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叶听罢,心下不由得有些唏嘘,半晌才喃喃道。
“我以为江湖中人都是行事洒脱、不问这些俗事的,原来过得也这般惨淡。”
“弱肉强食罢了,有人的地方哪里不是这般?虽说这江湖曾经也不是如此的……”
唐慎言的声音絮絮叨叨传来,秦九叶再抬头望向那石舫,顿时觉得那些儒雅得体的老爷、穿着华贵的妇人变了模样,他们以睥睨的姿态望向湖面的眼神是那样可怕,虽然个个如沐春风般笑着,却令人有种说不出的寒意。
唐慎言抬手再续一杯热茶,吹着那茶沫子,嘴上也没停下。
“总之这大会必得正式亮个相才好,若是偷偷摸摸地溜进来,难免让人揣测,是不是门中遭难、掌门暴毙。而真的遭了难、死了掌门的,更是不能灰溜溜地进场了,除非日后不想在这江湖中混了,否则定是要下血本撑起这场面的。”
唐慎言话音未落,便见湖面正中驶来一艘格外大的楼船,秦九叶定睛一瞧,那迎风立在楼阁之上的人不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元漱清义子元岐吗?
早起撑船赶路、顶着大太阳蹲守的疲惫一扫而空,秦九叶来了精神,顾不得那舢板摇晃、当下站起身来。
“谁说等不来我们要找的人?这不是说来就来了嘛。”
她话音未落,斜里又驶出另一艘大船,不甘示弱地撵了上来。
两艘船并驾齐驱、互不相让,破开的浪拍在彼此的船身上,发出巨大的水声,两艘船都剧烈摇晃起来。
下一刻,后来居上的大船船舱中走出一人,运气抬脚、随后重重踏在甲板之上,只见那船瞬间犹如下了碇石一般稳了下来,连带着甲板上的水珠都被这股气力震得飞溅而出。
所有人都看出,这一早开始的“好戏”此刻唱到了关键处,石舫上一阵骚动,无数个脑袋从阑干上探了出来,不想落下这最精彩的一幕。
秦九叶瞧出了不对劲,当下便追问道。
“那甲板上的人是谁?”
唐慎言顿了顿,半晌才开口道。
“秋山派第一高手王逍。”
秦九叶瞬间便有些明白了眼前这局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不管怎么说,元漱清当日是在去秋山派的路上遇险的,且一直有传闻说是那王逍心生贪念,在清平道便将人劫杀了,秋山派因此频频遭人讨伐,处境显然也没比方外观好到哪去。
两方此次前来,必是带着怨气,看样子是要借这赏剑大会分出个黑白对错来。只是不知整件事是否还有看不见的第三方,而这两方之中又是否有人贼喊捉贼、反咬一口。
秦九叶想罢,不由得叹道。
“秋山派如今势头正猛,其他门派亦是虎视眈眈,这元岐难道不怕羊入虎口、有来无回?”
唐慎言抬手拿起茶壶想要再斟一杯,才发现壶中茶水已经斟尽,一滴不剩了。他慢慢放下那茶壶,犹豫了片刻才继续说道。
“早前便有传闻,说是天下第一庄庄主狄墨今年会亲自前来。那元岐许是觉得有人撑腰,便想趁此机会为方外观上下讨回公道吧。毕竟狄墨已不现身江湖多年,此番机会确实难得。”
背靠“大树”还不够,关键时刻还需得请这“大树”亲自出山、伸展枝叶,这江湖中人讨个公道看来也不比去那樊大人府衙前鸣鼓来得容易。
不过江湖局势纷杂,当真能有人凭一己之力统领江湖各方势力吗?那狄墨究竟有几分虚、几分实?先前那心俞的事又是不是同他有关……
秦九叶心中疑惑,话已快一步问出口。
“李樵,这天下第一庄的庄主狄墨你可有听说过?”
