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中午过后,天就变得阴沉沉的,灰蒙蒙的雾气笼罩间,雨随时都有可能滴下来。

打包完最后一个包裹,苏廿廿轻轻伸了个懒腰,看着地上一排排整齐的纸箱,对自己今天的成果表示很满意。

就等下午四点快递小哥上门取件,她今天的工作就能圆满结束了。

揉了揉微酸的肩膀,苏廿廿准备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就在这时候,窗外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好吧,看来,今天的犒劳要泡汤了。

既然下雨了,那这样的天气呢,最适合窝在被子里睡觉了。不行的话,一会儿就去姥姥家补个惬意的午觉,这也算犒劳自己了。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是“妈妈”。

“怎么这时候电话?”苏廿廿嘀咕,平时这个点妈妈都在上课的,哪有时间理她这个闲人。

接起电话,还没来得及开口,妈妈带着哭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廿廿,你快去医院!姥姥晕倒了……现在在中心医院急诊科!我正往那赶,你离得近,快点过去!”

苏廿廿的心猛地一沉,她突然就想起了,三年前姥爷也是这样突然晕了过去,等人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不行了。

往事历历在目,那种失去至亲的恐惧感瞬间控制了整个脑袋。她抓起包就冲了出去,房门都没来得及锁。

好不容易打上车,苏廿廿赶紧拨通姥姥的电话,是个陌生的男人接的。

对方解释说:姥姥在四单元401收电费的时候突然倒下,幸好住502的他路过,及时将人送到了医院,现在正在急诊室抢救。

出租车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点不断敲打着玻璃,苏廿廿听完这就心烦:“早就劝她别管这些楼里的破事了,这么大年纪还一层一层爬四楼……收什么公用电费,就是不听劝,现在可好……”

她心里又急又气,既气姥姥的固执,更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中心医院急诊科里人满为患,消毒水味、血腥味以及各种体味混杂在一起,令人窒息。

刚才那人说姥姥在急救室,看到急救室的门微敞着,她不管不顾就冲了进去,惊住了一屋子人,可是里面并不是姥姥。

苏廿廿说了抱歉赶紧退出来,在拥挤的过道中穿行,焦急地寻找着姥姥的身影。一个不留神,她撞上了一个正要经过的医生,纸张散落一地。

“对不起,我……”苏廿廿慌忙蹲下收拾,手指因紧张有些发抖。

被她撞到的医生后退半步,冷静地审视着这一片狼藉:“急诊科不是跑步的地方。”

苏廿廿抬头,对上一双清冷的眼睛。白大褂一尘不染,胸牌上写着: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王居清。

竟然是他!那个在楼下烧纸、还莫名其妙叫她“大姐”的讨厌邻居!

“我姥姥刚被送来,她晕倒了,我找不到她……”看到这张勉强算是熟悉的脸,她的话语不受控制地从她嘴里涌出,“他们说是突发头晕,她今年七十了,平时血压有点高但一直吃药……”

急切地望着他,她潜意识里觉得两人既然住在同一个单元,应该有点邻里之情。

接过她捡起的纸张,王居清边整理顺序边说:“初诊患者会在前台登记,由分诊护士评估后安排相应检查。”

他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你着急也没有用。心内科医生诊断结束,如果排除心源性因素,会请神经内科会诊。”

苏廿廿愣在原地,他的冷漠像一堵墙,将她所有的焦急和期待都挡了回去。

她本以为,作为邻居,至少他会流露出一点关心或者至少是同情。可他连头都没抬一下,仿佛他们从未在单元门口擦肩而过,从未有过关于“大姐”称呼的针锋相对。

“那你知道大概在哪个诊室吗?”她不甘心追问。

“抱歉,我不是急诊科医生。”王居清看了眼手表,“只是来会诊另一个病人。这样的问题,你应该去急诊护士站询问。”他微微点头示意,转身走向走廊另一端。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苏廿廿真想上去踹一脚,至少算是打过照面的邻居,可他刚才的眼神,分明就像在看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这人简直是冷血动物,她愤愤地想。

深吸一口气,苏廿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想起王居清那句冷冰冰的提示,快步走向急诊护士站。排队等候的人群很拥挤,每一秒钟都显像在煎熬。

终于轮到她了,报上姓名,护士熟练地在电脑系统中查询:“田秀芳,对吗?”

