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客厅,气氛与往日的奢华慵懒截然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凝重。三位来自联合调查组的工作人员坐在沙发上,表情严肃,目光锐利。为首的一位是四十多岁、气质干练的女组长,姓周。
沈清澜在林管家的引导下走进客厅,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长裤,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素面朝天,整个人看起来清爽而镇定,与这栋豪宅眼下的颓败形成了鲜明对比。
“周组长,各位,辛苦了。”沈清澜微微颔首,在他们对面的单人沙发落座,姿态不卑不亢。
周组长打量着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这位年仅十八岁的沈家大小姐,在家族遭遇如此巨变时,表现出来的冷静远超她的年龄。
“沈清澜小姐,打扰了。”周组长开门见山,“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向你了解几个问题,希望你能够如实回答,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
“当然,我一定知无不言。”沈清澜点头,眼神坦然。
询问开始了。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沈建国和王婉茹的日常关系、沈明辉的近况及其消费习惯、她本人是否接触过家族公司的核心业务、以及对“蓝湾项目”的了解程度。
沈清澜的回答滴水不漏。她描述了一个表面和谐、实则内部关系复杂的家庭,强调了沈明辉近年来的挥霍无度和与舅舅王宏斌的密切往来(这部分她提供了些许真实的细节,如听到的争吵、看到的昂贵物品账单影印件,这些都指向沈明辉的问题)。对于公司和“蓝湾项目”,她则始终保持着“不了解”、“不参与”的姿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专注于学业、对商业不感兴趣的年轻女孩。
“我父亲很少在家谈论公司具体事务,‘蓝湾项目’我也是最近出事才知道的。”沈清澜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和疏离,“我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和……筹备我的小咖啡馆上了。”她甚至拿出了几分咖啡馆的“规划草图”和“租赁意向书”作为佐证。
她的表演天衣无缝,将一个与家族黑暗面切割清晰的、略带书卷气又有点天真创业梦想的少女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周组长几人仔细记录着,偶尔会追问一两个细节,但沈清澜都能从容应对。
询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结束时,周组长合上记录本,看着沈清澜,语气缓和了些:“沈小姐,感谢你的配合。你的情况我们大致了解了。目前看,你与沈建国、王婉茹女士涉及的案件关联度不高。不过,后续如果还有需要,可能还会麻烦你。”
“我随时配合调查。”沈清澜站起身,态度依旧端正。
送走调查组的人,沈清澜脸上的平静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冰冷的锐利。这场问询,只是第一关。她知道,调查组不会完全相信她的一面之词,后续必然还有更深入的核查。而她,必须在他们查到更多之前,将局面彻底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她回到书房,立刻联系了私人调查团队。沈明辉和王婉茹的罪证已经基本移交并引爆,现在,她需要将火力集中到下一个目标——顾言深,以及那个潜在的、更危险的“星图项目”。
“启动对顾言深新子公司‘前沿资本’及其所有关联项目的深度调查,”她下达指令,“重点搜集其与‘星图项目’前期准备、资源垄断、以及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领域违规操作的所有证据。同时,监控顾氏集团内部股东动向,特别是对顾言深不满的那些人。”
她要双管齐下,一方面从外部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从内部瓦解顾言深的阵营。
然而,顾言深的反击,比她预想的来得更快,更凶猛。
就在调查组离开后不到半天,沈清澜接到了沈氏集团法务陈律师的紧急电话。陈律师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
“大小姐!不好了!我们刚刚收到法院传票和顾氏集团的律师函!他们以沈氏集团无法履行‘星耀光能’项目的合约为由,正式提起诉讼,要求我们赔偿巨额违约金,并冻结了集团多个核心账户!这是……这是要彻底掐断我们的现金流啊!”
沈清澜瞳孔微缩。“星耀光能”是沈氏与顾氏之前合作的一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前期投入巨大,沈氏占股百分之四十。合约中确实有对履约能力的苛刻条款。顾言深选择在这个沈家最脆弱的时候发难,目的不言而喻——不仅要落井下石,更要趁火打劫,一口吞下沈氏在这个优质项目中的份额,甚至可能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蚕食沈氏集团!
好狠的手段!好快的动作!
