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推掌一挡。
势均力敌,两股力量相克,三人同时被震飞。
两边都伤得不轻,却都不服输,打帐再战,忽闻空中仙乐大作:“萧小友,老夫来也!”
一人翩然而落,肩扛葫芦,却是葛仙翁!
萧冉喘口恶气,无力靠在周远之肩上。
“多事老翁,你还是来了。”玄清面上一副大势已去的颓色,颓色中又染了三分不甘。
仙翁眉毛一横:“玄清,你可知错?”
“无错!正是有你们这些糊涂老翁,纵虎为患,道门才沦落至今日。”
仙翁跳脚:“你还不知悔改!悔矣,我之过兮!玄清,休要怪我,吾奉汝师命,前来收你。”肩一抖,葫芦在空中疾速旋转,口朝下。
“我为玄门,九死不悔。”玄清魂魄从躯体抽离,缓缓上飞。他无畏无惧,向着萧冉大笑,“徒弟永远斗不过师父!”
萧冉一惊:莫非他还有后手?
他没有开口的机会了,魂魄被葫芦完全吞入,葛仙翁攥着葫芦一弹:“大功告成。老夫也算将功补过了。”
玄清本是东岳大帝座下弟子,因练功走火入魔,三魂六魄丢了一魂一魄。东岳大帝束手无策。此事被葛仙翁闻得,仙翁道:有门。先时他嬉戏人间,碰到一人,名唤萧鸢,是萧齐宗室,萧衍篡位时他因忠于齐帝,宁死不降。死后怨气太重,被泰山府拒之门外,魂魄飘荡天地间多时,三魂六魄只剩一魂一魄。葛仙翁与东岳大帝一商议,便将萧鸢和清玄的魂魄揉在一起,在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玄清重生了。重生后的玄清,偏执有增无减,还添了几分对萧衍的怨怼。玄清本就是积极的灭佛派,魂魄重铸后一发地狂热,甚至渐渐走上邪路,不惜利用妖鬼。最给仙界蒙羞的,是他为得到遗书,竟不惜化作凡人夫子,欺骗纯真……
“东岳大帝苦劝,他就是不听,本欲再宽容他些时日,使之思过。可昨日忽接陶老弟青辞,询及玄清,今日萧小友又使了阳燧,唉,我便知,不可再纵容了。”葛仙翁搔搔白须,叹道,“因因果果,果果因因。老道今后再不多管闲事了。萧小友,烧掉遗书是对的。相信人的力量,任人世自然消长,方是天道。可惜,玄清执念太深……”葛仙翁晃晃葫芦,“而今玄清法力尽散,只剩游魂,永世不能超脱,再也掀不起风浪了。此劫因我而起,便由我来结。我这就去面见帝君。二位小友,珍重。”
目送仙翁回天界,萧冉捧起绿竹,牢牢护在怀中。
周远之“呀”一声:“忘了问那老翁可有转圜的法子。”
“无妨。”萧冉轻柔地摩挲竹叶,“我不会丢下他。”
番外
六年后,中大通三年,波云诡谲的一年。这年,太子薨,同母弟晋安王萧纲被立为太子。
明里,太子之死是场意外。与姬妾荡舟湖中,姬妾划船,不慎弄翻了船,太子落水,伤了大腿,自此一病不起,月余即猝然长逝。暗里,萧冉知道,太子之死,与鲍邈之等小人脱不了干系。
几年前,太子生母丁贵嫔病故,太子悲伤欲绝。他命人四处勘察,得一风水福地。这时,有人向宦官俞三副行贿,求他帮忙将自己的地卖与太子。俞三副于是暗中启奏至尊,说:“太子所购之地,恐将对至尊不利。奴知一块福地,可保至尊江山永固。”至尊年齿渐长,忌讳也日多,便命人将俞三副口中的福地买了下来,令太子将贵嫔葬于此。太子素来孝顺,从了。
丁贵嫔下葬时,有道士向太子进言说:“这块地不利于殿下,须镇一镇。”于是太子便将蜡鹅和几样祝祷物品随葬。
此事被鲍邈之知晓。此前,因陷害周远之,他被太子重罚,险些丧命。不曾想,他竟怀恨在心,恩将仇报,贿赂建康宫近侍,向至尊进谗言:“术士为太子厌祷,恐对主上不利。”至尊将信将疑,派人去贵嫔墓地挖掘,果然挖出了证物。
至尊震怒,幸得徐勉竭力劝谏,方保住了太子。最后只诛杀了那位道士。自此,父子离心。
若太子单是落水受伤,养一养兴许能好,但他伤在了心里,心伤了,哪还能好。或者说,更早之时,太子就开始伤心了——普通七年,萧正德北逃不久即潜回,皇帝涕泪俱下痛斥他一番,却仍和从前一样对他恩宠有加。
太子葬礼后,周远之和萧冉在秣陵一处堤塘堵住了欲逃的鲍邈之。萧冉厉声问他:“太子待你不薄,你为何做出这等畜生之行?谁人指使你?是不是萧正德?”
