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长明故乡

“轰轰轰..呜—”,一列装载着数千吨煤的货运列车正向前疾驰着,其中一节车厢的煤顶上正盘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人脸上还包着纱布。“我说长明啊,这就是你的办法?”,“哈哈,师兄,怎么都是坐车,吹着小风多惬意啊!最重要的是我们逃出来了!哎哎,你看这四周的风景,我就问你美不美?”陈长生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双手抱膝抬头看向四周,任由风肆意地吹在他的脸上,他眯起眼睛看向远处,嘴里不住地念叨着:“真想带她来看看啊,和孩子一起再画一幅一家团圆的画!”说着说着眼眶逐渐红润起来,一滴不经意的眼泪在他那干燥粗糙的面庞上划出一道湿痕。张长明在一旁忍不住问道:“哎,等你找到老婆孩子以后有什么打算?”,陈长生笑了笑。

不知过了多久,列车终于停了下来,张长明叫醒了抱膝酣睡的陈长生,“到家了?”陈长生睁开眼不自觉地说了一句,“啥到家了,再走四五里路就到我老家了。”张长明撇了撇嘴说道:“你倒是睡得挺香,这一路你的呼噜比那火车声音都大。”,陈长生揉了揉眼睛不好意思地说道:“抱歉啊,这些年来今天是我睡得最香的一次!呦,这天都黑了!”陈长生这才发现已经到了晚上。“行了,别愣着了,一会儿就来人了咱们赶紧走吧!”说着两人扒着车厢跳了下来。

四五里的路对于正常人来说并没有多远,但是对于奔逃了一天的张长明和陈长生来说却犹如万里长征。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每走几十米就坐下来歇一会儿,就这样两人愣是拖到了张长明的老家——张家村。夜晚的农村不出意料的安静祥和,几声犬吠往往预示着这里不仅有人间烟火也有悲欢离合。一户人家里,一老人和一对中年男女正在高兴地谈论着,中年女人兴奋地问中年男人:“长亮,村里大队上明早放粮的事情是真的吗?”,中年男子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道:“肯定是真的,这村里人都传疯了,就那村西头的张二麻子,也准备想明年说个媳妇儿呢!”,“亮儿啊,那大队书记说啥了吗?”一旁的老妇人也问道,中年男子挠着头说:“书记说没说我不知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哎,不行我明天一早再去打听打听!”,中年女子赶紧制止道:“这可不兴乱问呐,如果不是真的,这万一要是被队上穿绿袄的逮着非要治你个散播谣言,还有那个..那个妖言惑众的罪,你忘了上次隔壁村那个老头了,就因为说错了句话被绑在树上三天三夜,愣是活活给饿死了!”。听到这里,中年男子只好闭嘴,欢快的气氛瞬间又消失了。就在此时,屋外院子门口传来一阵阵敲门声,中年男子转身走到屋外问道:“谁啊?这大晚上的,有什么事明天说吧!”,可是门外没有任何回应还是一个劲的敲门,中年男子突然紧张起来,他先示意门口的妻子和母亲回屋,然后随手抄起屋门后的扁担悄声地向院子里走去,他一边往前挪一边问,但仍是没人回应,走到门口时他深吸一口气又轻声问道:“你们到底是谁啊?不说我就喊人了!”,这时门的另一边终于有人小声说了一句:“我啊,长亮,我是你哥长明!”。“哥!”中年男子一听来者是自己哥哥赶紧打开了门,张长明见已很多年没见过自己这个亲弟弟了,他立马抱住无声地哭了起来,身体也像卸了劲一样向下一沉压得弟弟差点没站住,张长明抱着弟弟附在耳边悄声说道:“长亮,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屋说。”又转身悄声对疑惑地陈长生说道:“这是我弟弟张长亮,亲弟弟!”。张长亮看到两人的打扮不像是回家探亲,倒像是逃难回来的,他觉得肯定是有事儿,随即招呼两人赶紧进屋。

“妈,月娥,你们看谁回来了!”刚进屋就听到张长亮喊道。坐在炕上的两人闻声向门口看去,见是张长明两人突然激动起来,尤其是满头银发的长明母亲更是激动地一直念叨着:“长明回来了,长明回来了。”。“妈,月娥,我回来了!”张长明拉着母亲的手高兴地看着两人。张月娥赶紧从炕上下来穿上围裙说道:“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们生火!你们先坐!”说着就走向厨房。长明母亲一手拉着张长明一手摸着他那缠着绷带的脸瞬间吓坏了,她哭着问道:“儿啊,你这脸是咋了,哎呀,这是谁造的孽啊!”,“妈,受点小伤不碍的!您老可好啊?”张长明安慰着母亲,母亲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哽咽着说道:“妈这都好,亮儿啊和月娥都照顾着。你咋这时候回来了?外面现在这么乱,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作为母亲不用听说只是一打眼就能感觉出不对劲,母亲看着他们身上又脏又破的衣服,便招呼张长亮赶紧拿套换洗的衣服;她又看向身旁的陈长生问道:“儿啊,这是?”,张长明怕母亲担心,便谎称他这个师兄是因家里遭了变故投奔过来的,至于他自己为什么回来,他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不想干了,想自谋出路。”。母亲点了点头并没有再继续追问,而是催促他们洗个澡换身衣服,并嘱咐现在村里也很乱不要到处乱跑。

