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把姻缘伞(二)

董明锐道:“你要学,不用她们来教你,她们是你的女婢,是专门伺候你的,你就是她们的礼数。爹会为你请琴棋书画的大家来教你,你既然要学,就要有决心,不要给爹丢脸。爹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啊。”

姜熹和没有反驳董明锐的话,在她心里那些姐姐从来不会是她的仆人,可她若是跟董明锐说自己不需要女婢,那么,那些姐姐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就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了。眼下是乱世,乱世之中人人自危,更何况是女子呢?那些姐姐留在董府,肯定比在外面更安全。

保持原样便是她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最该做的事情。她要适应这里,融入这里,就必须遵守这里的一些无形的规矩。

与其说这些规矩束缚住了她,倒不如说这些规矩教会她看人看事,磨亮了她的双眼。

姜熹和没有去苍凉山捉鸟,也没有出府鬼混,而是留在府中学习琴棋书画和女工,她换上了董明锐给她买的新衣裳,梳着高髻,眉心染上花钿,一颦一笑都温柔了许些。

她觉得陶萦娇和那位少年若是能再见到她的话,肯定要认不出来她了。

秋去冬来,姜熹和潜心学习,转眼便在董府过完了第一个春节。董府与她而言,没有恶意,只有温情与托举,姜熹和在这个一千年前的乱世中,用将心比心换了一个温馨的家,换了一段平淡却充满温情的时光。

到了来年二月,董府上下都在期待着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长廊中的琉璃灯换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姜熹和最喜欢的便是那盏火红的凤凰灯。她拿着凤凰灯,又想起了那个命很硬的少年。她想起了少年说过的话,他最喜欢红色。

不知道他见到凤凰灯会不会心生欢喜,不知道他会不会来郢州,不知道他们是否有缘再相见。

古时候车马慢,一面之缘真的能记很久,而不告而别便是再无音讯,走散了的人,大抵是永不会再相见了。

想到此处,姜熹和的心中突然生出了几分遗憾。那日,应该跟那位少年好好道个别的。

临近花朝节,董明锐放下政务,抽出了一日的时间陪姜熹和做花灯。他指手画脚,呲牙咧嘴,咋咋呼呼,嗓门最大,做的却最丑。

他拿着自己做的稀巴烂的花灯,凑到姜熹和身边,问道:“闺女,爹做的好看吗?像样吗?”

姜熹和吸了一口冷气,实在是难以评价,便道:“你还是问檀奴吧,我词穷,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真的。”

檀奴做的花灯最好看,做什么像什么。见到董明锐做的花灯,他眉头一皱,直言道:“歪七扭八,像驴打滚,太丑了!”

董明锐的老脸刷一下就黑了。大嘴巴子来的飞快,檀奴躲的更快。他躲到姜熹和身后,委屈巴巴地说:“小姐,老爷要打我!可我实话实话呀,我没有错。”

姜熹和说:“你没错,是他做的太丑了。”

董明锐气到头顶冒烟,他把花灯扔到地上,踩了踩,耍脾气说:“不做了。花朝节老子不去了,都别去了!”

檀奴和姜熹和看着他哈哈一笑,纷纷道:“气死这个肚量小的。”

三人大眼瞪小眼瞪了一会,董明锐的亲信从屋顶上跳了下来,说王上传唤老爷去宫里议事,商讨二月十九观音诞庆典的事情。

这半年姜熹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竟不知郢州竟然多了一座宫殿。她小声嘀咕道:“皇帝老儿不是远在上京城吗?郢州哪来的皇宫,难不成有人给自己封了的皇帝?”

“还真就是这样了。”董明锐命下人们退下,唯独留下了姜熹和,道:“闺女,这半年外面发生的事情你都不知道罢?你想知道吗?”

姜熹和点头道:“想啊,您说说呗。”

董明锐把桌子上的竹条和红纸推到地上,用茶水在桌案上画了一张图,中间的那一块地是上京。

“年前老皇帝病危,召荣王入京,荣王入京途中遭遇刺杀,险些丧命,连上京的城门都没进去。大年三十的时候,老皇帝驾崩,他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凌王发动宫变,夺了玉玺,凭借老皇帝的遗诏,名正言顺地做了大徵的新帝。”董明锐喝了口茶,叹了口气,继续道,“凌王登基后,在大徵境内追杀荣王,把荣王逼上了绝路。”

姜熹和托腮听着,问道:“然后呢?”

