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发觉今日几位尚书格外勤早,上回大朝会还有尚书留在班房审阅奏折,今日却是不约而同捧了数本折子上殿。
莫非今日各位尚书要“逼宫”议政?
侍郎清吏以下官员规行矩步,不敢多言,按部就班立于朝堂。
云簪在轿上净手漱口,缓步下撵。
淮南嬷嬷细心为她整理白底银边的绣凰裙裾,低声道:“陛下,太上皇吩咐婢子,定要顾好您,切莫似她从前,饿着肚子上朝。”
“有劳嬷嬷。”阔别三年,重回大朝殿,云簪轻吁口气,稳下心态,从容步入大殿,目光左右一扫,不比三年前了,竟有官员敢侧脸窥伺圣容。
她摆着云絮般的柔和笑脸,步上金雀台,直至凰首金椅前。
大宫侍铁三鼎高声宣:“跪——!”
百官面朝殿宇,齐刷刷掀袍,跪在玉阶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云簪俯视群臣,刑部尚书之位空悬,想来尚书官吏任免一事,吏部没有擅自定夺。
“众卿平身。”
“谢陛下!”
众臣起身,云簪方才落座。
石三鼎见云簪颔首,立于台前,肃然宣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殿中静了一瞬,吏部尚书李柳絮出列:“臣有奏。刑部尚书一职空缺已近三年,臣等奏请陛下选定人选。”
前刑部尚书清儒死于学海,竟妄想与母皇同葬,实数大逆不道。
云簪思及清儒,心生厌恶:“众爱卿可有人选?”
礼部尚书李江海出列:“刑部侍郎班均任职刑部十载,堪当此任。”
一时间多人出列附议。
三年来,班均虽非尚书,却行尚书之权,在民间颇有声望。
云簪瞥向面色平静的班均。较之三年前,他眉间皱痕更深几分。若他接替清儒之位,以四十有一之龄任正二品官,其才不逊于李江海。
她眼尾一扫,望向文官之首的孙衍几。
孙衍几不着痕迹地微微颔首。
云簪便道:“既然众卿赞同此议,擢升班均为……”
“臣有异议!”班均出列,跪在殿中,“微臣才疏学浅,不堪此任。”不待云簪发问,又道,“臣之才能远逊于前刑部尚书清儒大人。
陛下圣明,臣斗胆奏请——重启清儒大人学海身死一案,还大人清白,正其身后名!”
霎时间殿上一片寂静,旋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赞班均重情重义,或斥他不识时务、不分轻重,或讽他自以为是……
云簪眯起眼,遥想当年前往刑部正殿探班,班均就极力维护清儒。
清儒死去三年,班均竟仍是耿耿于怀,偏选在李柳絮举荐他时发难,确是不识时务。
东方川出列:“刑部尚书清儒乃是出海巡游时遇风浪身亡。此事由国师行如大人亲眼见证,据此定案。班均大人所言‘还他清白’——从何谈起?难道你质疑国师,意指她说谎?”
班均见她以国师身份相压,面涌愠怒,挺直脊背,铿锵道:“清儒大人葬身学海,死无全尸,卷宗仅以一言蔽之,实属不明不白。
臣多年查访,证实他遇到得不是风浪,而是**!”
满朝哗然,议论纷纷。
班均神色激愤,侃侃陈词:“陛下,刑部现有亲历惨案之人证。他们可为清儒大人正名。臣恳请陛下,允臣重启此案,还大人清白!”
云簪看着他重重伏地、头顶雀翎却倔强挺立,物如其人性情。
“好啊!”她勾唇轻笑,“着令刑部重启清儒一案,主事人……”眼见东方川仰面,便道,“由东方大元帅协理,班均从旁协查,共同审理清儒葬身学海一案。”
班均心下一沉,东方川明显偏袒国师,若由她主事,等同“无法翻案”。
他一咬牙关,想以死抗旨,否决圣谕。
刑部右侍郎居步秋及时出列,跪首应道:“谢陛下恩典!”侧首瞥向班均,眼神示意:见好就收。
陛下肯重启此案已属不易。当初定案得是国师行如。从国师手中翻案,无异于登天。
班均强压委屈、不忿,叩首领命。
户部尚书江城子见班均退下,遂出列:“陛下,今有一事需刑部急办。按朝廷与江南梁家定下的约定,八月本该是梁家缴纳外库税银之期。而今已入九月,梁家至今未缴。西六部大都护来信,天阙山下雪了,镇守将领等饷银置办冬装。”
兵部尚书江天浪出列:“江尚书不必再等。梁家外库税银不翼而飞,清大胖来讯,称正在调查此事,且陛下应已知晓。”
云簪当然知道此事,还将梁青芙送回梁家。
如今班均心思不在此案,一心只想查明清儒死因,若派他下江南,怕是查不明白。
云簪:“诸卿以为,该派何人下江南调查此案?”
李柳絮暗叹,本意是擢升班均为刑部尚书,再遣往江南查案,不料他临阵来这一出。
班均面有惭色,出列道:“刑部右侍郎居步秋可担此任。”
云簪睨向方才帮班均的居步秋——一张娃娃脸,个子不高,确有几分机灵。
这刑部是真有趣,班均拜清儒做恩师,居步秋是清儒义子,上下一心,都想查明清儒真正死因。
她不可能再任用居步秋,却想看孙衍几是何意思!
孙衍几微微摇头。
居步秋年少有为,确是查案好手,可惜他是清儒亲近之人。若没有班均这一出,遣居步秋下江南也无妨。
然而,清儒一案,不翻则已,一旦翻案,无论是居步秋还是班均,难逃牵连。
陛下厌恶清儒,又怎么可能再容忍他们如此放肆。
今日过后,他们虽不会被判死,但会遭贬谪。刑部恐怕要大换血。
云簪对此甚是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