许久无人回应,秦九叶一转头才发现,舢板上不知何时只剩下她与唐慎言两人,船尾那块破烂掉的木板已经换上平整的新板子,而那方才一直沉默干活的少年早已不见踪影。
江湖中人所谓的讨回公道,无非是你杀我满门,我便要屠你全家,这方外观真要是借上了这赏剑大会的东风,只怕要掘地三尺、揪出凶手、再将其大卸八块……
可他跑什么呢?那在清平道大开杀戒之人不是宝蜃楼里的那神秘公子吗?难道说他是怕对方彻查之后将他牵扯出来,亦或者只是不想再见到方外观的人?毕竟他说元漱清是他仇人,那仇人的义子应当也算得上半个仇人。
仇人相见,总是不怎么愉快的,就是不知道这笔账要怎么算了……
秦九叶想得一时有些出神,冷不丁脚下舢板突然晃悠起来,却是唐慎言站起身来。
“从大早上蹲到现在,连李小哥都不想陪你在这耗着了,我也得回去了。还有好些消息没来得及整理呢。”
唐慎言边说边收拾起自己那一套茶具,准备上岸离开。
秦九叶听罢,莫名有些不快,开口为自己找补道。
“我先前交待他进城办点事,他怕耽搁了,干完手上活计便走了。”
唐慎言一副“懒得拆穿你”的神情,只拍拍满是草屑的屁股,向岸边临时搭起的木头栈道迈去。
耳边不断传来那石舫中热闹的人声,秦九叶莫名有些失落,不禁开口询问道。
“可是这边才刚开始,你当真不多待一会了?”
唐慎言摇摇头,拎起自己的小背囊挎在肩上。
“蹲不起了啊。这几年上了岁数,在这湖边吹风久些,头风便要犯了。”
秦九叶有些不信,半开玩笑地挖苦道。
“既是如此,干嘛还非要跟来折腾这一遭?莫不是本想多说几句、敲我几锭银子,自觉希望不大便先行撤退了吧?”
唐慎言扭头看了她一眼,倒是少见地没有非要还上几句嘴,只咧嘴笑了笑。
“赏剑大会虽每年都有,可下一回轮到九皋便不知何年何月了。我这把老骨头,算是看一眼少一眼咯。”
秦九叶没说话,却见唐慎言离去的身影确实已有些佝偻。从前见他在听风堂里健步如飞还不觉得,如今她才想起,原来不知不觉间,他收了她那“缺斤短两”的银子,最多只骂上几句、再不能追出堂来。
秦九叶收回目光,心中莫名有些不是滋味。
或许再过几年,老唐就连九皋城附近的消息也跑不动了,到时候那些江湖客们便会换个地方听消息,听风堂这个名字也将从江湖中彻底淡去,就像这江湖潮水一般来去不留痕迹。
伤感好似随着夏天到来而涨起的河水,想退也退不下去。秦九叶又看了一会湖中央的热闹,却觉得没了李樵在旁敲打木板的声音和老唐聒噪的讲解,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她索性低头继续收拾起那捆芦苇来,将先前清理好的苇根包进一早准备好的毛边纸中。
她随手拿过一张纸正要动作,抬眼却发现那张纸缺了一角,随即想起今早的情形。
早起的时候,她确实曾交待李樵一会进城去帮她买些东西。虽然她知道对方做事向来靠谱,但还是从包药的毛边纸中撕下一个角,用炭笔在上面列好清单递给对方。
当初她带他去那宝蜃楼的时候,他便莫名消失了一阵子,事后她没有追究此事,不代表她对此毫无察觉。眼下半个江湖的人都汇集在了九皋,他心中或许另有想要做的事倒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方才他才会走得那样匆忙……
秦九叶想着想着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从何时开始,她竟会主动为他找起理由来?先前明明是他要求做满这三个月的工,眼下说都不说一声便拍拍屁股走人,还有没有将她这个掌柜放在眼里?
秦九叶越想越气愤。不远处的湖面上,威风凛凛的众掌门在湖面上扬帆而过,更衬得她这个半吊子掌柜昏聩无能。
罢了。反正他们约好傍晚在附近的芦苇荡子里碰面,他若连这个都忘了,便休怪她不念旧情,定要狠狠扣他的工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0章 百舸争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