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两张时代不同的照片,并排放在一起的时候:才叫观察者从被摄像人的脸庞上,捕捉到那一份相似的影子。

而后面这张近期照片上的形象,又在高桥廉的记忆检索里,与现场记录中死者被毁坏的面容、一点点地重合起来。

在诸伏高明耐心的目光注视中,高桥廉确认似地微一点头,从摆着两张照片的会议桌前撤开。

“死者木村的双亲、或者说是养父母,原是新潟县人。”

“他们在收养了木村之后,迁去京都周边居住。”

“不过……”诸伏高明讲道。

他把又一份报告、及复印的资料推给高桥。总共只有寥寥几页,高桥廉快速翻过一遍,又重点停留在其中一小块内容上。

那是收养公证与送养单位的证明。这应当只是警署仓促间查到的二次复印的版本,且就复印本的痕迹来看,上一版同样已经十分老旧。

“他们是二十一年前、在长野领养到的这个孩子。”

诸伏高明说,着意加重了语气:“——在长野的须坂,受外国商人格莱德赞助的一家福利院。”

*

“巴尔·M·格莱德。”诸伏高明道,“这位先生二十八年前来到日本,开设不少工厂,在南边多处的府郡县里都有做过生意。”

“而没再过一两年,他就以身体休养之名转让了大部分工厂,来到长野的须坂市,并逐渐定居下来。”

高桥廉翻看着一沓厚厚的资料。这是诸伏高明与须坂署整理的,有关格莱德在本县参与的合作扶持项目、慈善捐款、和设立的各种门类的资助。

“他做什么生意?”

“什么生意?”高明突然笑起来,“就是这一点叫我们特别奇怪。巴尔·格莱德在这里扎根小几十年,长野的人们大概全知道他是个大慈善家——”

“也仅止于此;除了这点之外,这里人竟然对这好心的外国商人几乎一无所知。”

诸伏警官这话讲得这么彬彬有礼,高桥却能看出来,他的态度不像是表面上那样柔和。而那位‘好心’慈善家格莱德的所作所为,显然也是值得琢磨的。

“但实际上,格莱德曾经也扬名一时,接触过它的应该不在少数。”

诸伏在这里用的字眼,让高桥不由短暂地抬起眼,向他确认似地瞧过去。

与此同时,高桥廉自己却仿佛是想到什么之前遗忘的东西,眉心不自觉地微拢起来。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标识。”

他的声音几乎不可听闻:“我见过这样标识的设备——但不是最近。”

高桥廉在记忆中检索一遍。

这回问路的石子掷对了方向,一些陈旧的琐碎新闻从脑海中一闪而过。

“哦?”诸伏高明不由得挑眉,眼睛睁大了一些,但惊讶只有一瞬。

“也不奇怪。”他笑道,“毕竟所谓的「格莱德」,在几十年前的国外应当比在日本更有名。它最初主要负责镜头制造,除了和相机品牌合作外,也出产用于科学医学领域的设备。”

诸伏高明拿给高桥廉一张旧报,微微展开。那上面是一则久远的对于「格莱德」在日本诸县产业的报导,上面有一个熟悉的图案。

“「格莱德」。”高桥廉低声念出来。

“我听说过这个牌子。没想到是这个巴尔·格莱德,而且还在日本又开了新厂。”他说。

高桥廉轻易地认出来。这标识与他碰到的那两位黑衣人、带着的制服工人身上的图案,基本一模一样。

这些文稿的复印件虽是诸伏自己带来的;闻言,诸伏却又特意瞧了警探一眼。

这纠缠在一起的字母中,只有“C”和“G”能被勉强辨认。其中“G”大概是指格莱德,但“C”的来源,凭借目前的调查,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指向。

“……原来是这样。”诸伏高明不知看出什么,重新瞥向这个古怪的厂标。

“虽然知道的人比较少——但在摄影爱好者的口中,‘格莱德’的镜头在近些年也还是颇受喜爱。”

