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岁月峥嵘,不堪回首

(3)

这青衣男子正是南下的北静王爷水溶。

近半年来,林如海自知身体每况愈下,已多次向皇上上书祈恩致仕。无奈皇上对林如海深为倚重,而江南盐业又是对朝廷税赋至关重要的肥差,皇上信不过他人,再三挽留,直至最终确认林如海如今已真的病入膏肓、时日无多,才终于勉强同意,派自己最为信任的北静王爷水溶南下苏州拜访林如海,并交接江南盐业事务。

水溶奉了皇上之命,作为钦差南下苏州,拜访林如海。一方面带了宫中医术最高的申太医给林如海治病,一方面交接林如海手上的巡盐御史工作,并甄选继任人选。行船到了扬州,一行人刚在扬州用完膳,正欲回船,不想恰在此时遇到黛玉被高衙内当街刁难。

水溶是皇上的叔父老北静王水达的长子,字润生,年方二十五岁,生的一表人才。虽是皇亲贵胄,水达却对水溶从小要求甚为严格,不仅请了名师大儒教授他四书五经和各类学问,还从小让他习武。誓要培养他成为文武双全的国之栋梁。水溶也天资聪颖,文章过目不忘,不到二十岁便中了进士。骑马、射箭、刀枪剑戟也是样样精通,深得父母宠爱。

水溶的祖母李太妃也对他甚为喜爱,从水溶小时候便常常将他接到宫中,与当时的皇太子、也就是现今的皇上一起玩耍,也可以说水溶和皇上是一起玩大的。因此,皇上对水溶非常信任,经常把最为困难和机密的事务交给水溶办理。

在水溶二十一岁这年,老北静王爷水达突然病逝。临了,留下遗嘱要水溶尽快奉子成婚。原来,老北静王爷和淮安侯沈喻是世交,当年朝廷和北戎激战时,水达还是一位年轻气盛的皇子,因贪军功孤军深入,遭北戎军队包围,眼看就要全军覆灭了,是淮安侯沈喻冒死带领三千精兵,突袭北戎,硬是把铁桶般的包围圈撕破了一个口子,把水达救了出来。自此,水达就把沈喻看作自己的亲兄弟,发誓若是沈喻有求,自己必定答应。而那沈喻倒是从来也没求过什么。这沈喻有一子一女,女儿沈艳梅自小便聪明伶俐,沈喻视若掌上明珠,对女儿非常娇惯,便养成了个刁蛮公主的脾气。随着时间流逝,沈艳梅已长到十六岁,水溶也已弱冠。那沈艳梅生得唇红齿白、峨眉凤眼,雍容华贵,常自诩为国色。京城也有几家富家子弟上门提亲,但沈艳梅一个都看不上。有一日水达带水溶拜访淮安侯府,沈艳梅隔着帘子看到眼前的王爷世子真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便迷上了水溶,从此朝思暮想,不思饮食,硬逼着父亲为自己到北静王府提亲。那淮安侯架不住女儿一哭二闹三上吊,只得来找水达。水达虽料想儿子不喜欢沈艳梅这样的刁蛮女子,但想到沈家对自己当年的救命之恩,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自此,两家便订了婚。其后,水溶也曾在两家的聚会上见到了沈艳梅,只见这女子长得虽美,但衣着俗艳、性格刁钻、且一派趾高气扬唯我独尊的态度。因此,不顾两家脸面,当场就对父亲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在宴席上,水溶对淮安侯单膝跪地,诚恳请求道,自己一生只愿择一位真心相爱的女子为妻,艳梅虽好,却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妻子。因此,恕不能娶其为妻,唯请他们另择贤婿。那沈氏被拒之后,回家便寻死觅活地闹了几日。沈喻无法,只得再次厚着脸皮来求水达,水达做不得儿子的主,只能先敷衍着沈喻,说儿子从小命理适宜晚婚,姑且一直拖着没把婚事办了。

面对父亲弥留之际的遗嘱,水溶终于含泪首肯,答应娶沈氏为妻。水达听后,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等孝期已满之后,水溶便应誓将沈艳梅明媒正娶地接进门来,这便是当今的北静王妃。

曾经以为两人之间可以互相磨合并逐步习惯对方,然而事实最终证明,强扭的瓜到底是不甜的。婚姻成为了水溶噩梦的开端,两人的喜好、品性大相径庭。那沈氏虽然也想做出贤淑、乖巧的样子,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不时地她便现出自己乖张、跋扈的本性。苟且的生活真如囚笼一般,从此水溶的人生如咀灰嚼蜡,陷入了茫茫长夜。终于,在一次彻底的爆发之后,沈艳梅成了有名无实的‘北静王妃’,水溶对其敬而远之,每晚只到书房就寝,再不踏进芙蓉苑一步。