鲍邈之全无惧意,反指斥萧冉:“你这欺师灭祖的孽徒,我是替恩师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恩师?萧冉呆了一呆。鲍邈之是玄清的棋子。
玄清扮作莫先生时,救过鲍邈之性命,鲍邈之为报恩,潜伏在太子身旁,伺机规劝太子反佛,若不成,则设法除之。太子贤明,若他登基,大梁必将蒸蒸日上,佛门也必将更加昌隆。这是玄清最不愿看到的。
“我是为恩师为道义而死,而你,萧冉,忘恩负义,欺师灭祖……”
萧冉不耐,挥挥手,周远之一刀结果了鲍邈之。
萧冉此时方了悟玄清所说“徒弟永远斗不过师父”所指何。周远之调查清楚了,莫先生从没在京口做过崔家西宾,而是以幕僚身份在萧纲府中。明面上,太子薨与晋安王无关,可太子临终那句话,却不由不令人起疑。太子逝前,萧纲被唤回朝,太子对徐相道:“我梦见和晋安王下棋,乱了章法,我把配剑给了他,晋安王回来时,这梦就应验了吧……”
太子之死,萧纲究竟有无参与?
回城的路上,踩着明媚的日光,萧冉却冷得哆嗦。周远之解下披风,为她裹上。“自天地生人始,阴谋诡计便诞生了。阴与阳同生,明与暗共处,这是天理。我们虽改变不了,却也不必惧怕。任他魑魅魍魉,我自有浩然正气。”
他的劝慰起了作用,萧冉手脚又热了起来。可一想到徐相的身子骨,心里又是一凉。还记得朝廷议定太子谥为“昭明”,徐相闻知彻夜长泣:“殿下,殿下……”
太子葬礼过后,徐相请辞,未获恩准。毕竟有了春秋,又经此重创,身子彻底垮了。
***
又过了四年,以清廉闻名于世的“风月宰相”徐勉溘然长逝。泉下有知,他定会和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昭明太子相聚。
徐相丧事毕,祭奠过太子后,周远之和萧冉相携去了建安郡。萧母早在那里安居——陆筠将萧母转移去了建安。太子逝前,似乎也预料到了什么,嘱周远之速速离京。
登舟前,他们恋恋不舍,频频回望建康城。
再见了。
***
十七年后,侯景反了,江南大乱。
建康失守的消息飞至建安,周远之二话不说,集结了墨家子弟,北上建康,平叛。
行前,他同萧冉告别。“北伐无望,若建康再陷于敌手,我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知他心,萧冉不阻拦,但求同去。
周远之拒绝。“不。你在这里,我还有生还的希望。”
萧冉伏在他胸前恸哭……
一年,二年,三年,四年……萧冉度日如年,不时有消息传来:狗贼萧正德献了城门,侯贼势如破竹攻入了建康……老皇帝被饿死……萧正德被立、被杀……萧纲被立,被杀……侯景自立……宗室、大臣、百姓四下流散,哀鸿遍野……
许许多多消息,尽是坏消息。始终没有周远之的消息。
又到了岁末,这日,萧冉抄完邻家阿翁早早订下的历书,摊平在案上等墨干。这空隙,她起身到院中大水缸舀了一瓢水,浇在窗前绿竹上,倏地手一抖,她看见了陆小鬼在眨眼。
“小娘子!”知了上气不接下气跑进门,“外面有个黑乎乎的家伙……”
萧冉扔了瓢,抬腿向外跑。
门前,江南正捧着秋葵给的瓢大口咕嘟。“村口,大榕树……”
等他终于把水咽下,萧冉早没了影。
村口,大榕树下,一人衣衫褴褛,拄着藜杖,一步一挪地往前走。忽见一抹碧纱裙飞扬,在暖黄的夕阳中,像镶了金粉的蝶翅。
“阿冉——”
——全文完——
故事到这儿就讲完了,再见了阿冉。接下来会捉虫、修文,不会有大的改动。感谢各位小天使的陪伴和鼓励!
【好艰难啊,我个废物终于写完一本了!从21年10月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直拖到今年3月中财勉强写完。中间一度非常怀疑自己,写得好烂啊,什么都想写,故事组织能力又不行,情节很散,人设立不起来……现在终于能松口气了。反思:拖的时间太长,好多构思自己都忘了,前后连不起来。。。嗯,总结,反思,改正,我相信会有进步滴!】
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各位小天使,看见你们的夸奖我都老脸一红,我觉得我不配!嘤嘤嘤,为了配上你们的夸奖,我会努力的!
=====
下一本要开的是《我教嬴政那些年》,最近有些忙,大概8月开。有缘的小天使,咱们下本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7章 天地之道 大结局 番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