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知青事多

累死累活的一年到头挣的刚够嚼用,十几年连身新衣服都没穿过。

唉,这一时半晌的,上哪找老实肯干,长的好看没坏心眼,对娘俩好,能纵容娘俩的,还能上交管家权的好对象啊,难呐!

不好找啊!

眼下,春耕就要开始了,春耕刨地可是最累人的,就算妇女也得积极努力干活,争当半边天。

这时代干活不积极,思想落后有问题,可是真会抓人斗起来的,村里抓住村里斗,县里抓住县里斗。

这是真会要命的。

许愿桥撅了撅嘴,不想下地干活,她也没干过农活。

“娘,俺不想下地,有啥办法不?俺也不想你下地干活了,累坏咋整。”

吴桂兰都快睡着了,又给闺女扒拉醒了。

气地她伸手啪啪两下,打在许愿桥身上,“死丫头,几点了,还咋呼啥。”

打在身上也不疼,吴桂兰从来没真使劲打过乔丫。

许愿桥嘿嘿一笑,整出一副傻样。

“娘,俺说俺不想下地干活了,你也别下地了,累坏了咋整。”

“欸,傻丫,不下地没工分,没有工分到年底就没粮食分,没粮食咱娘俩喝西北风去啊!”

“那我记得去年咱家就没下地。”

“去年不是后村老洪家媳妇推了我一个跟头,给咱赔了两袋粮么。”

“……那前年呢?咱家好像也没挣到几个工分呀?”

“前年村北头,老刘家的孩子掉井里了,我给捞出来的,那不是他们家给咱送来两袋粮食嘛。”

……好家伙,她老娘才是真厉害呀!年年都能划拉两袋粮食,尽够她们娘俩吃的了!

“娘,那今年呢?今年咋没有两袋粮食呢?”

吴桂兰气恼地又拍闺女几下,把被子拍的啪啪响。

“今年你救的那个让人抓走了,还粮啥粮,赶紧睡觉,再说话真揍你嗷。”

“哦,睡吧。”

原来,老娘今年指望的是宋也成啊,那就算了吧,狗东西进去了。

许愿桥挺难受,白救人了,两袋子粮食飞了。

洞府里也没啥吃的,也不知道她以前为啥不囤点粮,囤那老些辣条有啥用,不顶饿。

辣条!

许愿桥眼睛一亮。

也许还真能换粮。

…………

许家娘俩在琢磨咋样能混两袋粮食。

知青大院里也刮起了波澜。

宋玉莲被放回来,知青们虽然不知道她被带走是因为什么,但终归觉得不是什么好事,都没怎么搭理她,一个院子里住着,时间长了谁还不知道谁呢。

夜半时分。

宋玉莲宛若无骨地伏在老知青范宏怀里,微微弯曲的发梢,扫在范宏的手背上。

范宏紧紧抱着她,两个人躲在大院门后,趁着天黑没人,说悄悄话。

宋玉莲刚说几句话,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一双媚眼含泪,楚楚动人。

对着范宏诉说了,这几天受到的委屈。

范宏心疼的搂着好一通柔声安慰,才止住宋玉莲的眼泪。

宋玉莲也终于说出她了今夜相约的目的。

“范宏哥哥,春耕太累人了,我的手都拿不动锄头,人家从来没受过这种苦,脚上都磨坏了~”

“莲莲妹妹,我给你吹吹脚,就不疼了。”

“不嘛,范宏哥哥,我想换个轻松点的活,这样,就能多出时间来陪你了。”

“莲莲,你相中什么活了,我给你去办,我这里还有家里刚寄来的二百块钱。”

宋玉莲眼睛一亮,声音更加甜腻,“范宏哥哥,村小老师就挺好,你看……”

范宏身体一僵,村小老师虽然不算正式工,可他也没那个能耐说换人就换人呀。

范宏家里条件还不错,是最早一批下乡的知青,与村里人相处的不算太好。

他以为给宋玉莲换个轻松点的活,看仓库、分发农具就挺好,他花点钱,也许能让莲莲换上去,可这村小老师……

范宏犹豫为难的样子,宋玉莲打心眼里看不上,可眼下无人可用,还得靠着范宏办事儿,要不然老师的工作,一点希望都没有。

心里虽然鄙视范宏的无能,嘴上却还缠缠绵绵地说:“范宏哥哥,如果我能当上村小老师,有了工作,就能配得上你,你家里也会同意我们交往,我们就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说着,眼里又有两串晶莹的泪珠滑落,“不像现在,莲莲想你了,都得偷偷摸摸的。”

这个话一出口,果然刺激了范宏,他多次想要公开和莲莲的关系,可是莲莲总说她配不上他,怕耽误了他,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肯公开,就像这次莲莲堂哥来看她,还被人说成俩人私会,委屈的莲莲都憔悴了。

范宏拥抱着心爱的莲莲,赌咒发誓一定能给宋玉莲,把村小的老师工作拿下。

宋玉莲这才破涕为笑,满意地亲了一下范宏,软软地说:“宏哥哥,你对我真好,这块手绢是我最珍爱的,送给你,就像我时刻在你身边一样。”

说着,小手捏着手绢就往范宏怀里送。

惹的范宏直喘粗气,攥着宋玉莲的手揉搓。

“莲莲,我的好莲莲,我一定能让你当上村小的老师,我发誓。”

突然,大院里不知是那扇窗户,发出咣当一声巨响。

一只破烂臭鞋底子,飞过来,正砸在宋玉莲头上。

吓的宋玉莲惊恐一跳,更是往范宏怀里使劲钻去。

俩人捅捅咕咕的终于分开,各回各屋。

宋玉莲一连几天提着心,唯恐那天晚上有知青听见他们说话,知晓她惦记村小老师的工作,中途给她下绊子,这几天她都在试探众人,直到所有知青都没什么反应,终于松了一口气。

宋玉莲心里又在琢磨,究竟是谁拿破烂鞋底子砸她,转而又开始担心在县里发生的那些事,要是传到献红村,那她就真没脸呆在这里了。

献红村的知青大院条件,比别的村都好,四间联排的瓦顶红砖房,男女各两间房,新砌的大通炕,窗户和门都是用的好木料新打的。

当初村书记听说,城里的知识青年要来乡下,积极申请了一批红砖水泥,又张罗带着全村人出力。

全村人白天上工挣工分,晚上给知青们盖大瓦房,累的村里最壮的劳动力都躺了两天。

房子盖的又结实又宽敞,院子里也给铺上了石头子。

就这么用心打造的知青大院,没换来知青们一句好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第八年新婚

错号后

北岛长夜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年代文里心想事成
连载中荟萃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