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轻笑,笑声听得陈煦之心里发冷,渗人。
男人淡声继续道:“李旭与林修娥死后,先帝大病一月,废除立宁王为摄政王之诏,册封李菩宁为昭宁郡主,下令盛京任何人等不得扰昭宁郡主清净,不久薨。”
陈煦之越听,浊气越压在胸口,呼吸急促沉重。
这人肯定知道了,知道他们抓的人就是李菩宁!
“昭宁郡主再无音讯。”
“五月前,你奉魏王之命前往汝州,想以她为证再翻当年承华苑宁王案。”
“你携妻同行,文牒阴差阳错落入李菩宁手中,明城司追捕无果,只带回了她。”
陈煦之听罢,瞬间向前挣扎,引得木架嘭然一响,他咬牙:“你到底是谁?”
“我是谁?”
囚牢的门缓缓开启,男人踏进来,冷淡道:“你方才不是说了吗?”
陈煦之白净的脸上多了几分冷笑:“天底下何来没有来路之人?”
陈煦之刚说完,就见男人从阴影中走出。
环佩与刀,随着步伐走动,锵然冷冽。
玉人之姿,金清玉润,往日里总会带着一层淡淡的笑意,但眼下只有平静无波,那便是一张最为淡薄疏冷的脸。
陈煦之见此愣了半晌,最后才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原来是你啊,严公子。”
竟然是他!
陈煦之还记得,先帝在位期间设下明城司,遭百官与世家极力反对,后因明城司没起什么风浪,也不再提。
可建光二年,也便是当今圣上即位两年时。
那时的刑部、大理寺案牍堆积,明城司接手滞案,屡破奇案,声名骤起,也渐渐有了缉捕审问之权。如今三司鼎足而立。
想来那时这严绥就入了明城司。
可他出身世家,那与皇帝便不是一路人,他加入明城司,对严家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背叛?
他怎么敢?
陈煦之笑道:“严公子,看来你是不想要严氏家主之位了。”
严绥唇角微勾,微抬眼帘:“是吗?”
陈煦之看清了他的眼神,那覆于表面的淡漠之下,是戏谑的、恶劣的讥笑。
陈煦之仿佛这讥笑抽了一鞭子。
他也是糊涂了,这严绥藏了这么多年的身份,也不在乎再多藏几年,等他执掌严氏,到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何愁破不了这个局?
话说回来,李菩宁呢?
陈煦之佯装轻松道:“严公子,你们把李菩宁当成我妻子抓了,那她人呢,你们不会把她折磨得——啊啊啊!”
话还没说完,刀光一闪,伴随着陈煦之的一声惨叫,地面上瞬间多了一只血肉模糊的肉块。
陈煦之痛得浑身抽搐,可手脚被绑着,根本无法动弹。
他脸上狰狞万分,血眼对上了严绥那双淡漠的眼,淡漠之下,似乎藏着恶鬼,那恶鬼周遭有着翻涌不断的暴戾。
可他的声音依旧温淡如常:“听说你有一只奇耳,今日就用你这只耳,借花献佛。”
“来人,把这份礼送到曹府。”
严绥下令之后,便出了石屋,留下陈煦之一个人吼叫。
已是子时,聚成楼外漆黑一片,雪片如席。
严绥抬头,任星星冷锋落于他眉眼,可冰冷并不能融化他堵在他心口的戾气。
他打马回府,下意识走向梨棠院,离梨棠院越近,眼中的戾气消散得越快。
直至恢复一片平静,严绥解下披风递给韩泰:“扔了。”
随即他踏进院,听得阵阵笑声,还有玉娘的声音:“我去拿着笔来,沾点墨就更好了!”
银装素裹的院子,多了许多大小不一的雪人,有的在海棠树下,有的在廊道下方。
她这是堆了多久?又或是,等了他多久?
“夫君!你回来了?”
玉娘刚拿了笔跑到屋门口,就见严绥站在不远处,出门时披上的披风也没有了,她连忙上前道,“夫君,你不冷吗?快些进屋吧。”
严绥没有随着她进屋,他慢声道:“等等。”
“怎么了?”
玉娘踮起脚尖,凑上自己的脸,小声道:“不会是老家出什么事了吧?”
严绥没有说话,他便细细地看着玉娘。
这三月来,她的这张脸,他已经像这样细细看过无数次了。
哪次又是一样的?
刚开始,她是陈煦之之妻,后来,他就当她是姚玉。
可原来,她竟是李旭之女,当年承华苑宁王案的遗孤李菩宁。
如此荒唐。
严绥心口疯涌着躁郁,还有愈来愈浓、席卷胸口的闷胀,最后堵在喉咙口,使得他咽不下吐不出,只能哑着声道:“没有出事。”
玉娘瞧着严绥不对劲。
夫君向来淡定自若,倒从未有过如今这般不在状态的样子。
她从衣袖中唰得一下伸出手,捂在严绥的脸上:“你的脸好冷,夫君,怎么样,我的手心是不是很热?”
她又嘀咕道:“如果老家出什么事,夫君你一定得和我说,可不能一个人扛着。”
他们是夫妻,夫妻自然同甘共苦。
虽然平常她爱吃喝玩乐,可到关键时刻她也能扛起事来的。
严绥感到她温热的手贴着他的颊面,阵阵暖意传来,也烧灼着他的内心。
魏王李恒等着即位,权势滔天。
齐王李恭表面温雅,实则野心勃勃。
皇帝对这两个叔叔忌惮非常,向来动作不断,世家也是暗流涌动,朝臣又各有各的心思。
这波谲云诡的盛京中,是有多少人,还在盯着她。
就像一条条盘踞的毒蛇,吐着恶心的蛇信子,藏在暗地里,阴冷地、幽暗地,盯着她。
等到哪一天,将她冷冷缠住,生生勒死,变成一具动弹不得的尸体,也得被他们踩着上位。
严绥眼底尽是晦暗冷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