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霄告诉他,师父斩魂炼印,元气大伤,在他离去不久就撒手人寰。
那一刻,天塌地陷。
他浑浑噩噩过了些时日,最终盗走谢七洛尸身,叛出玄真观,走遍四海寻找复活之术,甚至不惜堕入邪路……
……
清尘从蒲团上起身,太乙洞内寂静如初,只有他的泪滴在尘埃上,留下细小痕迹。
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连月亮都隐入云后。
沈一舟离开了太乙洞,神不知鬼不觉回到静室,他脱下外衣,擦去衣摆上沾着的苔痕,躺回床上,闭眼睡去。
晨钟响起时,沈一舟已经起床。
清风送来早饭,见他正在窗前作画,不由多看了两眼——云海翻涌,朝阳初升,千年银杏树的树叶,在风中翻飞。
正是望云台上的风景。
“沈老师起得真早。”
沈一舟笔下未停,只是微微一笑:“这般美景,若不画下来,觉都睡不安稳。”
清风放下食盒,好奇地凑近。
画纸上,远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银杏树树干上的纹路细节纤毫毕现,连叶片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辨。
更妙的是,画中竟隐约有流光浮动,仿佛注入了灵气。
“这……这画会动?”小道士瞪大了眼睛。
沈一舟搁下笔,将画纸轻轻一抖,那云雾竟似真的要流动起来:“不过是借助光线的变化,让人的眼睛形成错觉,一点绘画小技巧。”
清风咋舌不已。
接下来的日子,沈一舟每日在观中写生作画。
他画晨课练剑的弟子,画香炉升起的青烟,画斋堂里热气腾腾的素斋,当然,画的最多的,还是亭台楼阁,一砖一瓦都细细描绘。
“沈老师画的比照片还要真实。”姜晚路过时,看着画板上的画,忍不住啧啧称赞。
沈一舟正在描摹大殿的斗拱结构,闻言笔尖微顿:“每一处榫卯都藏着匠人的精气神,就像,”他抬眼看向姜晚,“就像练剑之人的每个剑式,都蕴藏着精气神。”
姜晚笑道:“沈老师,难怪当初那位守山人会教你玄学秘法,你这份心性,倒很适合修道。”
沈一舟:“小晚可否帮我给玄灵子道长带个话,一舟想要拜见道长,不知他老人家何时方便。”
姜晚爽快道:“没问题。”
她记得沈一舟好像有玄灵子的微信,但随即醒起,这里的网络被清风专门设置过,玄真观里只有玄灵子、清风明月、她和谢临能上网,其余人都没有网络。
玄灵子说了,网络影响修行,心性不够者,不准上网。
至于心性够不够嘛,则是由玄灵子说了算。
姜晚把沈一舟的话告诉玄灵子,玄灵子摸着胡子,嘿嘿一笑:“既然他要见老道,那就让他吃完晚饭来我房中。”
沈一舟见到玄灵子后,直接行了个大礼:“玄灵子掌门,我想拜您为师,修习道法,请您答应。”
玄灵子微怔:“你要拜老道为师?”
