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蔼双手一张,嘴一噘:“走不动了,你背我。”
仇厉无法子,只能矮下身背上他走。没想到夏侯蔼恩将仇报,隔着衣物一口叼住他肩上一块肉就不松口了。
仇厉啧了一声:“撒口,别逼我抽你。”
夏侯蔼狠狠地咬了一下才松了口,瓮声瓮气地道:“不能在佛……那些僧人和尚面前说什么折寿损命的话,万一被上面那些听见了,当真了怎么办。”
仇厉不以为意的说道:“咋了,怕我死了没人给你使唤了啊?”
夏侯蔼像是恼羞成怒又想咬他,被仇厉用手掌卡住了下颌:“你再咬人,我就把你扔地上了啊。”
夏侯蔼一本正经地说:“那我去跪经的时候你也去,你去求佛祖,就说你胡说八道呢,都是不作数的。”
“那你还不如少气我一点儿,我还活得长些,还能为你做牛做马得久些。”
夏侯蔼不吭声了,第二日主动焚香沐浴后去了寺庙。
庄肃宝刹,壁彩连绵,释迦摩尼的鎏金铜佛像结跏趺坐,明净琉璃,宝相安详,八大菩萨及四大护法神,在酥油长明灯的映衬下,庄严而神秘,然而这些夏侯蔼统统都看不见,他只觉得这寺庙中的佛香还挺沁人心脾,跪在蒲团上念了一个早晨的佛说净业障经,早已口干舌燥。老方丈来看他,他一把攀上人的袈裟,气若游丝地问道:“老和尚,就没有快一些的消除业障的法子了?”
老方丈垂着眼,声音听不出悲喜:“你可愿受洗髓伐业之刑?”
夏侯蔼以为又是念什么经书,傻乎乎地答应了,结果就被打了九十九下齐眉棍,他哪里受过这些,没几下就打得他哭爹喊娘,眼泪都出来了,趴在地上半晌没动。老和尚还说了,这洗髓伐业之刑不止是单纯地挨棍杖,得在挨揍的期间诚心发露忏悔,将所犯罪业毫无覆盖掩藏,公开诚心地表露,呈现在三宝面前,才能达到消除业障,内观自在,十方圆明。
夏侯蔼记着老和尚的话,深恐白挨了这一顿,就开始大声嚷嚷起自己的罪孽,那些玩弄权术,以私乱法,屠戮忠臣说起来是滔滔不绝,罄竹难书。闻者更是忿忿不平,义愤填膺,于是老方丈又多罚了他六十棍杖,杖毕之时,他还趴在地上念叨着,不该强迫仇厉站在他和妃子翻云覆雨的殿外听活春宫……其实他也没跟那些女人怎么样,他根本对女人没反应,往往就是让妃嫔自个儿嚎一宿故意气仇厉来着……又说不该与仇厉行这般那般……
纵使老方丈是一介高僧,也听不得他这般的浪言秽语,罚他在佛前跪到暮鼓响起,便拂袖离去。
仇厉来接他之时,就见这人披头散发地歪在蒲团上,脸上有汗水和尘泥交错的斑驳,眼神呆滞口中还念念有词,仇厉走近了才听清楚,他念叨的是:“神啊,佛啊,我这顿板子可不能白挨嗷,仇厉说的那句折损他寿命的话不作数的,一切罪责皆报于我身,说好了嗷,不能耍赖的嗷。”
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落木萧萧下,合眼见神佛。
仇厉将人稳稳地背上,沿着山间的蹊径往家的方向慢慢走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障,夏侯蔼的罪业未必真的能消,但他一个肆意妄为了半辈子的人,居然有一天会为了他去求神拜佛,还平白挨了一顿,仇厉此时的心中已是沸反盈天,夏侯蔼薄性张狂的表面下也许亦与他心意相连。
这厢夏侯蔼琢磨出了点后味儿来,怕是被那老和尚耍了!佛家哪有对信徒动用私刑的道理?这秃驴分明就是纯粹想要揍他一顿,但他没有证据,也不敢造次怕功亏一篑。只能将这口气嚼碎了往肚里吞,却堵在胸口不上不下的,他不舒坦自然也不能让旁人舒坦。
他用脚踢了踢仇厉:“嗳,你说若是人犯了罪就去佛前忏悔发露便能揭过,那还要国家法度作甚?那这世间的公序良俗,律法昭彰尽数归于佛法就好啦,这踏马的怕不是这个教派为了招揽教徒引人皈依而编出来的瞎话。”
仇厉反手朝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你胡说什么?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修道和回心皆是灭罪,只要回心向善,一切都为时不晚。”
夏侯蔼用他灰蒙蒙的眸子翻了个白眼:“你怎么去了趟寺庙就满口佛语了,今儿老和尚诵经你也在?”
