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病得不轻

秦九叶的嘴巴却抿得紧紧的。

旁的她是不知,她只知道那逛宝蜃楼的生意人里没有傻子,若一切真如狄墨所言那般凶险,擎羊集的商贩们压根不会踏进那宝蜃楼半步。

或许今日这台“大戏”的重中之重是要寻得一个靶子。一个供那方外观发泄怒火、同时彰显天下第一庄公正威严、又可不动声色为狄墨打压异己的靶子。

而将清平道惨案的种种归结于此,无疑是步一箭三雕的好棋。

但秦九叶觉得,除此之外,此举还会带来另一个隐秘的结果。那便是一旦坐实川流院的罪名,清平道血案便一锤定音,之后的重点将落在讨伐川流院这件事上,再无人能再起名头去追究那消失的元漱清铜箱以及箱子里的东西。

如果当真如此,天下第一庄应当并不想要江湖中人探究那秘方的秘密,可她先前在那秋山派的船上时,那王逍只言片语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然是说有人早已将那秘方的风声放出、并直指这次开锋大典。

狄墨此举究竟有无这些意图,秦九叶无法肯定,但她不得不将这层怀疑叠加在对方身上,只因她对此人有种近乎本能的警惕,就像从前进山遇蛇时的感觉。

“如此说来,在下确实曾为追寻义父遗物而入那宝蜃楼中。如若一切真如庄主所言,那我义父和同门岂非很有可能也是为那川流院暗中所害、死得不明不白?”

元岐的声音适时响起,夹杂着些许惊疑不定,情绪拿捏得刚刚好。

“王某有一事不明,还请庄主解惑。”王逍并不看那元岐,只沉声说着自己的看法,“事发之后,王某为洗脱嫌疑,曾集结门中弟子同溟山、凌霄两派人马一同前往清平道探查,发现那一地尸骸皆毙命于刀法卓绝之人,且依稀有迹可循,能辨出青刀刀法奥义,不知那操纵宝蜃楼的川流院可有这等本领?”

对方这话一出口,四周皆是一片哗然。

今夜青芜刀将会现身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事实,可如今那李青刀本人也要卷土重来,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事。

除此之外,王逍的态度也很是耐人寻味。那苦主元岐都将脏水泼到别处了,这王逍怎么突然开始认起死理了?是生怕秋山派轻易洗清了这一身嫌疑吗?还是说秋山派也看出了什么、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不想就这么遂了那狄墨的意愿?

而专心看戏的秦九叶心下亦是有些诧异。

清平道血案同青刀有关的说法她并非第一次听说。先前在听风堂的时候,唐慎言也曾无意中提起,只是彼时她压根不知晓李樵的真实身份,所以根本没有往别处去想,此刻听那王逍亲口说出,心下难免打起鼓来。

那少年同青刀究竟是否便是同一人?但按照青刀退隐江湖的时间推断,李樵的年纪似乎有些对不上……

“此事倒也不难裁断。我信王首座所言,也信元观主所言,更信我山庄中人查到的罪证。若我们三方所言皆属实,那便只有一种可能。”

狄墨的声音再次响起,似乎将要给出一个所有人都期盼已久的答案。

“听闻那川流院中聚集的乃是亡国居巢之后,可谓一群挟怨带恨、野心勃勃之人,至于其中是否有用刀的高手,我亦无法确认。只不过……”狄墨沉吟一番,似乎是在权衡自己接下来所说,片刻后才有些叹息地说道,“……那川流院之主我却是有些了解的,那人或许正是从我庄中叛逃的前影使孙琰。”

石窟中瞬间安静下来,那狄墨有意让这安静蔓延片刻,才继续开口说道。

“此人当年能以影使身份出入庄中典藏武功秘籍的东祝阁,只要机缘到了,参悟青刀刀法也并非不可能。然他心术不正,终因修习庄中禁法而至走火入魔、犯下滔天罪案,山庄为将此人伏法亦损失惨重,奈何最终也未曾寻得其尸骸,到底还是未能除恶务尽。此事因山庄而起,又因我一念之差埋下祸患,我难辞其咎。今日多亏断玉君等人的一席话令我醍醐灌顶,然悔之晚矣,还请诸君务必对我施以惩戒,以示公允。”

对方三言两语便将自己真诚托付遭人背叛、忍痛割席大义灭亲的形象赫然雕凿而出,而邱陵明明没有就那清平道一案发表过半个字的看法,却再三被那狄墨拉出来说事,这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果然此话一出,无数暧昧不明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邱陵身上。

襄梁重文轻武,青重山书院之所以地位崇高,便是因为一心只修圣贤之书、不闻整军经武之事。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至今统共只出过两名文武双修、且都修出了名堂的学生。其一自然便是眼下正被架在风口浪尖上的断玉君,而另一人却再少有人提起,正是方才狄墨口中提及的那位孙琰。

只是彼时少有人能够得知,孙琰实则便是天下第一庄中那位手腕了得、行事狠辣的影使,只当对方心术不正、玩弄权术,才会落得被朝廷与江湖两道合力剿灭的下场。

琰,美玉也。

美玉在前,断玉在后,先前无人一同提起尚觉得没有什么,只觉得“断玉”二字取自“昆刀切玉”,既给足了昆墟面子,又符合那邱家长子的行事作风,再合适不过。可如今这一联想便有些意味深长了。那书院在为邱陵赐名时到底有没有怀了几分斩断前尘、另植良木的意思,便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晓了。

众人思绪万分,但石窟中只短暂安静了片刻,很快便有“仗义执言”者言辞激愤地开口道。

“庄主怎可因那贼人所作所为而将罪责全部归咎于自己?川流院包藏祸心已久,又惯常游走在江湖边缘地带,若想暗中作祟或与山庄作对,也是防不胜防。庄主没有因避嫌瞒下此事,而是选择将真相公之于众,才是大义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太子每天想上位

小船三年又三年

干涸地

只有风知道

佛罗伦萨交响曲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
秘方
连载中八条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