水溶的母亲知道了此事,私下里也曾劝过几次,只是水溶一概不听。太妃心里盼望着尽快抱孙子,非常着急,便给水溶找了一些个年轻美貌的丫鬟在旁边伺候。可水溶对这些丫鬟们却也从不心动,只待她们如寻常女仆使唤而已。而沈艳梅,一见这些美貌丫鬟围着水溶便醋意大发,常常故意挑她们的不是。趁水溶在外忙公务不在家时,沈艳梅动不动就找借口殴打这些丫鬟,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便让她们罚跪,一跪就是半天的时间,并且不许她们告诉王爷,如若不然,得到的是更凄惨的下场。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水溶逐渐得知沈艳梅的恶劣行径,从心底里更加厌恶她、避之如鲍鱼之肆。大多数时间待在外面,要么是在宫内和皇上、大臣们议事,要么是自请驻扎在北部边关镇守疆域,总之,很少待在家里。水溶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一个是兵部侍郎卫绾之子卫若兰,一个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两人均风流倜傥,性情疏阔,两家都是北静王府的世交,几人年龄相仿,小时候曾一起读书习武、兴趣相投。有时水溶实在无聊便和朋友们在外喝酒解闷,酒醉之后也难免和他们一起微服去青楼一逛。

这一年在扬州遇到黛玉时,恰好是水溶娶妻三年,忧罹辗转之时。看到黛玉是如此的善良美好、清纯可人,尤其是那莞尔一笑,犹如菡萏出水、芙蓉浥露,俏丽如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水溶不禁想到了自己娶的那个充满醋意的狠毒女人和那些逢场作戏、浓妆艳抹的青楼女子们。心中叹道,天下果真有这样纯良可爱的女子,却是‘月色映江河,独独不照我’… 心之所思,神之所感,目光也不自觉含情脉脉地看着黛玉,像欣赏一朵宛在水中央的荷花,可望而不可及。而那一刻恰是黛玉一抬眼看到他的那个情形。

处理了高衙内,水溶一想到即将与黛玉作别,不禁心中隐隐不舍。又想到高衙内未必走远,若自己一时离去,那高衙内再返回来报复黛玉也未可知,便假意同意随黛玉一同至船上取钱。

一路走着,水溶再次偷偷望向黛玉,只见黛玉上身穿着一件藕荷色纻丝绣花上衣,下身着一条飘逸的淡紫色长裙,腰间系着一缕轻薄深色纱质腰带,裙摆上的两只环翠吊坠随步子轻轻碰撞,环佩叮当,发出悦耳的叮咚声。自己有生以来曾见过许多的美丽女子,有富丽高贵的名门闺秀,却顾盼间透着矫揉造作之气,也有清歌曼妙、舞姿绰约的青楼女子,但骨子里却是一副唯利世俗之心。这女子姿容清丽,身似蒲柳,却刚正率直、不媚不俗。和自己讲完话之后便目不斜视,神色庄重地兀自向前走去,仿佛想营造一股凛然不可侵犯之质,却于无意中恰恰透出一股可爱之气。

忽而,一阵微风拂过,水溶闻到从黛玉身上萦迂飘散出一缕幽香,似乎是茉莉,又似是荷花的清香。这种奇特的香气自己今生还从未闻到过,不禁想到一句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低头朝黛玉身上看去,却发现黛玉腰间挂着一个香囊,上面绣着一枝含苞待放的荷花、几片荷叶和水下的锦鲤,用色和针线都甚为别致。水溶心想,想必这香气定是从那香囊里散发出来的。

黛玉也隐隐察觉身边的男子正在看她,脸儿瞬时红了,眼睛却只敢看着前方的地面。自从见到这位公子,黛玉感到自己的心跳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快过。“这是怎么回事?”,黛玉心中自问道,‘怎么见到这位公子,竟然会产生这样奇怪的感觉?’

彼时的黛玉尚年幼,对男女之情似懂非懂,自己平日里只觉得所有男人身上都自带一股子污浊之气,黛玉将他们统统称为‘臭男人’,平时避让三尺,只有宝玉哥哥与众不同,他身上总是带有一股书香之气,他的举手投足,都自有一种风流飘逸的神采存在,半天不见宝玉,都觉得想得慌,恨不得天天到园子里找他说话。而今日见到此人,竟是第二个让黛玉觉得没有污浊之气的男人,甚至… 甚至比宝哥哥更有一种吸引人的气质…又说不上来这感觉从何而来。

黛玉心里一边嘀咕着,一边又想抬头仔细瞧瞧这人的长相。只是这人身高比自己高出许多,若要看他,则必须得仰头相视,那必然会引起他的注意,那该情何以堪…

黛玉正低头胡思乱想着,不觉已来到自己的船前。定了定心神,对身边的男子说道:“大人请稍等,民女去船上取些银两,稍后就来还您!” 抬起眼睛羞涩地觑了他一眼,正欲转身上船,忽听得男子轻声说道:“姑娘,不必了!我还有要事要办,不便停留。今日在扬州得遇姑娘,实感幸会。只是此次一别,不知是否还能相遇...”

黛玉抬眼看向他,只见一双清澈的眼睛正脉脉注视着自己,刹时间黛玉心中一阵小鹿乱撞,朱唇翕动了一下,竟不知如何作答。

似乎是看出了黛玉的心事,男子收敛了目光,说:“姑娘,世事险恶,以后切记莫要自己行动,万事必须有贴身护卫随从保护。切记!告辞!”说完,男子再次深深地看了黛玉一眼,一转身,飞身上马,和两个侍卫头也不回地飞驰而去。

看着男子远去的背影,黛玉似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忽然想到,此人搭救了自己,回去应该让贾府登门重谢于他,可是却还未问此人尊姓大名、家住何方呢! 刚想张口喊,却连那人的背影也逐渐看不到了。

独立桥头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经年烈酒

陷落春日

池南春水

别那么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梦锁红楼
连载中香奁红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