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惊雷无声

县委书记赵建国办公室的门,比周砥想象中要朴素。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几把旧沙发,墙上挂着县域地图和一幅笔力遒劲的“实事求是”书法,除此之外,再无多余装饰。赵书记坐在桌后,正批阅着文件,听到秘书通报,才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走进来的周砥。

“赵书记。”周砥恭敬地问好,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虽然之前在山塘隐患点有过一面之缘,但单独面对面汇报如此敏感棘手的事情,还是第一次。

“周砥同志来了,坐。”赵书记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和,听不出情绪,“郝科长说你有重要情况要直接向我汇报?是关于大湾村化工厂的事吧?”

“是的,赵书记。”周砥深吸一口气,将带来的材料双手呈上,“事情可能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要复杂得多。这是目前掌握的一些初步证据。”

赵书记接过材料,戴起眼镜,一页页仔细翻看。他看得很慢,眉头渐渐蹙起,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也随之凝固。周砥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良久,赵书记放下材料,摘掉眼镜,揉了揉眉心,目光变得异常锐利:“这个笔记本和这些条子,来源可靠吗?核实过没有?”

“来源绝对可靠,当事人我们现在秘密保护着。笔记本上的笔迹和部分内容,经过初步比对,与大湾村李会计的笔迹和工作记录有吻合之处。条子上的手印也正在核对。但目前还只是单方面证据,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周砥谨慎地回答。

赵书记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周砥知道,县委书记此刻权衡的,绝不仅仅是案件本身,更是背后的政治影响、社会稳定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你的判断是什么?”赵书记突然问道。

周砥挺直脊背,语气坚定:“赵书记,我认为这很可能是一起典型的基层干部与企业勾结,在征地补偿中欺上瞒下、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甚至可能涉及行贿受贿。这也是导致群众情绪激烈、引发□□的根源。如果不彻查清楚,依法处理,不仅无法向大湾村百姓交代,类似矛盾以后还会在其他地方重演,政府的公信力将严重受损。”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调查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讲究策略,确保稳妥,避免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但目前看,捂盖子只会让脓包越烂越大。”

赵书记看着他,目光深邃,似乎在审视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这番话背后的决心。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

“你知道这么查下去,可能会碰到什么吗?”赵书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量。

周砥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我知道。可能碰到阻力,可能碰到说情风,甚至可能碰到更大的保护伞。但我想,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有县委的坚强领导,就没有闯不过去的关口。”

赵书记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赞许。他重新戴上眼镜,拿起笔,在一份文件上快速签了几个字,然后说:“好。这件事,县委支持你查下去。但要把握几点:第一,范围要控制,就事论事,是什么问题就查什么问题,不要无限扩大,不搞人人自危;第二,程序要合法,证据要扎实,办成铁案;第三,要确保稳定,做好预案,防止有人狗急跳墙,煽动群众;第四,重大进展直接向我和纪委牛书记汇报。”

他拿起内线电话:“小刘,请纪委牛书记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放下电话,他对周砥说:“你等一下,牛书记来了,你们具体商量一下怎么操作。县纪委会介入指导。”

周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一股暖流和巨大的责任感同时涌上心头。县委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底气。

很快,县纪委书记牛书记赶到。赵书记简要说明了情况,将周砥带来的材料递给他。牛书记是个面容严肃、眼神犀利的老纪检,看着材料,脸色越来越凝重。

“性质恶劣!”牛书记沉声道,“赵书记,我建议县纪委立刻成立专案组,与大湾村征地问题调查组合并办案,由县纪委主导,柳湾乡党委配合,彻查其中的违纪违法问题!”

“可以。”赵书记点头同意,“周砥同志熟悉情况,让他参与进来。但要绝对保密,动作要快,准,稳!”

从县委大楼出来,周砥感觉外面的阳光格外刺眼,肩上的担子也前所未有的沉重。他知道,从现在开始,一场真正的较量已经拉开了序幕。法律的利剑即将出鞘,目标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和黑手。

回到柳湾乡,周砥立刻向老陈书记传达了县委的指示。老陈听完,半晌没说话,最后长长叹了口气:“既然县委决定了,那就查吧。唉,真是没想到啊……周乡长,这事……你可要千万小心。”

周砥点点头:“陈书记,我知道轻重。”

县纪委专案组秘密进驻柳湾乡,对外宣称是加强对乡镇换届纪律的督导检查。调查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加速进行。笔迹鉴定确认了笔记本出自大湾村李会计之手;条子上的手印也与部分村民核对一致;调查人员分头谈话,政策攻心,突破口首先从那个惶惶不可终日的李会计身上打开。

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和确凿证据面前,李会计崩溃了,哭诉着自己如何被化工厂的刘经理拉下水,如何在征地测量中故意少算亩数,如何虚报补偿名单套取资金,又如何按照刘经理的指示,用少量现金“安抚”那些闹得厉害的村民……他交代出的细节触目惊心,涉及金额远超想象。

顺藤摸瓜,专案组很快控制了化工厂的刘经理。一开始,刘经理还百般抵赖,气焰嚣张,暗示上面有人。但当一份份证据摆在他面前,当调查人员点出几个他自以为隐秘的行贿对象和金额时,他的防线也迅速土崩瓦解。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他开始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不仅交代了如何勾结李会计等人侵害农民利益,还为了加快审批、逃避监管,向乡里乃至县里个别部门的干部行贿的事实。

一个个名字,一笔笔金额,一桩桩交易,从刘经理口中吐出,被详细记录在案。每多一个名字,周砥和专案组人员的脸色就凝重一分。这潭水,果然深不见底。

案件的性质再次升级,从基层村干部违纪,蔓延到了乡、县部分干部的职务犯罪。

就在专案组斟酌着下一步行动,准备向县委汇报并对相关干部采取措施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那位之前曾给周砥打过电话、语气强势的化工厂投资人,那位据说在县里乃至市里都有深厚关系的老板,突然主动联系了专案组,表示愿意“配合调查”,“澄清误会”。

他来的时候,没有带律师,只带了一个公文包。面对专案组,他态度谦恭,与之前的强势判若两人。他承认公司管理不善,用人失察,导致下属胡作非为,侵害了农民利益,他表示愿意立即足额补发所有拖欠克扣的补偿款,并额外支付一笔可观的赔偿金。对于行贿问题,他则巧妙地推脱是下属的个人行为,他毫不知情,但愿意代表公司承担管理失职的责任。

他带来的公文包里,是一份措辞严谨的补充赔偿协议和一张金额巨大的支票。

“各位领导,企业做事不容易,尤其是我们这种实体经济,投资大,回报慢。”投资人语气诚恳,甚至带着一丝委屈,“我们是真的想为地方经济发展做点贡献。这次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深感痛心。我愿意尽最大努力弥补过错,平息事态。也希望领导们能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继续投资发展的机会。至于其他的……是不是可以本着维护大局稳定、保护营商环境的角度,适可而止?”

话语绵里藏针,既展示了“诚意”,又暗含了“警告”和“交易”。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对方在丢车保帅,试图用钱堵住嘴,将案件控制在基层和商业层面,避免引火烧到更高处。

压力,以一种更圆滑、更隐蔽的方式,再次袭来。

周砥看着那张支票,感觉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他知道,如果接下这笔钱,案件或许可以就此了结,村民能拿到更多补偿,事态能迅速平息,各方似乎都能满意。但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分子呢?难道就让他们逍遥法外?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呢?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专案组成员,最后落在县纪委带队同志的脸上。

惊雷,此刻无声,却即将炸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抉择的时刻,到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泥阶
连载中王胤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