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自讨书

元瞻这一句话一下就把玄英斋小半数学子的希望系在了梁映手下。

不过,怎么偏偏是梁映呢?

玄英斋的其他学子就算先前没有真的习过琴艺,诗词歌赋好歹还是涉及了一些,触类旁通,曲调音律也不算完全陌生。

可到了梁映这儿,无疑是平地起高楼。

斋长本事再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一个从未接触过音律的人,在最后这一刻钟内完整弹出曲目……教得人就算是元稹自己,恐怕也不敢说能成吧……

“学生愿意一试。”

众人疑虑至极,林清樾已然应了。

见林清樾稳重的脚步向自己走来,梁映攥了攥手指,不愿领教这番好意。

“何必要应,平白让他们抱着不该有的希望。”

梁映压轻嗓音的耳语递到林清樾耳边,少年语气不佳,但和最早的冷漠不同,林清樾替他矫正着手型,唇角却浅浅弯起。

她的太子龋龋独行太久,还不习惯背负他人期望。

但怎么行呢。

身为太子,日后需要背负的何止这几个学子的期望,燕国百官,天下苍生都要指着他的一言一行呢。

“映兄觉得他们有的选么?”

梁映一怔,抬眼看向面色依旧光风霁月的林樾。

这副温柔的皮囊下,他竟是嗅到了一点同根同源的冷淡。

没有情理之中,可却让梁映找到一丝熟悉感,被陌生的文雅弄乱的心神重新回归他的掌控。

说话间,林樾又靠近了一些,坐在梁映身前稍侧一点的位置,帮他复习手位,两人靠得很近,几乎耳语的气息,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弹不好是因为心不静,映兄不妨跳脱这一堂课,想想自己为何要在书院。”

不知林樾是有意还是无意。

但这直剖隐秘的话语,随靠近的胸腔震动直直从他心口划过。

他确实心不静。

容貌的显露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又碰上弹琴这种闲情雅致,从未出现在他生活里的奢侈之物。他弹着弹着,总是会出神,一个从前自己回飘到上空,审视着现在光鲜亮丽的他,责问他这到底在做什么。

来到书院,他应该要适应。

可他……极其厌恶自己的适应。

越背离从前,越像是对曾经祖孙二人平凡生活的背叛。

所以他是……刻意不想弹好。

这丝心念,就算是梁映自己也要细想才厘清,可林樾却一语中的……梁映眼底渐渐漫上暗色,那是生存本能的警戒,往往是要他彻底解决了危险源头才能消下的不安。

可这股越发浓烈的戾气却没能影响林樾,见梁映不答,他自顾自道。

“我来长衡,是想借书院为我未来铺路。你呢?总归不该是为了被规训而来吧?”

戾气一顿。

是借用,而不是被规训……?

梁映怔怔盯着林樾乌黑的发顶,猝不及防,发顶在下一瞬抬起,他找不到出处的茫然掉进温润少年广袤无边的眼底。

“再试一次。”

“记得,是你在弹琴,别被琴音追着跑。”

不知不觉,元稹给的时间到了。

林樾身姿退远,留给少年展现的空间。恰好一缕清风徐来,吹散开入学这几日来的阴云,薄阳的晖光轻轻投在梁映的手背。

盯着那抹光,少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众目睽睽下,梁映再勾起琴弦,粗糙的指尖竟灵动了两分,好像什么无形枷锁被斩断。虽然曲子起承转合的衔接上仍显青涩,但确实没有一处失误。

随着最后一次弹拨,琴音渐渐收拢在山林之中。

远处,下学的钟声适时地响起。

元瞻第一次在课上笑了,虽然幅度很小。

“你们斋下学吧,但下次可没那么好运气了。”

这是……一笔勾销了?!

玄英斋几个被记了一笔的学子眨巴眨巴着眼睛,顿了好一会儿,才确定了这个喜讯,几人不约而同一起奔向梁映的位置。不顾他的意愿生生把他围在中间,抱了起来。

“梁兄,太够意思了,以后有兄弟一口肉吃就有你一口肉汤喝!”

“我就知道梁兄只是藏拙,就跟这容貌一样,璞玉未琢啊!”

“梁兄晚膳想吃什么啊,兄弟我给你拿,您就坐等着吧。”

梁映头次被这样纯粹的喜悦之情包围,面上痛苦,试图找出一个缝隙钻出去,可盛情难却,人被拥着稍不注意就已经往膳堂方向走了。

他无意中回头,恰对上远处林樾含笑望来的双眼。

最该居功的人,却全然替他庆贺着成功。

*

另一厢,朱明斋的考校也用了林清樾先前的法子,二十个人同时演奏。

一曲结束,元瞻点出三人,对着赶来的学录说道

“这三个弹错了,学册记上吧。”

“等等,元教谕,也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朱明斋的学子比起玄英斋更难忍受学册上有一笔污点,连声恳求。

可元瞻下课的步伐半分没有减慢。

“你们三人以为躲在众人琴声中便能浑水摸鱼了?琴亦是有灵的,你们这般对待的态度,最是可耻,还不如一无所知。”

说完元瞻的身影也消失在竹林深处。

朱明斋学录皱着眉看向正在三人之列的冯晏,“怎么回事?连玄英斋也不如?他们一笔没记,反倒是你们连记三笔,还想不想升到青阳斋了?”

冯晏捏着扇柄的指节微微发白。

“这如何能消去?”

