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林疏云轻而易举平定了玉溪堂的硝烟,可是派去寻宁璋的小丫鬟还不知道,她一路小跑到垂华堂,气喘吁吁地抓住白榆:“白榆姐姐!五姑娘可回来了?我们太太急等着请她过去问话呢!”

白榆端着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鲫鱼汤,闻言脚步不停,只淡淡瞥她一眼:“慌什么?天塌了不成?五姑娘才从园子回来,正陪太太和舅太太用饭呢。有什么话,等这边散了再说。”她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小丫鬟急得跺脚,又不敢硬闯,只得小步跟着,到了堂屋门口,心一横,抬高了声儿:“白榆姐姐!我们太太是五姑娘嫡母,依着府里规矩,太太传唤,姑娘们岂有怠慢之理?还请五姑娘即刻过去一趟!”

这话说得响亮,屋里人听得一清二楚。

姜初正夹了一箸鲜笋,闻言挑眉,语带调侃:“你们家这位二太太,规矩倒是顶在头上走的。你们是不是又出去淘气,触犯了她的规矩,这才兴师问罪来了?”

卫澜笑道:“我和安之、乐璋几个确实下水捉鱼了,不知算不算触犯了孟家的规矩。不过五妹妹并没跟我们一起淘气,她只在一旁看着,并未下水。”

宁璋立刻配合地睁大眼,一脸无辜,小脑袋点得如同捣蒜。

姜初笑道:“噢?你怎么搞的,连小五都不屑与你为伍。”

卫泱公正道:“我想,她只是没赶得上。若是赶上了,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卫澜也笑着附和:“正是。五妹妹最是义气,断不会让我独自面对三哥他们的‘围攻’。”他故意将捞鱼说成“围攻”,引得众人莞尔。

卫夫人一直含笑听着,此时才放下茶盏,声音清越:“白榆,外头是谁在说话?”

白榆道:“回太太,是二太太屋里的丫鬟,来给太太和姑娘请安呢。”

“难为二太太惦记着。”卫夫人温声吩咐道,“去,让藏冬盛几碗热腾腾的鲫鱼豆腐汤,让这丫头赶紧给二太太送去。这汤得趁热喝,凉了腥气重,可就辜负了宁丫头一片孝心了。”

“哎。”

白榆和卫夫人两人一唱一和,只字未提什么规矩麻烦,也未正面推辞,只把鲫鱼汤盛好了嘱咐小丫鬟赶快趁热带回去。

小丫鬟吃了个闭门羹,实在有苦难言。垂华堂这番好意,像一团温软的棉花,将她那点规矩的硬钉子裹得严严实实,连个声响都发不出。她只得苦着脸,捧着那盒滚烫的“孝心”,悻悻然回去复命。

姜夫人摇头笑道:“还是你厉害,这四两拨千斤的本事,我是学不来了。好在卫家嘛,我说了算,他们爷仨儿,”她指了指卫泱、卫澜,“敢背地里阳奉阴违,叫我捉到了,可没有好果子吃。”

卫夫人浅翻了个白眼,故作小声同宁璋说:“瞧瞧,以后找人家可得小心,这就是难搞的婆母。”

“哪里难搞,哪里难搞!”姜初立刻为自己辩护,杏眼圆睁,转向卫澜寻求支援,“澜儿你说,我难搞吗?”

卫澜忍俊不禁,本想故意逗逗母亲,做出一副“她很难搞”的样子让姜夫人跳脚,可是电光火石转念一想,那岂不是……岂不是……

他片刻的犹豫语塞,就被卫泱抢了先。

卫泱非常抱歉地对宁璋点点头,满脸都是“她很难搞”的样子。宁璋也很上道,立刻做出一副吃惊模样,还很听人劝地点点头。

卫澜:“……”

这下卫澜切实与姜夫人感同身受,有苦难言。

姜夫人见卫澜这样子,不禁掩着嘴偷笑,好一会儿才道:“哎,眼瞅着东边那园子拾掇齐整了,你们姊妹兄弟搬过去,各自独门独院,倒真是宽敞。只不知宁丫头那边,人手可还凑手??”