诸伏高明提起这些闲谈如信手拈来,态度亲和地弯一弯唇角。高桥廉从他眉眼中,细微地捕获到一丝不属于案情的温情。

诸伏高明把这份旧报收回己侧,字面朝下地向着桌面倒覆过来。

这份标识盯得久了,仿佛会叫人产生微微的眩晕,产生一种不认识字、或者知道也念不出来的错觉。

高桥廉微微眯眼,仿佛是出于方才短暂的晃神。

“只是除了这种特定的圈子里,很少会有人提到。”诸伏警官重新与高桥廉对视,见到后者的眼睛中光色变幻,直到聚拢成冷静的一束。

“格莱德在长野所支持的慈善也是同样,尽管涉及面颇广,似乎许多人都不太记得他们的关联。”高桥廉听见诸伏说。

“就如二十六年前,”诸伏高明讲回之前的话题,“初到长野县立住脚的格莱德,与地方合办建立了一所福利院。”

然而实际上,这间福利院几乎完全是格莱德出资承建的。

格莱德自称是为了缅怀故去的小女,这些年几乎不求名不求利地,默默资助了福利院、学校等多处场所,给地方资金捉襟见肘的县厅解决了不少困难,长野的人也一直很感激他。

“我等在长野市与须坂所查的连环失踪案,最近在进行梳理之后也隐隐发现,似乎所有线索都与受过格莱德资助的一个互助会有联系。”

“因着他的声名,我们的刑警在市里走访、尝试挖掘更多信息的时候,也的确费了很大的力气。”

诸伏高明说得轻描淡写。但高桥廉依旧能明白,他们对格莱德的调查已经受到了来自内外的重重阻力。

“……格莱德。”高桥廉微不可查地再次念过这名字。

诸伏缓了一缓话题。如今,从高桥沉吟的神色中,他不知为何捕捉到一丝危险。

他探究地望向高桥廉的眼睛。那双眼睛里的蓝淡得看不见,被抛弃在灰色的基底里,只余如寒星般的点光。

诸伏心中默数几秒,开口打破这片刻的安静:

“二十余年前,长野县西部发生过严重的地震——大约正是在巴尔·格莱德决定来长野定居前后的那段时间里。”

“山间频发泥石流;遇灾而迁移的民户常有,甚至有整个村子都受灾迁走的。”

高桥廉的视线微微抬起来,重又安静地投注在他身上。

“而那一段时间下山来的灾民里,有一批特别的人。她们自己逃难过来,已没有能力在养活自己的同时、再养活带出来的孩子。”

这是须坂署的警员在调查到一名退休的老员工时,意外了解到的旧事。诸伏高明所指的,是一帮同样带着新生儿的母亲。

她们离开故地、被迫落到别处去,或是失去亲人、生活难以为继;在逃难的途中仿佛是自发地聚拢起来。

“这个时候,格莱德所建的善藏福利院,接收了这一批受灾山民的孩子。”

诸伏高明缓声说道:“这也是巴尔·格莱德先生在此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这些襁褓中的婴儿,成了被善藏福利院接收的第一批孩子。

“这些山民中,当时有许多都不太认字写字;甚至本就没有正式的名字。

“所以在旧文件的记录上,他们的签名多是以画押或手印代替。”

“我们的警员查找了目前能调阅到的、所有二十六年前存留下来的档案,终于废弃的文件当中,找到了一处奇怪的记录。”

高桥廉在诸伏高明的示意下,打开了最后一份文件。

那是一份有关孩子们的临时身份证明,方便福利院内部的工作人员管理而记录的。

与此同时,诸伏高明徐徐说道,看向高桥廉:

“孩子们的临时称呼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郎、健太等多见的名字。”

但在这一沓文件的首页边缘处,有浅浅的铅字所写的标记——那里写着一个姓氏,被人用笔轻轻地画了圈。

“这一批孩子最初用来做登记的姓氏,都是……”

“沼尾。”

小伙伴们节日快乐~天天开心!

明天应该会掉落更新~(努力握拳.jpg)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八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你这调查员红切黑吗
连载中阿廖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