“我是没法了,不能越权教谕。你的话,倒是可以试试找掌事教谕或者郝学正,他们那儿都有学册被记的重点学子名单呢。”

学录状似无意地地点,心底却对着冯晏那愤恨的神情不由地轻笑。

堂堂通判之子总能比他这个学录多做点实事,最好能牵连整个玄英斋,给他那因梁映牵连的罚跪之仇出一口恶气。

-

膳堂的晚膳,玄英斋学子用得格外欢欣。

尤其林清樾和梁映,两人饭碗里的菜肴几乎都摞成了两座小山。

还是梁映经验多些,带着林樾找了个空档金蝉脱壳,回了舍房。

烛灯一一亮起,林清樾满足地带着自己塞得满满的胃坐下来,在书案前正大光明地掀开了今日还未曾有空拿起过的话本,《史剑仙成仙记》。

梁映扯了扯嘴角也没闲着。

坐到林清樾对面书案,映着烛光拿起墨条粗粗研了墨,提笔写下不规整的三个字。

——自讨书。

但在这三个字之后,很久都没有后续。

林清樾往上瞥了一眼,见梁映神情烦闷,没忍住笑意。

“可需要帮忙?”

梁映挑眉,“堂堂世家公子还会写自讨书?”

世家公子林樾自是不会。

可林清樾在暗部时,因着一身反骨,写得可谓是信手拈来。

“没写过。”林清樾面不改色说着谎,“但是想来多是一些自谦自贬的句式,应不难写。”

梁映狐疑地看着烛下公子。

片刻后,一份由林清樾口述,梁映誊写的自讨书新鲜出炉。

梁映看着上面华丽的词句,不免蹙眉。

“一看就知晓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林清樾转头粗看了一眼那歪七扭八的字迹,非常确定。

“一看就只能是你写出来的。”

梁映:……

林清樾看了看天色,“好了,快要过了学录定好的时间了,你快去交了吧。”

学录和教谕们的住处和学子们正相反,在书院另一侧的松鹤居。

正是晚膳时刻,松鹤居里不见多少人。

梁映没有找到玄英斋的学录,只看到厅堂里处,青阳斋的掌事教谕李之望坐在书案后俯首,似在研习经典。

“李教谕,这是我的自讨书,放在此处了。麻烦您待我斋学录或者邵教谕回来后,转达一声。”

李教谕没回话,但梁映见他点了点头,应该也是知晓之意,没有多打扰。

低头拜过后,梁映转身离开了松鹤居。

须臾,又一抹烟青色学服踏进松鹤居。

冯晏直奔朱明斋掌事教谕舍房,可敲了半响也无人应答。他并未甘心,索性在松鹤居里随便逛了起来,等人回来。

这一逛倒叫他发现了件有趣的东西。

冯晏拾起压在茶壶底下的信封,指头在墨迹上微微蹭了蹭,新写不久的梁映二字稍稍花了些许。

梁映。

冯晏记得他,是不入流的玄英斋中的最后一等。谁能想到那蓬头垢面下,还藏着了那么一张风流面孔。便也就是他,在刚刚的乐课上,和林樾一唱一和,助长了玄英斋的威风。

不过到底是败絮其中,这才开学几日便写上自讨书了……

“咳咳,谁在哪儿呢?”

冯晏被冷不丁响起的问询吓了一跳,匆忙把手上的信纸藏到身后。

“李教谕,我是朱明斋斋长,在等我斋教谕回来,有事相商。”

李之望打了个哈欠。

“噢,那你等着吧,这座椅睡得我骨头疼,我得回房了。”

冯晏望着李之望迟缓从书案前走出来的身影,忽然问道。

“松鹤居这会儿,除了李教谕谁都不在吗?”

李之望困顿得不行。

“都去用膳了,谁晚膳的时候来找人啊。”

冯晏唇角提起,手心的信纸转了转掖进宽大的袖中,冯晏俯身拜送。

“教谕慢走。”

-

林清樾翻完《史剑仙成仙记》最新卷的最后一页。

屋门口传来响动。

“回来了?”

梁映甫一推开门,便有人声迎他。

而屋内烛光在夜色浸冷的地板上散下一道暖色。这道暖色缓缓铺开,他略一抬步,便将他整个人都纳入其中。

“嗯。”梁映转身拉着上门。

“咦,你怎么采了云苔?”林清樾一眼就瞧见了梁映手里几朵嫩黄色小花。

这个时节,云苔正盛,山野随处可见,浓烈地开放过后便会结成菜籽,取籽成油。对于文人骚客而言,云苔不沾一点梨花雪白清冷,梅花傲骨不屈,它素净平凡,甚少会得到诗篇赞颂。

可林清樾喜欢。

因为菜油炒菜,特别香。

“噢,路上看见随便折的。”梁映轻咳了一声,平淡地走到屋内窗台边,把几支云苔插进空了两天的瓷瓶内。

嫩黄色的花朵被暖光笼着,比夜色中更显生动。

望着它,少年昳丽却阴郁的眉眼也沾染几分柔和。

林清樾侧首,看看花又看看人。

“不错,赏心悦目。”

梁映敏锐地察觉到言下之意,刚要张口说些什么,舍房的门被敲响。

林清樾起身开门,见是学录,只是表情不太明朗。

“梁映在吗?”

林清樾点点头偏过身,把梁映的身影露出来。

“你怎么回事?自讨书为何还不上交?”

云苔:油菜花。漫山遍野,生命力的具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章:自讨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明月在窗
连载中陆弥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