:“要不要先派人进去通报一下?” 贾母说:“不要。我们是临时起意来的,事先没有和张天师约好,打扰人家念经不礼貌。就在外面等一下,让张天师先念完经再进去。” 鸳鸯只好应了。
大约等了半个时辰,张天师终于念完了经。道士们也从殿内鱼贯而出,贾母这才在鸳鸯的搀扶下徐徐走进大殿,并让其他随从人员一律站在殿外候着。张天师一见贾母来了,一脸惊喜地从蒲团上站起来迎接。“哎呀!是哪阵风把您这老神仙给吹来了?贵客贵客!恕老道有失远迎,失礼失礼啊!”
贾母笑着说:“哪里哪里!原是老身无约而至,打扰了老神仙修行了!”
两人又寒暄一阵,张天师让旁边的小道士给贾母和鸳鸯献上茶。便询问贾母此行的来意。
贾母放下茶杯,便把为宝玉选妻一事委婉地说了出来。那道士皱着眉,抿了一口茶,徐徐说道:“此事不难,但若要算准,需有令孙公子和候选贵女的生辰八字。”
贾母本来便清楚需要这些,因此早就准备好了,令鸳鸯把宝玉、黛玉、宝钗的生辰八字取出。宝玉的生辰八字上面写有宝玉的名字,道士一看便知,而黛玉和宝钗的上面没有署名,使那道士不能分辨具体人名。
那道士半眯着眼看了一看,又故弄玄虚地翻开易经,对贾母说:“请老太君稍等片刻。” 说完,焚香净手后将三人的生辰八字一字排开,前面各插了一枝竹签,闭上眼念了一阵子经,又拿着‘尚方宝剑’在空中一阵乱舞,忽然像是悟到了什么,胡子眉毛一阵乱颤,口中念到:“无量天尊,原来如此…” 过了许久,方才静了下来,收了宝剑,回到蒲团上坐着。
贾母见他徐徐睁开了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道:“如何?”
张天师道:“老太君想先听哪位女子的?”
贾母指着中间的一张纸说,“先说说这个吧!” 这纸上是黛玉的生辰八字。
张天师叹了口气说:“这位姑娘才貌双全… 不过…”
见贾母双目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张天师又接着说:“不过她命理乖张,实是天煞星下凡,七岁克母,十五岁克父,十七岁克夫,最后自己也不得善终。”
贾母听到这里,只觉得身上已惊出一身冷汗,端着茶杯的手也颤抖起来,差点把茶都泼了出来。幸亏鸳鸯眼疾手快,急忙把茶杯接过来放好。
贾母毕竟老辣,片刻便将情绪镇定住了。清了清嗓子,又指着宝钗的生辰八字问道:“那这一位呢?”
“这一位的才貌俱是不甚出众,但性情温柔贤惠,而且有旺夫命,如果她嫁过来,保管使夫家福寿双全、子孙满堂、芝兰齐芳!”
“哦,….” 贾母沉吟了片刻,又对张天师行了一个谢礼,接过鸳鸯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包袱,里面有十块大银元,笑着塞进张天师手中。
张天师急忙推辞,笑着说:“不敢当,不敢当! 贫道学术不精,所算之事也不甚精准,老太君权作参考即可,不必当真、不必当真.. 这银子断不敢收!”
贾母哪里肯依,坚持要张天师收下。那道士假装推辞一阵,最终还是收下了。
贾母又和那道士胡乱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告辞和鸳鸯一起出了殿。叫上随从,匆匆下山去了。
张天师将贾母送走之后,捋着胡须微笑着回到自己的卧室,取出床下一个崭新的木匣,用一把精致的钥匙打开木匣,眯着眼细细欣赏着里面的一大块金子,抚摸了一阵子,方将木匣重新合上锁好,又放回床底。
“天煞星下凡,七岁克母,十五岁克父,十七岁克夫….” 贾母坐在返程的轿子里,道士的话仿佛还萦绕在耳边。可不是嘛,算得真准啊!敏儿死的那年,黛玉不正是七岁吗!林如海死的那年,黛玉正好十五岁。黛玉今年十六岁了,再过大半年便是十七岁,刚好是自己原本想让宝黛成亲的年龄!天哪!想想真是后怕!不行!不能等了,应立即让宝玉和宝钗成亲!贾母不敢再往下想,暗自下定了决心,回去便张罗宝玉和宝钗的婚事。
回到贾府,贾母立即把王夫人、贾政叫到跟前,吩咐二人尽快让宝玉和宝钗成亲,并交代说此事绝密,务必不得让宝黛二人知道。贾政心中诧异,不明白母亲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刚想询问,却被王夫人暗地里一把拉住手,狠狠捏了一把,又使了个眼色。
贾政仍然满腹狐疑,但不敢说什么,愣愣地看着贾母,贾母瞥了他一眼,说:“我原本是想把黛玉许配给宝玉,但无奈黛玉身子太弱,恐不能荫蔽子孙。况且那北静王府已向我们提亲,如果把黛玉嫁给宝玉,岂不是和北静王府结仇?”
贾政领悟,道:“母亲说的是。不过…这么大的事,如何能瞒得了宝玉?况且即使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啊!只怕宝玉知道之后…”
贾母打断了他的话,说:“不管宝玉怎样,只要我们诚心为他好,问心无愧便是了!”叹了口气,又道:“宝玉以后会知道我们的苦心的… 你们不必多言了。”
贾政低头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担心…宝玉不肯娶宝钗。他若闹起来,恐怕我这个作父亲的也管他不住..”。
王夫人急忙说:“不如这样,我们不妨先告诉宝玉说,即将为他迎娶黛玉为妻,等到进了洞房之后,即使他发现是宝钗,也已经生米煮成熟饭,改不了了!“
贾政看了她一眼,心里暗自奇怪这婆娘竟然能想出这种歪点子。刚想开口说什么,忽听母亲说:“恩,这个法子好!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就这样吧!”
贾政一时语塞,贾母又道: ”老身今天觉得身子疲乏,你们先下去吧!”
贾政和王夫人只得领命退了出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