吃完饭后,张长明陪着母亲睡着后便走到外屋和张长亮、陈长生、张月娥聊了起来。张长明把今天的事情和张长亮他们如实的叙述了一遍,张长亮夫妻俩听后瞪大了双眼感到不可思议,张长亮问道:“哥,我就说为啥你只敲门不言语,原来是因为这事儿。我可跟你们说啊,咱这现在也不太平。就说吃吧,早年间咱们村粮食还是挺富裕的,家家户户都能吃饱,可现在呢,唉!”,张长明询问道:“现在咋了?”,长亮接着说道:“哥,你离开家这么些年你不知道,大概从五六年前开始吧,大队上又是搞公社集体食堂又是炼什么钢铁,我们把粮食全都上交了,吃饭的锅全都炼到炉子里了,说是支援前线作战,为国家做贡献,这咱是没话说!况且那个时候食堂饭菜管够还能吃到肉,慢慢村里的人们地也懒得种了,也没人烧火做饭了,就像他们说的—‘有人管饭还种什么地啊’。可是吃了没几天,你猜怎么着,肉见不着了,那饭菜也是一天比一天少,这还没坚持半个月,突然来一句‘没粮了’!”,长明一听焦急地问道:“那你们吃饭咋解决的?”,“开始我们还能挺住,挖点野菜秧子、土豆子吃,可架不住村里挨饿的人多啊,这时间一长能挖的全挖完了,就只能到处借粮;可头顶着同一个天,谁家不是这样啊,所以村里一批年轻劳力就合伙去城里要饭,中间还被大队书记知道了撵回来几次。”,“那你们是怎么过来的?”长明问道,“说了你可能不信,这得多亏咱妈!你应该知道,咱妈这人打年轻时就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以前有粮的时候就咱家每年屯的多,可这到了没粮的时候你猜怎么着,咱妈还屯着好几袋子粮食还有一些麦种子。”,张长明感到疑惑,他认知中这个时期粮食都应该上交了为什么自己家还有粮食,长亮笑着说道:“以前咱妈每次下地收粮食的时候都习惯把掉到地上的粮食一颗颗拾起来收好,久而久之,时间长了就已经攒了这么多;还有那锅,家里交出去一个,她把剩下的一个锅埋到后院地里了,每天晚上我们都等到后半夜才生火做饭,不敢声张。往后这几年,虽然不用提心吊胆了,但是这成天的搞斗争,今天打倒这个,明天纠正那个,地也不种了,收成也没个准成,想吃饱饭还是难啊,这不今天我们听说村里要放粮了,所以我打算明天去看看。”。

弟弟的一番话每句无不扎着张长明的心,曾经的年轻气盛让他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回过家,当年非要闯出名堂的意气少年如今却以这般处境回来了,他低着头用手悄然拭去眼泪,陈长生看在眼里伸手搭在长明肩上安慰道:“兄弟,咱们都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挥霍,现在这年头,只要保全自身安全任何事儿那都不叫事儿!”陈长生知道,就凭张长明这次对他的营救,就已经证明了他的智慧和胆识,他对长明还是抱着很大期待的。张长明被陈长生这一阵安慰变得好受了些,他笑着抬起头看向弟弟说道:“长亮,哥这次回来有件事情要拜托你,你一定要答应哥!”,长亮点着头说道:“哥,你说吧,从小到大我都听你的,你说啥咱就干啥!”,张长明笑着说道:“其实我这次回来并不打算留下来,一是我怕我的出现会拖累你们所以我决定明天一早趁天还没亮就走..”,“哥,你这..”长亮刚要反对就被月娥拉着胳膊制止住:“听哥说完!”,“这二嘛,就是想拜托你们收留我这个师兄,哦对了,从进门到现在我都还没介绍,他叫陈..”,“我叫马忠治,不好意思,可能要在这里打搅你们一段时间!”陈长生用眼神向张长明示意了一下,张长明瞬间领会打着哈哈说道:“啊,我这马师兄家里遭了变故,你们也知道,现在这世道不是往这逃就是往那逃,哪里有吃的哪里就是家!”,说着张长明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衣服看向门外说道:“好了,天已经很晚了,咱都上床睡觉吧,明天又是值得奋斗的一天!对了,师兄,咱俩今儿睡一个床啊!哈哈!”。

大过年的还要感冒,得赶紧好,不然赶不上后天朋友聚会了!持续更新中……切记,不要熬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长明故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第八年新婚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错号后

北岛长夜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墓以铭志
连载中未明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