仇厉不吭声,他岂止是在,他还代他挨了两百零一则棍杖,本来是要打夏侯蔼三百棍的,仇厉怕他扛不住,自愿替他挨了余数。
夏侯蔼恨恨道:“最可气的是,这都还没完,老和尚还让我七日去一次,说是换一个契机。八成又框我呢?”,主要是他心有戚戚焉,怕又被骗着挨了揍。
回到家,仇厉一面帮他推药油揉伤,一面叮嘱他要按时去跪经,夏侯蔼身子还痛着,将脸往被褥里一扣,闷声道:“知道啦,但他们不能再找借口揍我了,他们若再揍我,你就帮我打他们。”
经由小池的提醒,夏侯蔼才惊觉这七日复七日,七日何其多,又到日子去庙里了,和尚们虽然没再揍他,但每次让他念的经书可多了,念完的回向偈都归于那些被他所杀和为他所害之人的身上,他不服气极了,自己辛辛苦苦地跪的经,无上功德理应归于己身,再不济也要归在仇厉和小池的身上,至于那些人,他不杀他们,他们也会杀他啊,凭什么享有他的功德。
依旧跪至夕阳西下之时,小池来到佛前牵着他的手带着他出了宝殿,老方丈见了他们,道:“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夏侯蔼还以为他在考自己佛经,这句话出自于妙色王求法偈这部佛经,他今日才诵读过。这几句话是让人舍弃七情六欲从而达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他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一直在回避自己对仇厉逐渐的动心和滋生的欢喜,只因情爱于他,如水中捞月,火上弄冰。佛经里亦有,此诸痴猕猴,为彼愚导师,悉堕于井中,求月而溺死,此类的典故,明知皆为虚妄,却偏要追求那些镜花水月之事,所以他不断的推开心中所爱,践踏他,伤害他,羞辱他,逃避他,只为试探二字。
在察觉到仇厉对他的情感之后,他虽然心生雀跃难耐,却又不敢轻信,需要笃定对方对他的爱,是坚贞不移的爱,永不厌弃的爱,在这之前他不敢显露一丝一毫的真心。他生在帝王家,真心是最愚不可及又是顶顶弥足珍贵之物。他自私又狭隘地窥探着爱人之心,又掩藏着自己的真意。夏侯蔼抬起坦荡如砥的眸子,道:“心若离爱者,无忧亦无恐,心若存爱者,何惧忧与恐。”
老方丈欣然一笑:“阿弥陀佛,还望施主好好珍惜眼前人。”
夏侯蔼心道,还用你个秃驴说。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烧手我就倒着走呗!
他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拄着盲杖敲敲点点地出了寺门,过了会儿小池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似乎放下了什么重物,夏侯蔼问你干啥呼哧带喘的?
小池匀了口气才说:“大爹爹又让我去寺庙里布施了,老方丈回了我一筐供果。”,那装供果的箩筐都有他半人高了,还装得满满一大筐,小池不禁哀怨地想着,这老秃驴是不是为难小孩儿呢?
夏侯蔼哦了一声,又问:“那你歇好了没?”
小池手拄着膝盖仰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爹爹,期盼之色溢于言表,无奈碍于他爹是个瞎的,只好言辞恳切地说道:“爹爹,您能帮帮池儿吗?”
夏侯蔼不假思索道:“来,爹帮你。”,说着他摸索着提起了那筐供果,掂了掂,还挺重的,然后极其自然地将箩筐上的两条背带往小池单薄的小肩膀上一压,“好了,快些走吧!今儿你大爹爹不在,你还得回家做饭呢。”
小池无语极了,他不该叫小池,应该叫小池子。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9章 番外(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