得到确认后,护士抬头指了个方向,“在8号观察室。沿着这条走廊直走,右手边第一个拐弯走到尽头就能看到。

原来藏得这么隐蔽,苏廿廿心想。幸好来问了,不然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肯定找不到。

照着指引赶过去,她推开观察室门的瞬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姥姥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色虽苍白,呼吸却平稳。

病床边站着一位男士,想必就是那位热心肠的502邻居。苏廿廿连忙上前,千恩万谢地将对方送出了病房门,心中满是感激。

转过身,她看到一位护士正在病床旁调整输液速度。

见苏廿廿走近,护士轻声解释道:“患者是突发性眩晕,我们已经做了初步检查,目前血压偏高但还算稳定。”

她眼神看向正在沉睡的老人,小声提醒:“现在她睡着了,最好先不要打扰。医生已经开了药,今晚需要留院观察。”

苏廿廿点点头,轻轻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此时的姥姥,胸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睡容安详,仿佛只是经历了一场疲惫的劳作后沉沉睡去。

握住姥姥布满皱纹的手,感受到那微弱的温度,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她是姥姥带大的孩子。小时候,父母工作忙碌,苏廿廿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跟在姥姥身边度过的。

就在这时,苏廿廿的妈妈匆匆赶到,看到眼前的场景,忍不住捂住嘴哽咽起来。母女俩相拥而泣,随后苏廿廿将姥姥的情况告诉妈妈:

“医生说可能是劳累过度引起的,加上最近天气变热。血压突然升高导致的眩晕。幸好502的邻居及时送到医院……”

妈妈擦着眼泪点头:“这次多亏了好心人。等你姥姥醒了,咱们一定要好好谢谢人家。”

--

就在苏廿廿和妈妈相拥而泣的时候,王居清已经到了另一间会诊病房门口。

路上,他的思绪被那个慌慌张张的女人打断。他确实记得她——应该是住在楼上的邻居,虽然说过两句话,但在他看来,这远远谈不上认识,顶多算是面熟。

在医院里,他见过太多情绪失控的家属。一旦给予丝毫特殊关照,就会像洪水决堤般无法收拾。规则就是规则,秩序必须维持,急诊科有自己的流程,任何干扰都可能影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深吸一口气,他意识回笼,推开病房的门,里面有一位急性胰腺炎的老人正痛苦地呻吟着。

快步走到病床前,他一边轻声安抚:“放松,我看看。”,一边掀开了病号服,不复刚才那种冷漠的模样。

手指在患者腹部进行触诊,他问:“这里痛吗?还是这里更明显?”

得到回应后,他随即转身,跟身后的住院医生叮嘱:“目前体征比入院时有改善,压痛范围缩小,反跳痛不明显。结合今天早上的化验单,白细胞从一万八降到一万二,血淀粉酶也在下降趋势。”

稍作停顿,他等着住院医跟上记录。

“治疗方案暂时不变,抗生素继续。但要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不能少于1000ml;每四小时测一次腹围,监测腹腔压力变化。”

他目光扫过监护仪屏幕,补充道:“明天早上预约增强CT,评估胰腺周围渗出和坏死情况。如果疼痛加剧或者出现发热,随时请会诊。”

住院医连忙记录,不时点头。

完成会诊后,王居清回到医生办公室,他将听诊器仔细地收进抽屉。

“王医生,下班后我们去吃新开的那家湘菜,一起吗?”一位年轻护士探头问道,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

“不了,还有病历要整理。”他甚至没有抬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目光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

窗外,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王居清整理完病例,将办公室做了最后的整理,确保一切物品都归回原位,这才脱下白大褂,换上自己的外套,拿起背包离开。

经过近五十分钟的车程,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开门,开灯,公寓里一览无余,家具极少,只有一排书柜比较显眼,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医学书籍。

换好拖鞋,走向阳台,窗帘一拉,切断了与外界的最后一丝联系。在这个井然有序的空间里,一切都按照他设定的轨迹运行,就像他精心维护的生活一样,不容许任何意外和混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廿廿与居清
连载中乌镜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