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博物馆到元大都

【创作声明】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人物马可·波罗为原型的架空历史小说。故事背景与人物经历均基于艺术想象而虚构创作,旨在讲述一个关于穿越、文化与归属的寓言,并非对真实历史的考据与再现。书中情节、人物对话及细节设定,皆服务于文学创作,请勿与真实史料混淆。

档案袋摔在脸上的声音,是钝的。一声闷响之后,牛皮纸袋弹落在地,里面散落的A4纸像垂死的白鸟,哗啦一下铺了满地,覆盖了办公室廉价瓷砖反光的表面。有一张绩效评估表,恰好盖住了林砚沾着灰尘的鞋尖,上面"团队协作能力待提升"的红字评语格外刺眼。

"旅游管理专业高材生?连普通话二甲都没过,还解说个屁!"

部门领导,一个执着于把POLO衫领子竖起来以掩盖脖颈赘肉的中年男人,一根粗短的手指隔空戳着,唾沫星子在午后斜照的阳光里飞舞,像一群躁动的微尘。那阳光透过博物馆高大的落地窗,明晃晃的,能把一切都照得通透,却唯独穿不透林砚心里那片沉郁的泥沼。他能清晰地看见光线里飞舞的尘埃,每一粒都在无声地见证他的狼狈。

同事们目光如针,密集地扎在背上,痒,却挠不得。他能感觉到那些视线在他弯曲的脊背上巡弋,有同情,有庆幸,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漠然。他缓缓蹲下去,脊背弯成一个沉默的弧度,开始收拾那一地狼藉。打印纸上的宋体字冰冷而清晰——"熟练掌握中西旅游文化史"、"具备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此刻读来,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设计的反讽。他的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纸面,忽然想起为了准备市领导考察,他连续加了半个月班整理的展陈大纲,此刻也散落其中,成了废纸。

"下个月市里领导来考察,你这个普通话水平,是想让我们博物馆成为全省文博界的笑话吗?收拾东西,马上走人!"

最后通牒像一块冰,砸在地上,碎成凛冽的寒意。五年的勤恳,熬过的夜,核对过的无数文物标签,最终被简化成一个冰冷的分数,和一句更冰冷的驱逐。林砚甚至能闻到领导说话时飘来的隔夜咖啡的气息,混着发胶的味道,令人作呕。

林砚扯了扯嘴角,连一个嘲讽的表情都懒得奉上。他把最后一张纸塞进皱巴巴的档案袋,站起身,目光掠过那些或躲闪或好奇的脸,径直走向走廊尽头那个堆满杂物的角落工位。动作麻利地将私人物品扫进一个空纸箱——一个用了多年掉漆的保温杯,杯壁上还贴着已经泛黄的"加油"便签;半包受潮的饼干,是昨晚熬夜没吃完的;一本从图书馆借来忘了还的《中世纪商路与物种传播》,书页间还夹着他做的笔记。他的世界,轻而易举地被收纳进这方寸之间。纸箱很轻,却压得他手臂发沉。

抱着纸箱走出博物馆气派的侧门,晚高峰的喧嚣如同热浪般扑面而来。汽车的鸣笛、电动车的刹车声、行人嘈杂的交谈,混合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将他裹挟。他没有停留,顺着人流走向公交站——先回出租屋,至少那里能暂时躲开这满世界的嘈杂。

门轴吱呀一声蹭过积灰的地板,一股混合着潮湿与外卖油污的味道扑面而来。客厅窗台上的绿萝是他去年搬家时买的,如今最外层的叶子已经发蔫,叶尖卷成焦褐色,像被生活啃过的边。他走过去浇了半杯冷水,水珠顺着叶片滑进盆土,却没敢指望这濒死的绿意能活过来——就像他没敢指望这份工作能撑到年底。

墙面是房东刷的米白色,如今已经泛黄,唯一的亮色是贴在租房合同旁边的便利贴。上面是他随手写的丝路知识点,"葱岭以西多葡萄、苜蓿,元时驿站三日一换马"、"威尼斯商队常用玻璃换东方丝绸",字迹从工整到潦草,最后几张还沾着咖啡渍。那些曾让他在面试时眼睛发亮的内容,如今像褪了色的便利贴,连粘在墙上都要靠透明胶补缀,连自己都快忘了当初为什么要记。

他把纸箱放在墙角,弯腰时瞥见茶几底下压着张粉色纸片——是房东昨天塞进门缝的催款单。"本月房租逾期3日,再不缴纳将终止合同",字迹加粗,像道红色的疤。林砚指尖碰了碰纸片边缘,冰凉的触感顺着指缝窜到心口。这张纸比领导的唾沫星子更实在,也更锋利——它不骂他,却直接断了他在这座城市里最后的容身之处。

他不想待在这里了。四面徒壁的出租屋像个密不透风的盒子,装着他的窘迫,连呼吸都觉得闷。鬼使神差地,他又抱起纸箱,转身走出了门——这次,他没去公交站,而是朝着博物馆的方向走了回去。

游客早已散尽,只剩下博物馆这栋巨石与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在渐沉的暮色中沉默地矗立,像一座现代的陵墓。他下意识地刷了那张或许明天一早人力资源部就会注销的门禁卡。

"嘀——" 一声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沉重的玻璃门应声滑开。仿佛是一个命运的邀请,或者说,陷阱。他犹豫了一瞬,还是抱着纸箱走了进去。

空旷的展厅瞬间吞噬了他的脚步声,寂静变得有了重量,压迫着耳膜。安全出口幽绿的指示牌,像悬浮在黑暗中的眼睛,冷漠地注视着他这个不速之客。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仿佛一场无声的告别,脚下光洁的地板映出他模糊而孤独的身影。最终,他停在了"丝路传奇"特展厅门口。这里曾是他投入心血最多的地方。

巨大的独立展柜内,柔和的灯光聚焦在一本摊开的、封面斑驳的《马可·波罗游记》复刻品上。做旧的羊皮封面,烫金的标题字母蜿蜒盘曲,在LED冷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类似金属的、过于完美的光泽。真品自然轮不到他们这种市级博物馆展出,但这复刻品也做得足够考究,每一个做旧的折痕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逆旅马可:一名旅游专业生的跨时空西行记
连载中瓶子加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