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恍惚间快过去了三分之一。
常则从烂泥地里摸爬滚打,最后走到今天这一步。
他的确获得了足够多的殊荣。
他的少年时期被照亮过一次。
后来这一株沼泽地里的芦苇贪恋光亮,循着那种感觉,摸索数年,抬头时发现照着自己的变成了聚光灯。
他曾经在教室里用书本卷成筒高歌一曲,现如今有数不清的采访等着他。
遗憾吗,肯定的。
如果没有孟恬的离开,他会多一个妹妹或者弟弟,他会和廖思诚好好的。
……常则本来是练跨栏的,他的理想大学是北体。
如果没有发生,他会圆上自己的大学梦。
26年,盛阳的一个隆冬,常则回乡探亲。
消息早就传到了盛阳,七中以母校的名义欢迎常中校到校讲话。
因为天气恶劣还有其他原因,盛阳警方提前疏散了必经路段边上的群众。
救赎好比是跑马拉松,中途他歇脚,想起终点还有人在等候,八年,他歇够了,他要奔向廖思诚,给这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
雪落得突然。
常则站在汇询七中的校门口,黑色大衣的肩头已经积了一层薄雪。
身后的军用吉普里,几个年轻士官正小声议论:“队长怎么不动了?”
“闭嘴。”副队长压低声音,“没看见教官手在抖吗?”
常则确实在抖。
不是冷的,是那种近乡情怯的颤栗。
八年了,校门换了新的,操场铺了新的跑道,连教学楼外墙都刷成了明亮的蓝色。
可站在这里,他恍惚又变回那个翻墙逃课的问题学生。
“常队长!”校长小跑着迎出来,“欢迎欢迎!学生们都在操场等着呢!”
操场上的积雪被清扫出一片空地,乌泱泱的学生方阵前摆着简陋的主席台。
常则走上台阶时,看见第一排坐着几个熟悉的面孔。
有当年的物理老师、已经退休的教导主任老高,还有……
他的目光扫过空缺的座位牌:廖思诚,特邀嘉宾。
“廖总今天临时出差了。”校长凑过来解释,“特意嘱咐我向您问好。”
廖总。
常则点点头,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的银戒指。
……话筒发出刺耳的啸叫,打断了思绪。
“同学们好。”常则的声音比平时低沉,“我是2018级毕业生常则。”
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几个女生偷偷举起手机拍照,被班主任瞪了一眼。
“当年我在这所学校,”常则顿了顿,“创下过一周被记过三次的纪录。”
学生们哄笑起来,连老高都摸着胡子笑了。
雪花飘落在常则的肩章上,金色的将星微微闪光。
他抬头看向操场尽头的国旗,是七中刚刚才升上去的。
鲜红的旗帜在风雪中猎猎作响。
他曾经在这上面做过无数次检讨,现在倒成了榜样。
“年轻气盛时脸上挂的彩……”他忽然抬手碰了碰额角的旧伤疤,“和如今身后国旗是一般颜色。”
全场安静下来,几千双眼睛注视着台上的人。
“我穿上戎装,”常则的声音很轻,却像子弹穿透风雪一般,钻入每个人的耳朵里,“敬那段过往。”
……
演讲结束后,校长热情地迎上来:“常队长,难得您回来一趟,不如我带您在学校转转?这些年变化挺大的。”
常则看了一眼时间,离原定的返程还有两个多小时。
他点点头:“好。”
几个校领导簇拥着他往教学楼走,一路上絮絮叨叨地介绍着学校的“新气象”——
“这是新建的科技楼,去年刚落成的……”
“操场也翻新了,图书馆藏书更多…”
“现在学生伙食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
常则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每一处熟悉的角落。
篮球场边的梧桐树粗了一圈,当年他翻墙逃课的地方装了监控,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挂满了优秀学生的照片。
没有他,当然不会有他。
经过三楼拐角时,校长突然停下:“这儿是您当年的教室,现在改成多媒体室了。”
常则站在门口,透过玻璃窗看向里面。
崭新的白板,可调节的课桌椅,和他记忆里那个掉漆的黑板、吱呀作响的老旧风扇完全不同。
常则那一届教室里不是没有空调,但也只有特别热的时候才会开。一般散热都是靠吊扇。
所以他也很喜欢去蹭廖思诚办公室里的空调。
“廖……我是说,其他老师还在吗?”他状似随意地问。
“哦!廖老师啊!”校长一拍脑门,“他早就不教书了,现在可是大老板!不过今天确实不巧,他出差去了,不然肯定要来见您的……”
常则“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中午,校领导非要留他在食堂吃饭。
“尝尝现在的学生餐!”校长热情地递过餐盘,“比我们当年强多了吧?”
常则夹起一块红烧肉,味道意外地好。
他想起以前食堂的饭菜,虽说不算差,但是硬得像石头的馒头,漂着油星的紫菜汤,需要排队才能抢到的辣子鸡,订购的鸡腿……
那时候,学校的小卖部最养人了。
“常队长当年最爱吃什么?”副校长笑着问。
常则放下筷子,表情依然很淡:“辣子鸡。”
“哎哟,巧了!”厨师长从后厨探出头,“今天正好有!我给您现炒一份?”
五分钟后,一盘热气腾腾的辣子鸡放在面前。
常则尝了一口,辣得舌尖发麻。
和记忆里的味道完全不同。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怀念的从来不是那盘菜。
……
参观结束已是下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