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敏太妃

陆凌凰刚一出养心殿,玉绸便上前一步,将披风披在她肩上,轻轻一拢,挡去殿外微冷的晨风。她舒了口气,方才殿内那番周旋,虽未至险象环生,但也让她精神绷紧,此刻一踏出那扇朱红宫门,才真正松了口气。

就在此时,她余光一瞥,便见殿外站着一名气质温和的姑姑,容貌虽不算特别显眼,却因多年宫中沉浮,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安稳持重的气韵。她静静候立,见陆凌凰出来,便立刻迎上前,微微躬身,语气恭敬而亲切:“平禛郡主,敏太妃有请。”

陆凌凰一怔,待看清那人的面容后,眼底闪过一丝意外,随即笑意浮上唇角,略带惊喜地唤道:

“绍令姑姑!”

语气里竟带着几分久违的亲切,仿佛一瞬间将她拉回到儿时在敏太妃膝下长大的时光。

绍令姑姑看着眼前的少女,一时间也有些恍惚。她记忆里的平禛郡主还是个总爱在御花园采莲抓鱼的小姑娘,爱吃甜的,不爱束发,一跑起来,乌黑的卷发总是松松散散地落下来,偏又生得玲珑剔透,像个未经雕琢的璞玉。可如今再见,眼前的郡主却已脱去了稚气,眉眼冷峻,眼神凌厉,身姿挺拔,周身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坚韧之气。

绍令姑姑微微一笑,眼底透着几分感慨:“郡主一别多年,终于回来了。”

陆凌凰闻言,笑意微敛,神色淡了一瞬,却很快恢复如常,轻声道:“是啊,回来了。”

绍令姑姑没有多言,只是微微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太妃娘娘在殿中等着郡主,奴婢这便领您过去。”

陆凌凰点头,调整了一下披风,抬步随绍令姑姑而行。

敏太妃的宫殿位于寿康宫,距养心殿有些距离,沿着青石宫道缓步而行,宫墙深深,金瓦连绵,几株宫梅凌寒绽放,暗香浮动。

陆凌凰脚步轻缓,眸色微微沉静下来。

她记得这里。

她小时候最喜欢爬上宫门口的汉白玉石阶,和绍令姑姑玩投壶。她也记得宫墙那侧的梅树,严冬时节,枝头总是积着一层薄雪,姨母总会坐在廊下,捧着一盏温茶,轻声道:“凌凰,若有一日你觉得累了,便回来看看。”

那时的她年幼无知,只觉得姨母的话太过奇怪,还笑着问:“可是姨母,这宫里好闷,我才不想一直呆在这里。”

敏妃轻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没再多言。

可如今,她又回来了。

寿康宫里竹林摇曳,殿中焚着淡淡的檀香,窗前镂空雕花的紫檀屏风后,一位端庄温和的女子正半倚在软榻上,鬓发间斜插着一支温润的白玉簪,虽已不再年轻,却依旧风韵犹存。

听到脚步声,她缓缓抬眸,一双比凌凰眸子还浅几分的眸子,落在陆凌凰身上,先是一愣,旋即露出几分柔和的笑意:“平禛,快过来让本宫看看。”

陆凌凰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几步上前,屈膝行礼:“平禛见过姨母。”

敏太妃轻叹一声,伸手拉住她的手,仔细端详她片刻,眼底的温柔之色愈浓,轻声道:“十几年不见,竟出落得如此标致,瘦了,也晒黑了……”

陆凌凰闻言,忍不住轻笑出声:“漠燕关风沙大,没法子,姨母若是心疼,不如给平禛多炖几碗补汤,养回来便是。”

敏太妃微微一怔,随即嗔了她一眼,摇头失笑:“你这张嘴啊,还是这般油嘴滑舌……”

话虽如此,可眼底却是止不住的心疼。

绍令姑姑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嘴角也不由得浮起笑意,轻声道:“太妃日日念着郡主,如今人回来了,便是再瘦些也不要紧,想必太妃定会好生补补。”

敏太妃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陆凌凰,语气带上了几分意味深长:“回京这些日子,你竟连宫里都不来看看……”

陆凌凰一顿,知道这话避无可避,狡黠一笑道:“姨母也知,我是被燕寒王殿下从前线赶回来的……哪敢轻易入宫?入宫面圣,免不得又是一番训斥……倒不如先当个缩头乌龟,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敏太妃听她这话,又是无奈又是心疼,抬手轻轻敲了敲她的额头,嗔道:“你这张嘴,倒是半点没变。若真是怕训斥,昨日秋狝上,你又怎敢如此大胆?”