董明锐嘿嘿一笑,把茶杯倒扣在桌子上,“然后你老爹我放出北边萧慎突袭干越边城的假消息,声东击西,出兵突袭了上京临郡,救回了荣王,还怂恿他自立称帝,让干越和郢州从此与大徵划清界限。然而,荣王毕竟是殷氏的人,身上流着殷氏的血,他虽是称帝,却还是以‘王’自称,也没有继续向临郡发难。”

“您这么做才是把荣王逼上了绝路啊。”姜熹和沉思片刻,道:“从今往后,他就成了大徵的叛徒,再也回不去上京城了。按您说的,北部有萧慎族,南边有小国旌梁,西边还有大徵,而东边就是大海了。荣王以后可真是只能留在郢州,无处可藏了。”

“不,他说是想重回上京城,还要一条路。”董明锐挑眉道:“他可以杀回去!”

姜熹和的食指点了点桌案,试探道:“我怎么觉得您比荣王更想回到上京城呢?您这是借荣王的权,为您自己铺路啊。”

“哎呦我的好闺女呀,你不该学琴棋书画的,你该学治世之法的。”董明锐欣喜道:“闺女,你看得真透彻。既然你看出来了,爹也就不瞒你了。爹想要的远不止郢州,爹想控制的也不只有荣王,爹的野心比你想的更大。”

瞧着董明锐欣喜至极的模样,姜熹和摇头叹道:“老爹,前路漫漫啊。”

董明锐弓着腰,盯着姜熹和的眼睛问道:“闺女,你不觉得爹是个卑鄙无比的小人吗?”

“你知道外人都是怎么说你的了?”姜熹和笑道:“他们都说你是个大佞臣,用尽心机,卑鄙无耻下流。不过,我倒是觉得,乱世之中,没有手段没有心机的人只能沦为鱼肉,任人宰割。每个人用尽心机、机关算尽,为的都是自己的**,又岂分高低贵贱呢?荣王叛出大徵自立称帝,也不全是因为你怂恿他,他若是不这么做,就真的要沦为黄泉路上的死鬼了。老爹,我只希望你和荣王,不要陷得太深,及时收手。”

董明锐拈着胡须捏了捏,道:“好闺女,爹都明白。”

说了半天荣王,姜熹和终于逮到机会问陶萦娇了。她问道:“您知道荣王称帝后,立没立王后吗?”

董明锐道:“你是想问姝月公主?王上尚未立后,他与姝月公主也没来得及完婚,不过,年后王上倒是把公主接到宫里住了。眼下,姝月公主的处境可谓是相当尴尬了。王上与大徵一刀两断,而她又是大徵的公主... ...”

姜熹和蹙眉,忧心陶萦娇,心想:“姐姐那么要强的一个人,这段时间怕是不好过。”

董明锐命人拿来笔墨纸砚,在宣纸上写下了两个名字。其中一个便是荣王的名字——殷咸集。

姜熹和看向另一个名字,问道:“谢百宴是谁?”

董明锐道:“他是琅苏谢氏的长公子,荣王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收他做了义子。从前荣王信佛,在郢州建了很多寺庙,请了诸多高僧前来传教,而这位谢氏的长公子,便是在琅苏宣讲佛法的圣子。他不是一个俗人,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谢百宴,百家欢宴,还是个喜庆的名字呢。”姜熹和问道:“您为什么要把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写给我看?”

董明锐笑道:“爹要你在他们二人中选一个,你选谁,爹手中的三万大军就为谁所用。王侯将相还是乱臣贼子,爹让你来选,你来决定他们的命。”

姜熹和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代价了。她问道:“您是要我嫁给他们其中的一个人?用我来拴住他们?与其说是让您手底下的兵为他们所用,倒不如说是让他们为你所用。可我又没见过他们,该如何选择呢?”

董明锐道:“闺女,你误会爹的意思了,爹并不是想用你来拴狗,而你想把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都捧给你。爹说了,他们二人来日必成大器,在爹的眼中,只有他们才能配得上爹的掌上明珠,所以爹把选择的机会交给你。”

姜熹和苦恼道:“可是,单凭白纸上的这两个干巴巴的名字,我如何选的了?”

“以后爹会带你好好认识认识他们的。别有压力,随便选啦。”董明锐嘿嘿一笑道:“二选一你总不能选错吧。”

姜熹和的想了一会,把手指放在了“殷咸集”三个字上,沉声道:“我想,我不会选他。”

本座回来啦。

考完试了,出去旅了个游,日行两万步,累煞我也(。

谁敢信?!

本座爬山的时候被蜜蜂蛰了一口,苍天啊,大地啊,本座没招了。

含泪退场。

(最近日更,欢迎跳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一把姻缘伞(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春坊怨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那年濯雨杏花红
连载中君山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