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砥的暗中调查,像一枚悄无声息投入深潭的钉子,初时波澜不惊,却稳稳地扎向了底部。
技术员小赵那边很快有了回音。他避开乡里所有人的耳目,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亲自跑了一趟市农业质检中心,加急做了检测。结果令人心惊——王老五果园病叶样本里检出的成分,与刘明大力推广的那种所谓“高效营养液”标注严重不符,含有超量的激素类物质和不明化学成分,正是导致烧叶、伤根的元凶。更严重的是,检测报告指出,该类成分若在果品中残留,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几乎是同时,农业站另一名被周砥悄悄安排去排查的技术员也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初步走访发现,大湾村及邻近两个村,至少有十几户果农使用了同款或刘明同期推广的其他几种“新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害或肥害现象,轻则叶片黄化、落花落果,重则像王老五家那样树势衰败。只是大多数农户要么自认倒霉,要么被农资站的人用“操作不当”、“气候原因”等借口搪塞过去,并未深究。
情况比预想的更严重。这已不是简单的质量问题或工作失误,而是系统性、带有欺骗性质的坑农行为,并且可能危及农产品安全底线!
周砥看着桌上那份冰冷的检测报告和初步排查清单,怒火在胸中翻腾,但脸上却异常平静。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冷静。他深知,刘明一个小小的农资站长,未必有这么大的胆子和能量长期如此操作,其背后很可能牵扯更广,甚至乡里也有人睁只眼闭只眼。
直接掀盖子?时机未到。证据链还不完整,刘明背后的关系网不清,贸然行动很可能打草惊蛇,甚至被反咬一口。上次座谈会郝科长的“提醒”言犹在耳,他不能再给人留下“莽撞”、“破坏团结”的印象。
沉思良久,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既要敲山震虎,也要继续深挖。
他拿起电话,直接打给农资站站长刘明,语气平稳如常:“刘站长,我周砥。最近下乡调研,听到一些果农反映,用了咱们站推广的某些新肥新药,效果不太理想,甚至出现了药害。这个事情,你注意到了吗?”
电话那头的刘明显然没料到周砥会直接过问此事,愣了一下,随即打着哈哈:“周乡长您好您好!是有一些反映,不多不多!主要是有些农户不按说明书操作,用量过大或者配比不对……新技术新产品嘛,总有个适应过程,我们已经派人下去指导了。”
“哦?只是操作问题吗?”周砥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但我听到的反映比较集中,而且有些危害不小。刘站长,农资无小事,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和食品安全。这样,你立刻把近期站里主推的所有新产品的进货凭证、厂家资质、质检报告,以及详细的推广方案和范围,整理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给我。我要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记住,要全面、要真实。如果真是厂家资质或产品质量有问题,我们必须立即停止推广,追责索赔,保护农民利益。如果是我们推广指导不到位,也要深刻反思,改进工作。这件事,必须给群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这番话,冠冕堂皇,完全站在工作和群众的立场上,挑不出任何毛病,却又像一把刀子,直指核心。刘明在电话那头支吾着,明显感到了压力:“周乡长,这个……资料比较多,整理需要点时间……”
“最迟后天下午下班前,送到我办公室。”周砥不容置疑地定了时限,然后缓和了一下语气,“刘站长,我知道农资站工作也很辛苦,但越是面对新事物,我们越要谨慎,要把风险控在前面。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掩盖问题。你说是不是?”
“是,是,周乡长您说得对!我马上安排人整理!”刘明连声应道,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挂了电话,周砥冷笑一声。他知道,这份报告,刘明绝对不敢做得太假,但真做起来,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就会暴露出来。这就是敲山震虎,逼他自乱阵脚,同时也为自己下一步行动争取时间和更充分的理由。
果然,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不到半天,分管农业的副乡长老李就踱着步子来到了周砥办公室。
“周乡长,忙呢?”老李笑呵呵地坐下,递过一根烟。
周砥摆手谢绝:“李乡长,我不抽烟。您有事?”
“也没啥大事,”老李自己点上烟,吸了一口,慢悠悠地说,“听说你在查农资站推广新产品的事?老刘那人吧,有时候是心急了些,想干出点成绩,方法可能糙了点,但出发点还是好的嘛。下面农户反映问题,难免夸大其词,或者自己没弄明白。咱们内部沟通一下,让老刘注意点方式方法就行了,没必要大动干戈吧?弄得人心惶惶的,影响工作积极性啊。”
这话听起来是劝和,实则是在施压和摸底,试图将大事化小。
周砥心中了然,脸上却露出诚恳的表情:“李乡长,您说得对,内部沟通很重要。我也相信刘站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正因为关系到农户切身利益和咱们乡的果树产业发展,我们才更要慎重。现在不止一两家反映,而且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损失。不把情况彻底搞清楚,万一真是产品问题,以后大面积出事了,那才是更大的责任,更影响积极性。您说呢?我们先把情况摸透,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该补救的补救,这也是对刘站长和农资站工作的负责嘛。”
他一番话滴水不漏,既尊重了老李,又坚持了原则,把调查的必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
老李被噎了一下,干笑两声:“呵呵,周乡长考虑得周全。也好,查清楚大家都放心。那你先忙着,我还有个会。”说完,便起身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匆忙。
周砥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微凝。老李分管农业,农资站出这么大的问题,他真的一点不知情?还是说,他也牵涉其中?这潭水,看来比想象的更深。
压力并没有停止。傍晚临下班时,老陈乡长也看似随意地打来了内线电话:“周砥啊,农资站那边怎么回事?听说闹得有点不愉快?基层工作难做,有时候要讲究点策略,团结稳定是第一位的。”
周砥同样用汇报工作的口吻,将情况客观陈述了一遍,强调了自己是基于群众反映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要求彻查的。“陈乡长,请您放心,我会注意方式方法,但也必须对群众有个交代。否则,真出了大问题,我们都没法向上向下交代。”
老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最后说了句:“嗯,把握好度。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我汇报。”便挂了电话。
两拨人来说情,反而让周砥更加坚定了查下去的决心。这恰恰说明,问题绝不简单。
他不动声色,继续安排小赵他们,利用各种机会,更隐蔽地扩大排查范围,并悄悄收集受损农户的证言和证据。同时,他也在等待刘明那份注定不会完全真实的报告。
那枚钉子,已经钉下。虽然引来了暗流的涌动和反噬,但它牢牢地钉在那里,撬开了一道缝隙。透过这道缝隙,周砥能看到更多隐藏在深处的污浊。他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证据,才能将这暗流彻底搅动,让一切浮出水面。
窗外,夜色深沉。周砥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像一枚钉子,顽强地钉在柳湾乡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上,等待着破晓时分的到来。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