陆凌凰眨了眨眼,故作无辜地摊开手:“那是情势所迫,实在没得选。”

敏太妃却并未因她的解释而放下忧虑,眉宇间仍透着几分沉重。她轻叹一声,伸出手,温柔地理了理陆凌凰鬓间微微散落的发丝,声音放缓,带着掩不住的心疼:“傻孩子,秋狝也好,漠燕关也罢,终究都是拿性命去赌。”

她的指尖拂过陆凌凰微微发凉的脸颊,目光落在她腕上被弓弦磨出的薄茧,眸色愈发复杂,声音低了一分:“一次两次,你侥幸赢了,可若是赌得久了,总有一天……”

“姨母放心,平禛自有分寸。”

沉默片刻,她轻声道:“你回京之后,向陛下求了官职……那日后,可有打算?”

陆凌凰微微一怔,随即垂下眼帘,掩去眼底晦涩的情绪。

片刻后,她才缓缓开口道:“入仕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我思虑许久才做下的决定。漠燕关的将士为何困守孤城?夏侯将军为何死守粮道,却连一封求援的奏折都送不出去?如今的朝堂之上,能听到边疆将士的声音吗?能听见百姓疾苦吗?”

“你长姐贵为皇后,长兄在燕寒王军中,赫王府的门楣并不需要你来振兴,”敏太妃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试探,“你若愿意,就该给自己寻个安稳的归处。以你的身份,京中想求娶你的世家公子怕是能从宫门口排到南街。”

陆凌凰闻言,失笑摇头:“姨母,这话可不像您说的。”

敏太妃摇了摇头,嗓音低了一分:“平禛,姨母是认真的。”

这个问题,她早在回京的路上便已经思索过无数遍。

去年,她随长兄陆凌宸入燕寒王军中,或许是一时兴起,未曾思考后果和前路,但当她因为违反军令,而被遣返回京的途中,她在漫长的马车颠簸中,在自己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的血痕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要入仕,她要手握权力。

她可以选择一世闲散,凭着郡主的身份,配个国公府的世子,顺遂一生。她可以回到毓枫,做父亲膝下的慰藉。她可以放下弓箭,做一个京中闺秀,赏花会诗,循着世人期待的轨迹走下去……

可她不想。

她再也不能忘记那一日在漠燕关,夏侯将军的鲜血染红皑皑白雪的画面。

他守粮道战至最后一刻,血尽而亡,他死后,营中士卒靠着掺雪的冷粥苦撑三日,终究战至绝境。

她一路行来,看着沿途边疆的百姓如何受战火波及,看着饥寒交迫的难民如何流离失所,看着一封封告急的军书如何被京中贵人用作手中的筹码,在朝堂上冷眼博弈。

她坐在摇晃的马车中,攥紧了拳头,血一点一点渗进掌心。

这世道乱了,天下乱了。

如果她手中无权,她只能看着那些拿边疆战事做博弈筹码的朝臣在暖阁中饮茶,冷眼旁观战士的生死;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如夏侯将军那样忠勇之士,战至最后一滴血,只换来一句“援军未至,城破粮绝”。

她不要再做无能为力的那个人。

她要在这个乱世之中,求一个自己的道!

陆凌凰缓缓抬起头,看向敏太妃,眼中那抹曾经有的天真与随性已然被磨尽,取而代之的,是沉稳的锋芒,是决绝的坚持。

她轻声开口,嗓音不高,却坚定无比:“姨母,我要试试。”

她微微一笑,目光平静却透着不容动摇的决心:“我比旁人多一分决心,也比旁人多一分机会。如今陛下已经开了先例,若我不走,或许就不会有女子踏上这条路。可我若走了,将来女子是否就又多一条出路?”

敏太妃看着她,沉默良久,眼底浮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仿佛想到了什么,又仿佛有太多话想说,最终只化作一声轻叹。

她抬手轻轻抚上陆凌凰的发丝,仿佛想要做出一个温柔的安抚动作,可最终,手掌还是缓缓垂落了下去。

“既然如此,姨母便不再拦你。”

陆凌凰轻轻笑了笑,仿佛方才那个短暂的停顿从未存在过:“多谢姨母。”

敏太妃还未开口,殿外便响起了绍令姑姑温和的声音:“太妃,李嬷嬷在殿外候着,说是奉太后懿旨,请平禛郡主前往慈宁宫叙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雪夜新婚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南风锦色凉如玉
连载中慕堇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