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水中缓缓地淌过,划出了一条水波像海浪一样到我们面前才停下。再走了没多久后到了一个小山坡。这里的地势比较高,路上也终于没有积水了。
不过和刚刚那个城区比起来,山腰上多是一些老平房,街道的入口竖着一块历史保护区的石碑。和那些高楼大厦的街区比起来,这条老街也稍显热闹一些。
“老李!来吃两个包子吧!小伙子!你也来两个!”
街口一栋平房里支着一个包子摊,最传统的煤炉上架着几个硕大的蒸笼,是只在上世纪的电影里才能见到模样。当然这一路走来也是,除了眼前的灾难,看到的景象也一点都不像是现代的样子。
我接过了包子咬了口,经过发酵的面皮格外松软,一口就咬到了猪肉馅的油汤。对饥肠辘辘的我来说格外香。
“吴嫂,你还不走哦?”
“东西都理好咯,今晚收摊了就走。”吴嫂的口音不像本地人,而是说着西南官话,“我不放心这些娃儿噻。要是走咯他们就不晓得去哪儿吃饭咯,所以想站好最后一班岗。”
她口中的娃儿其实也是些五六十岁的男人,这会儿正是下工的模样,在摊上的板凳上吃着面条喝着啤酒。从几个人的聊天中我听出来,他们多是一些单身流浪汉,沿海的城市不断被水淹,家园被毁随身也没财产,只能哪有吃的去哪儿?南京毕竟也是中心大城市,不久前的洪涝后还有些有钱的自然人打算修茸这边的房子坚持住下来,机器人不许做这种被AI统治者判定为无用功的工作,于是他们便来这里打工。
“在这世道里都活下来咯,我们自有地方可去。”
“诶!吴嫂!说起来你打算去哪儿嘛。你去哪儿,我们跟你一起去。”
“我要去的地方远咯!我要去贵州的老家。”吴嫂回答他们到,“前阵子刮台风叫我们撤,我们不晓得该去哪儿嘛这事就拖下来咯。几天前老家终于来了回音,我一个远方亲戚说老家村里的地契房契还给我们收着,我们正好没得地方去,所以正好就趁着这机会回老家去。”
“有地儿去就好!哪像我们,就算是去了大城市也没饭给我们吃,没地儿给我们睡。”
“说的也是,就是有五六十年没回老家咯,也不晓得那房子还在不在。”
“有这么多年没回去了吗?”
“是噻,那时候山里穷,我是个姑娘的时候就跑出来打工咯,那会儿初中还没毕业。好不容易在这儿买了房,就把老汉老娘都接过来住。老家也没得啥子近戚,刚开始时候老人还吵着要回去看看所以过年回去过几趟儿,等老的都没了我们就在这里扎根咯。哪个会想到世道会变成这个模样,最后还是要回到那个山沟沟里。像我们这样的人都往海上跑,这么发达的城市说没就没咯,我两个娃儿也在战争中走咯,到了这把岁数,啥子都没得剩下。”
“落叶还能归根,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事咯。”
“吴奶奶!”一个声音从街口传来,虽然看起来也是三十多岁的成熟男人了,但我还是第一次在这个城市里看到年轻人。
“薛儿,你哪个还没走类?”
“我正要走。”他走过来说,“共同体同意了人类联盟的撤侨提议,同意今晚派一架飞机载着自然人去圣丽岛。让自愿去那儿的自然人登机,我打算去那儿。我在家里理东西找到了这个,还是二十多年前问小吴借的。我想……你们应该会想要留下做纪念。”
吴嫂接过了他递过来的那本纸质书,纸质书早已不多见的年代那书的封面也已经破败不堪,不过书名《西游记》三个大字倒还完整地印在那上面。
“这书不是丢了咩?”
“我们两个也以为都丢了,没想到这次理东西在柜子后面找出来了。”
“好!好!这是我儿子最喜欢的一本书,那年我孙子和这娃娃一起玩搞丢了这本书,我儿子还生气了好久。”吴嫂故作镇定地向我们介绍到,可她拽着这书的手却是死死的。
“吴奶奶!有小吴的消息吗?”
“上次找了在圣丽的人打听,说他上了前线,他们的船在琉球附近失联咯。多半是随着他爸爸去了噻。”
“那消息不是不准确吗?你先别急,等我到了圣丽岛再帮您打听打听,一有消息我就联系您。”
“好!好!乖娃娃儿。你也先去忙噻,让自然人走的飞机就这一趟,别误了飞机咯。”
孩子和吴嫂道别,我们也和吴嫂说了感谢继续往前走。和那些高楼大厦比起来,这街区的房子虽然破败,但住了不少人,当然居民都是些老人。
“老李!来杀一盘不?我这盘再下两步就要赢了!”没走上几步路,又一个老头叫住了老李,他们两个正在屋檐下下着中国象棋。
“你又小看我伐?看你哪能赢我!将军!”那个老头将车飞到了三线,这时咽喉线上正好有炮,但他也只能将帅往后退。
“老李啊,海啸明天就要来了,你真的也不走吗?”
“都这把岁数了,还能去哪儿?”
“也是,我们这岁数兜里也拿不出几个铜钿去哪里建个新家了。唉!我们这代人啊,长在经济危机的时代,好不容易成家立业了又被AI抢去了饭碗,一辈子都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就算去了新的地方又能怎么样?”