卫夫人道:“藏冬稳重,我让她跟着去新院子管事,另又拣了三个本分的三等丫鬟一并过去使唤。”

姜夫人眉眼微挑:“这恐怕不够吧,我瞧容儿、乐璋身边,乌泱泱跟着一堆人。便是咱们小时候,少说身边都有四个二等丫鬟、八个三等丫鬟,洒扫看守的婆子更是不要机器数。你院子里人手要是不够,我侯府里倒有几个伶俐可心的,匀两个给宁丫头也无妨。”

卫夫人只是轻轻一笑,小酌了一口梨花酒,道:“何须劳烦你的人?双仪自然会给她添人手的,她最重规矩礼仪,若给自己的女儿足数的人手,定然也会对宁璋关怀备至,添人添物的。”

“啊?那怎么成?”姜夫人先蹙眉,后又调侃道,“若她的人跟着宁璋进了院子,恐怕宁璋以后就得学成你家六姑娘那样,规行矩步,一丝不苟,那可不是好玩的。”

卫夫人笑道:“她这半年虽在我这里住着,毕竟双仪才是嫡母,派人照看也是应有之义。至于老太太那边……”她目光转向宁璋,带着点促狭的意味,“老人家慈爱,恐怕这些个年轻姑娘少爷管不住下人,也给每个院子里指了个一等丫鬟过去提点规矩。”

姜夫人奇道:“这又是何必?小辈们原也没有一等丫鬟的份例。”

“老太太说了,一应开销全从云远斋的账上出,这也她的好意思。”卫夫人慢条斯理道,“她身边原有个一等丫鬟,伺候容璋惯了的,便指给容璋带去园子。一应的其他姊妹几个也一视同仁,各自指了一个,免得厚此薄彼。”

宁璋心想,宁肯厚此薄彼,也不愿意供个这大佛。

姜夫人亦忍俊不禁:“你家老太太指过去的一等丫鬟,那可不就是她的眼睛?”

卫夫人也笑着叮嘱宁璋:“虽则老太太不能亲自管教,叫身边人过来日夜规劝,跟老太太的意思是一样的。”

卫澜正给宁璋添了半勺汤,闻言接口,少年清朗的声音带着点戏谑的笑意:“五妹妹,你可小心了,以后若是想要爬树摘果子、下水捞鱼,恐怕不容易。”他朝宁璋眨眨眼,半是玩笑半是提醒。

宁璋小脸一垮,托腮叹气,一副“自在难觅”的苦恼模样。

卫泱目光沉静,掠过宁璋紧蹙的眉头,淡淡道:“有人看着,未必是坏事。总好过暗处窥伺,无端揣测,徒生是非。”

宁璋闻言,面色稍霁。确实如此,这些年孟家派教习嬷嬷去陆家盯着,也只能看到陆家想让他们看到的。能看到就会安心,若是什么都看不到,反倒多疑。

她朝卫泱点点头,觉得此乃同道中人。

姜夫人眼波流转,和卫夫人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方笑道:“你这院子,如今倒成了两方角力。这一边是奉了嫡母的命、一边是奉了老祖宗的命。若两下里相安无事倒还罢了,若是一方不服一方,闹将起来,你这小院怕是要鸡犬不宁了。”

卫夫人道:“她心里没这些弯弯绕,你同她打这哑谜,这顿饭吃不完呢,就被她抛在脑后头了。”

姜夫人干脆将宁璋揽在身边,语重心长道:“那我索性说明白些,你若不想日后院子被外人管的一塌糊涂,自己就得明白当家之道。这其一,你体己的东西要收在内室,定好规矩,哪些人能进,旁的人就绝不许经手。二则,既然派人过来指点规矩,那就将那一等的高高的供起来,莫让她沾手杂务,只叫后来那些‘外路’的丫鬟,专心去伺候她,将她当个二小姐般捧着,处处顺着她的心意。这人呐,捧得高了,脚跟便容易虚浮,破绽也就多了。那些专门伺候她的丫鬟,心思自然更多放在寻她的错处上,也就不会处处留心于你了。”

她边说,边看着卫夫人的意思,见卫夫人几欲开口,便抢先道:“你们家的情况我还不知道?不必在我面前装万事吉祥。当时陆隐乔就被压制得不成样子,她的女儿,定也受不住这些规矩。”

卫夫人道:“瞧把你急的。我原想着,这院子终究得是自己人操持。纵使今日有人想插手,自有我在后头替她周全。不过你今日这番话,倒也叫她长些见识。”

宁璋这才如释重负,跟卫夫人和姜夫人左右贴贴:“我就知道伯母、舅母待我好。既如此,我先自己收拾,等我实在收拾不掉的,再求伯母帮忙。”

卫夫人道:“也不必一味想着镇压。敬上恤下,收服第一。若实在不值得费力,面上功夫也得做一做。”

“记住了。”

宁璋豪情壮志点点头。

卫澜则冲宁璋挤挤眼,做了个放心的口型。

梨花酒的清冽香气在席间氤氲,与少年人眼底流转的微光交织,悄然浸润着每一寸光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宁璋
连载中姜一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