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村民中间,穿着旧棉袄,头上裹着布巾,低垂脑袋,装出跟其他人一样惧怕衙役。
里正一家都被盗匪杀了,庄里现在没有主事人,这让衙役很头疼,见葛大娘这个本庄人说话利索、办事周到,便把安置难民的事交给她,葛大娘恭敬说一定办好,不让差爷烦心,然后又借机问先来的十几个难民该如何安排,没在县城登记在册,担心日后盘查起户籍来按黑户处置,其他人问题倒不大,能说出老家在那,不怕查,就是虞姑娘和那对母女身分不明,总要先给她们弄个户籍。
整个庶州被盗匪洗劫的村庄不止一两处,死伤无数,官府也怕闹出去朝廷会派人下来查,现在把难民安置进去填补缺口,便不会影响明年的赋税,多一个人还能多收一个人头税,带着上官算盘来的衙役也就没细盘问,只让葛大娘将名单记下来,回头上衙门把手续补齐全,这事就算过了。
将衙役送走,葛大娘才松了口气,“幼儿姑娘,还多亏你出主意,不然谁能想到这层去。”
幼儿摇摇头,她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和母亲。
新来的难民由葛大娘安排住处,那些房屋还没有修缮好,这也没办法,只能他们自己动手修缮,晚上葛大娘领几个妇人给这些后来的难民送了些粗粮,因为来之前他们就分好了户,拖家带口的、独自一人的……葛大娘也是按照衙役留下的名册分东西,他们对葛大娘感恩戴德,说日后会报答之类的话。
葛大娘表面笑呵呵应着,却没把这些话当真,这些人刚来也不知道品性如何,可别混进来无赖才好。
修缮房子的事没有停,第二天虞归晚就带人进山继续砍树,其他人也忙自己手头上的活儿,只有后来的这些难民坐在四处灌寒风的破屋子里满脸愁容,有脑子活络的跑去找葛大娘,说自己能帮忙干活,给口饭吃就行。
葛大娘瞧他们饿的面黄肌瘦,也不落忍,尤其看到几个带小孩的妇人,站在寒风中满眼渴求的看着,她心里是真不好受,虞姑娘进山前交代了,若是有人想干活就答应,但只能给这些人分窝窝头,没有肉。
“那你们跟我来吧。”
葛大娘将想找活干的人带到一处正在修缮的房屋前,这是廖姑家的房子,烧的最严重,如今房子修了才一半,几个妇人正坐在满是木屑的地上剥树皮,阿秀也在其中。
她的孩子之前饿了太久,又受了寒,一直发烧,进村后老人们都摇头说孩子活不成了,她哭得撕心裂肺,最后还是虞姑娘将孩子抱过去,也不知道怎么弄的,第二天烧就退了,阿秀跪下给虞归晚磕了三个响头。
她出来干活,把孩子留在西屋托幼儿母女俩帮忙照看,虞姑娘定了规矩,能干活才有饭吃,幼儿母女俩一看就是富贵人家流落到此的,哪里会干这些粗活,阿秀就把自己那份肉分出来点给母女俩,算作感谢她们替自己看孩子。
做这些活并不轻松,既要力气也要技巧,这些刚来的妇人做不快,到中午只分到两个掺着糠的窝窝头,她们也顾不上许多,狼吞虎咽吃起来,噎的只梗脖子,葛大娘给她们一人盛半碗木耳干菌汤,上头飘着油花。
木耳干菌是进山的汉子们从树上摘的,冻的梆硬,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拿热水泡开,炖汤或者炖肉都很香。
妇人们把碗都舔的干干净净,在葛大娘过来收碗时拿殷切的眼神看着,她们已经好久没吃荤腥了,回味刚才那半碗汤还是忍不住咽口水。
有肉吃这事瞒不住,除非虞归晚也顿顿吃窝窝头,不然炖肉的香味迟早会飘到别人鼻子里。
葛大娘让廖姑留在大院别出去,她看有几个贼眉鼠眼的老在附近转悠,“看着点,别让人摸进来偷东西。”
廖姑挺起小胸膛,“谁敢,我打瞎他的眼!”
傍晚进山的队伍满载而归,每个人肩膀上都扛有野鸡野兔,雪橇上还有鹿、狍子、獐子,因为有狼群助力,所以每次都能猎到不少好货,汉子们对虞归晚佩服的五体投地,要没有她,他们都不敢进山。
佟汉现在是几个汉子的头,刚来时饿的黑瘦,现在有肉吃了,体格健壮了许多,他在老家也是以砍柴为生,力气大,和另两个同样力气不小的汉子推一条井口粗的树段下山,剩下的木材先留在那,等明天再多叫几个人拉回来。
葛大娘领着妇人们搬东西,昨天安置下的村民只敢躲在远处偷看,那十二头健壮凶狠的野狼让人心惊胆战,自己到底是进了个什么地方,这些人竟敢与狼为伍。
不在大院吃饭的领到自己那份肉就离开了,手上提着的肉实在让饿得两眼昏花的人嘴馋,几个心思不正的大着胆子往前走几步。
佟汉虎目瞪圆,瞅着那人瓮声瓮气道:“干什么!”
那人吓得一哆嗦,咽了咽口水,灰溜溜跑了。
佟汉的媳妇叫春婶,夫妇俩还有个三岁多的女儿叫毛丫,大名叫佟潼,这名字还是毛丫的大哥给取的,她大哥曾在书塾念过两年书,不幸的是几个月前盗匪进村打劫,毛丫的三个哥哥都被杀了。
春婶冲那人慌张跑掉的背影呸了一声,“今天就看见他们在大院附近鬼鬼祟祟的,没安好心,该让虞姑娘把他们都赶出去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