“唉!这仗也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这潮水也不知道要涨到多高。”
“这仗打完了又怎么样?还不是换个人做皇帝,我们老百姓几千年来不是一个样?过两天又来了新的有钱人要当皇帝,就又举着什么民主什么自由的旗子开始打仗。我们这些没用的人就算活下来了也是过一样的日子。”
“哈哈!不聊了!老太婆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
说着,老李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往家里走。这条老街最上面的那栋平房便是他的家,和其他平房比起来这宅子最大,像是古时候的官宦人家才有的宅子,只不过也显得更破旧,一旁附属的屋子已经被不久前的台风掀去了屋顶。
“老太婆!饭煮好了没?!”
“早就煮好了!整天就只知道出去晃悠,回来就知道张口要饭。”
“我今天带了个朋友来吃饭,你再加个菜。”
“哎呦哎呦!喂了一张嘴不够,现在还要带张嘴回来。”
我跟着老李进了他的家,和其他地方相比,这间在正当中的厅房维护得好多了。整洁的平房里比外面凉爽上不少,只是现在已经断了电,所以难免有些昏暗。
厅堂中央立着的小餐桌上已经放满了菜,虽然末日眼看着就要来临,但四菜一汤荤素齐全。既不说上豪华也说不上简陋,普通人家的伙食来说已算上档次。
只是端汤出来的老奶奶模样实在太过诡异,她的皮肤惨白,整个额头都是瘪的,随之长在脑袋上的银发也只有稀稀拉拉几根,垂在变形的额头上。因为她的上半边脸变形,所以眼球也异常突出,见到我后为了观察我而转动了眼球,不转倒还好,一转就掉落在了桌上。
那眼球就像乒乓球一样在桌上弹了两下,最后落入了她刚刚放到桌上的那碗汤里。她从汤里舀出了眼球来甩了甩,撑开眼皮来打算又装上去。
“哎呦!你个死老太婆!吃饭了搞这出你恶不恶心?”
“还不是你不给我去修修?你以为我顶着这破脑袋服侍你有多快活?”
说着,她回房间去找螺丝刀了。
“你别见外,这汤不吃就是。老太婆的脾气就是这样,我特意让人给她输入的这种性格。”
“她是机器人?”
“嗯,我真正的老太婆三年前终于走了,走之前也经历了好一番折腾,在医院里住了十多年,要不是上海没有沉没,她恐怕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他掏出烟来抽了口说,“从上海撤退到苏州,苏州也淹水后搬到了这我奶奶的老房子里,折腾了一番后也没剩什么钱。我只能找人从黑市上买来了这个仿生机器人陪我,因为用的都是其他机器人身上拆下来的二手零件,所以不仅模样怪异还经常掉这个掉那个的。”
“你们是从上海过来的吗?”
“嗯,小时候爸爸工作调去上海,就带着我们全家搬去了上海,还是这世纪初的时候。不过逢年过节都会来这儿看奶奶,每次回来爸爸都要带我去江边的公园玩,看看长江。所以现在我现在回来了每天都要去江边转转。”
“接下来你们打算去哪里?”
“不打算走了。”
“不走了?海啸可马上就要来了。”
“都这把年纪了,不折腾了。”
“你们就不怕死吗?”
“就算再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都这把年纪了,该看的都看了,该玩的都玩了。相比还没做的那些事,已经做了的让人后悔的事更让人觉得可怕。死?也许海浪把人打到海底,透不过气来的时候会害怕吧,但现在我还没有概念,相反有点开心。”
“开心?”
“终于要解脱了的那种开心,我现在才明白老太婆躺在病床上为什么要求着我让她出院了。活了这么久,身上背负了这么多,肩膀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在肩上加些什么,我们也会一样透不过气来的。”他笑了笑说,“你还年轻,一定还想活下去吧?你和我们不一样,还能做很多事,创造很多东西。”
我?“我也……不知道…… ”
“既然想活下去,为什么要把世界搞成这副模样?”奶奶走了出来,这时她已经装好了眼球。不过好像装备不那么匹配而硬要将它留在脸上的样子,她用一根红色的棉线穿过眼球绑在那个位置,但线毕竟不如金属支架,那眼球无力地向下垂着。
“搞成这样?”
“你和我们不一样,以你这样的身份可以活得很舒服吧?!但为什么要发起这场战争?为什么折腾这些事?!我们的命不如你的值钱所以就可以这样糟蹋吗?到此为止吧!到此为止吧!!让这场灾难到此为止吧!”
她的另一只眼睛也瞪了出来,直愣愣地盯着我看。没有血色的脸颊半张脸露出愤怒的神色,又因为机械的失灵让另半张脸毫无表情,但这却让那种愤怒更显诡异。
【警报!警报!海啸已到达我市!请所有未来得及撤离的民众尽量前往高处!请所有市内民众立即前往高处!】
一直重复的警报声发生了变化,已经像是背景音的广播这会儿也重新进入了我的耳中。李爷爷已经没在餐桌上了,我赶到院子里去找他,然后看向他眼睛所指的方向。
海浪如同一堵冲天的水墙,用极快的速度向我们逼近。刚刚那个废弃的城镇很快就被吞没在它的身后。几乎还来不及反应的速度,它已经来到我们面前,对我们张开了大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