“违约金多少?”沈清澜的声音依旧冷静。
“初……初步估算,连同项目停滞损失,可能超过二十亿!”陈律师的声音都在发颤。二十亿,对于现在内忧外患、资金链本就紧张的沈氏集团来说,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沈清澜沉默了片刻。顾言深这是逼她要么屈服,要么眼睁睁看着沈氏集团彻底破产清算。他算准了她刚刚接手,根基不稳,无力应对这样的雷霆一击。
“知道了。”沈清澜语气平淡,“陈律师,立刻组织应诉团队,正面回应顾氏的诉讼。同时,对外发布声明,强调沈氏集团正在积极应对当前困难,对‘星耀光能’项目充满信心,指责顾氏集团在此敏感时期提起诉讼,有违商业合作精神,涉嫌恶意竞争。”
她不能示弱,哪怕实力悬殊,也要在舆论上抢占高地。
挂断电话,沈清澜感到一阵巨大的压力袭来。顾言深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直击要害。二十亿的赔偿……她现在能动用的所有资金,加上之前隐匿操作的获利,也远远不够填这个窟窿。沈氏集团这个烂摊子,似乎真的走到了悬崖边上。
难道,她复仇的第一步,就要以沈氏集团的彻底崩塌为代价吗?不,这绝非她所愿。沈氏集团是她母亲心血的一部分,也是她未来对抗顾言深的重要筹码之一,不能就这么毁了。
她需要钱,需要大量的、可以快速动用的资金,来应对顾言深的这次狙击,稳住沈氏集团的阵脚。
她立刻登录了几个海外加密账户,查看自己隐匿的资产情况。比特币和其他几项早期投资的收益相当可观,但距离二十亿这个天文数字,还有巨大的差距。而且,这些资金是她未来布局的根基,不能轻易全部动用。
就在她凝神思索破局之法时,电脑屏幕上,与“启明科技”联系的加密通讯软件弹出了一条新消息,来自谢知桓。
“看到新闻了。需要帮忙吗?”
依旧是简短的问候,但这次,沈清澜从中感受到了一丝不同。不再是纯粹的商业伙伴式的客套,而是带着一丝……关切?
她心中微动。谢知桓的“启明科技”刚刚完成A轮融资,估值暴涨,他本人应该掌握着相当一笔可动用的资金。但是,向他开口?这无疑会将她与他更深地捆绑在一起,也可能将他卷入自己与顾言深的危险漩涡。
她犹豫了。
然而,顾言深的威胁近在眼前,沈氏集团危在旦夕。她需要盟友,需要能够信任且具备实力的盟友。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她回复谢知桓:“顾氏提起诉讼,索赔二十亿,冻结账户。沈氏现金流告急。”
她没有直接开口借钱,只是陈述了事实。
谢知桓的回复很快,内容却让沈清澜愣住了:“‘启明’A轮融资超额认购,我个人有一笔闲置资金,约三亿。可做短期过桥。另外,我认识几位对新能源领域感兴趣,且对顾氏作风不满的产业投资人,或可引荐。”
三亿!虽然不是二十亿,但对于缓解眼前的现金流危机,无疑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引荐其他投资人!这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是一种姿态,一种明确的站队!
沈清澜看着屏幕上那几行字,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在这个冰冷残酷的复仇世界里,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显得如此珍贵,甚至有些不真实。
她沉默了很久,才缓缓打字:“为什么?”
为什么帮我?我们只是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你何必卷入这滩浑水?
谢知桓的回复隔了一会儿才过来,内容依旧简洁,却重若千钧:“我相信你的眼光。也相信,能写出那份技术要点的人,不会轻易被打倒。敌人的敌人,可以是朋友。”
他看着屏幕,仿佛能穿透网络,看到那个身处风暴中心却依旧冷静坚韧的少女。他欣赏她的才华,更钦佩她在绝境中表现出的魄力。与顾氏那样的庞然大物为敌固然危险,但他谢知桓,从来就不是畏首畏尾之人。投资,有时候投的是项目,有时候,投的是人。
沈清澜看着他的回复,冰冷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极淡、却真实的弧度。很好。
“谢谢。”她回复道,“资金我急需,算我借款,按市场最高利息。投资人,请尽快安排见面。”
她没有矫情地拒绝。现在不是讲究面子的时候,生存下去,赢得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好。资金明天到账。见面我来安排。”谢知桓干脆利落。
结束通话,沈清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胸腔中那股被顾言深狠厉手段逼出的压抑感,消散了不少。
三亿资金,加上可能引入的新投资人,虽然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至少为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周旋的空间。
顾言深,你以为这样就能逼死我吗?
你错了。
沈清澜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你利用商业规则和法律手段攻击我,那我,就用你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回敬你。
她拿起那个存满了罪证的微型移动硬盘,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金属外壳。
是时候,让顾言深也尝尝,被自己最隐秘的罪行反噬的滋味了。
收集证据的阶段,已近尾声。
而运用证据,展开绝地反击的时刻,即将到来。
这场交锋,才刚刚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