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强大而独特,这词很适合酒之,其实念酒并不大知晓那个自己,但是却也懂得他们不会彼此伤害,就好似有种很独特的感觉,他们来自截然不同的世界,却也都是同一个自己,这种关系,也不是人们口中所谓的病症,俄日是一种很习以为常却也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也会有些,在他们潜意识之中,甚至是没有察觉到。
但如果是太过依赖共生关系,而不去或是少许去接触外界,那么也很容易导致个人继续一直承受着却不自知的依赖共生,甚至会波及到周围的人,所以也是需要从中走出依赖共生关系。
念酒也有看过那些共生关系的案例,有好的话,也就是从中走出依赖共生关系,但由于心理机制的影响,就算是走出了依赖后,也还是会形成一种新的关系,最终这种关系是自我防御的潜意识,为假性亲密关系。
但如果是在亲密关系中,排斥第三方、第三者的进入,那么也就意味着还不能很好的接受外界的新事物。
对于病态共生者,对方甚至是身边人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引起病态共生者的极大反应,其心理按钮非常容易被触发,所以也是很难具备爱的能力。
病态共生者实际上彼此都只想得到爱,却缺乏主动去爱对方的能力,他们在关系稳定的时候会因为沉浸在美梦之中,为了要得到对方的爱,自己也愿意先付出爱,但这些付出本质上都属于一种“投资”,而投资是必须获得回报的,并且这种回报还必须大于付出,这样的人显然是不具备的爱。
而且更深入的去探寻,也还可以发现,实际上在病态共生的关系里,还存在着所谓的“共生绞杀”。
因为共生只有一个自我可以存活下来,所以一个人的自我绞杀另一个人的自我就必然发生,那么到底是谁会成为那个存活下来的自我,这就取决于博弈的过程了。
共生关系的本质是,我和你的自我都消融,然后构成了一个共同体“我们”。
人为什么要与他人形成共生?
原因就在于这个非常诱人的“我们”,双方也都觉得是一笔不错的交易,大抵念酒与酒之也是从这么认为而开始,或许在起初念酒还没有意识到时,他们就已然是这种关系了。
但是大多的共生关系的达成之中是需要一个强烈斗争的过程,我和你必然要去争做我们这个共同体的主导者,而最终结果就是,我或你之间、其中一个人占据了我们,而另一个人的自我消失了,也就是被绞杀掉了。
共生主导的本质就是主导一切、控制一切,主导者的目的就是获得掌控支配的全能感觉。
这种方式就显得会很可怕,一个自己的存在会导致另外一个自己的消失,或是那个‘弱小’的共生从而会在平常表现出一种呆滞的、木讷的状态,没有自己真正独立的观察、思考,也就逐渐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情绪的状态,甚至是在别人询问时一问三不知,显得懵懂无知般的迟钝呆滞。
常常忘记了自己的感受,为别人的感受而活。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以防万一,所以念酒与酒之也是默契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在酒之很喜欢的某些事情上面,念酒可以放纵他去释放去做,但是不能太过,而且也需是对于自己没有坏处劣势的,但是平常还是以念酒主导为主,遇到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酒之也就会顺势出来,一切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显然酒之并不像是念酒那般,他反而更为张扬而大胆,对于这些事情也并不是很在意,所以平常酒之也都会在潜意识里面陷入睡眠,他自己也习惯这种感觉,只是偶尔的时候会忽然把意识与念酒的一块混杂在一起,稍许改变共同的思维。
于是无论是他们,还是谁,也都默契的用人设来分开彼此,念酒喜欢表面上面的不谙世事,而酒之更偏向肆意大胆,但其实彼此间都清楚对方的性格也远远不是那么简单。
就算是酒之也是会有着自己独有的温柔,念酒也是懂得那些世道人心,比起说是共生关系,不若是他们都默契的将对方当做是最佳搭档,互补互辅,酒之只喜欢有趣好玩的东西,而念酒反而也会去观察和揣测,所以潜意识之中酒之也是借着念酒的目光去看,去感受,去触碰。
所以人设,说起来只是较为区别他们的方式,而他们也喜欢用这种方式,彼此区分。
就好似在平常,普安常他们所认识的念酒是念酒,但或许在什么时候就是酒之在与他们对话,很难以发觉这其中的事情,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异质性。
在起初的时候,他们就已然打算好了,如果没有人发觉,那就不告诉,也不承认,直到真的有人可以察觉到,注意到,甚至是可以走进自己。
直到后来认识了柳轻扶,念酒却还是将自己佯装着单一的模样,却不想也被发觉,或许也有自己刻意的成分,不过什么都好,因为他们如今已然是得到了自己所愿。
不过人设这个设定实际上还是有些用处的,就比如可以让人第一印象知晓,起码知道你大概的性格模样,让对方对你有着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可能每个人的见解与感触不同,所以可能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看法,只是自己清楚就好。
而念酒也清楚自己的性格生成源自于生活的经历,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人设”,就算是有,那也是他对外所表露的。
“所谓好的人物,就是需要塑造好一个人格完整的人,然后才是他的倾向与能力。”
念酒代表着的光明,和酒之的影子,缺一不可,也构造了真正可以抵挡世间污秽与残酷的外壳,保留着内里的真挚与纯良,相信着,无论是在何时何地,还是在之域世界,他们仍然相信,“光已经到达这个宇宙。”
就像是黑暗穹顶裂开的瞬间,光不可阻碍的照亮了这个悲哀的世界,将余晖与温暖撒落。
这不是什么单纯天真的言谈,而是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年少犹曾,不改初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