这点确实出乎老道士意外,玄真观远离尘世,清修的生活枯燥单调,不是习惯了都市繁华生活的年轻人能忍受的。
“我在玄真观里,心生欢喜,只想留在这里,和这里的山山水水为伴。”
玄灵子微微一笑:“想要留在玄真观修道,需要经过三大试炼,试炼通过,说明你有修道潜质,也说明你和玄真观有缘。”
“沈一舟愿意参加试炼。”
……
铸剑峰下,晨雾如纱。
沈一舟一袭素白衣衫立于石阶前,腰间挂着青铜罗盘,山风掠过,掀起他额前几缕碎发,露出那双明亮沉静的眼睛。
“日落前登顶就算试炼通过。”玄灵子将一柄木剑递给他,“山中无回头路。”
姜晚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这试炼绝非表面那么简单——铸剑峰的三关,百年来能通过的不过寥寥数人。
“多谢玄灵子掌门,”沈一舟接过木剑,指尖在剑身上轻轻一抚,“一舟定当竭尽全力。”
玄灵子捋须而笑:“第一关乱石阵,考的是眼力与心性。”
话音未落,山间忽然传来轰隆巨响。
只见前方山路被滚滚烟尘淹没,待尘埃落定,原本的石阶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杂乱无章的巨石阵。
每块石头都棱角分明,最小的也有半人高,最大的堪比房屋,在晨光中投下错综复杂的阴影。
“试炼开始。”玄灵子的人已经不见踪影,只有声音遥遥传来。
沈一舟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石阵。
第一步刚落下,身后路径突然消失,四周景象骤然变化——原本晴朗的天空阴沉下来,巨石仿佛有了生命般缓缓移动,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幻阵……”他轻声道,右手按上腰间罗盘。
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东北方的一块青石。
沈一舟走近细细观察青石上的纹路。
这些纹路看似和其它大石上形成的天然纹路没有什么区别,但细看之下,发现有些纹路颜色略深。
他伸出食指,顺着略深的纹路慢慢描绘,当最后一笔完成时,青石轰然移开,露出一条狭窄通道。
通道内雾气弥漫,能见度不足三尺。
沈一舟刚走几步,突然脚下一空——竟是处隐蔽的陷坑!
千钧一发之际,他手中木剑横挑,堪堪卡在坑沿石缝中,借力翻身上来。冷汗浸透后背,他这才发现坑底布满尖锐石笋,若摔下去必死无疑。
“考眼力,也考运气么……”他苦笑着检查木剑,剑身已出现裂痕。
继续前行,雾气渐浓。
沈一舟忽然驻足,耳朵微动——左侧传来极轻的“咔嗒”声,像是机关触发前的预警。他毫不犹豫向右扑去,几乎同时,三支石箭从雾中射来,深深钉入他刚才站立的位置。
“原来如此。”他目光投向地面,在常人看来毫无区别的碎石路上,他发现了细微的色差——某些石块表面泛着不自然的青灰色。
他试探着避开这些石块前进,果然再未触发机关。
一个时辰后,雾气突然散去,眼前豁然开朗。
沈一舟却倒吸一口冷气——前方是断崖,唯有一座由七块浮石组成的“桥”通向对岸。每块石头都在缓慢旋转,时而上浮,时而下沉,毫无规律可言。
崖边立着块石碑,上书:“七情为障,观心可渡。”
沈一舟凝视浮石,忽然发现每块石头上都刻着极小的字:喜、怒、忧、思、悲、恐、惊。
正所谓“七情炼心”——这不是考体力,而是考心性。
“喜怒忧思……”他轻声念着,突然纵身跃上“喜”字石。
石头猛地一沉,却未翻转。紧接着是“思”“忧”,每踏一块,都需要在石头旋转前准确判断下一块的位置。
当他踏上最后一块“恐”字石时,石头突然急速下坠!
千钧一发之际,沈一舟发现石上刻着行小字:“大勇破惧”。
他心中一动,突然盘腿坐下,闭上眼睛,心念宛如静水,包裹住身下的大石,任由身体随石坠落——随着心神越来越凝定,大石下坠的速度越来越慢,仿佛被无形水流托起,稳稳送到对岸。
回头望去,浮石桥已消失不见。
沈一舟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贴身衣服已被汗水浸透,眼前是一片开阔平台,中央石桌上摆着茶壶和两只茶杯,玄灵子正在沏茶。
“比老道预计的早了一刻钟,”老道长笑眯眯地递过茶杯,“说说看,都悟到了什么?”
沈一舟双手接过,恭敬道:“第一关看似考眼力,实则考心性。乱石迷眼时需静心观察,七情浮动时要守住本心。”
“还有呢?”
“石阵处处杀机,却也处处生机。”沈一舟喝下茶水,“生死之间,若能明本心,自然得见生路。”
玄灵子大笑,袖袍一挥,周围景象如水中倒影般晃动。
沈一舟这才发现,自己竟一直站在山脚入口处,一步未动,所谓的乱石阵、浮石桥,全是幻象。
“好一个‘观心可渡’!”老道长拍拍他肩膀,“第一关,过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