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死而复生

前者曾在以苏格兰低地为首的地区大量使用,与英语极为类似,可以看作更古老版本的苏格兰式英语方言;后者在西部群岛、苏格兰高地及各大城市均有过长久的被使用史,更是从5世纪开始便取代了当地土著的语言,在传吟诗歌、文学撰写、律法传承等重要领域,苏格兰盖尔语一枝独秀。

只不过,这两种苏格兰本土语言的辉煌与奥妙均齐齐截止于公元1707年。

自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后,不管是低地语还是盖尔语均被逼入绝境,后者被简单粗暴地废止使用,前者更是被污名化成“低俗之人才会用的鄙陋之语”。

久而久之,等到奥丽加成长为能够接见外国使臣的女大公时,她所接见的,已经进一步吞并了爱尔兰的“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派来的苏格兰地区使者,所说的便是一口仅略微带着点苏格兰腔调的英语了。

要不是奥丽加对这些“没什么用的知识”格外感兴趣,又曾向她的苏格兰侍女了解过盖尔语的相关发音和重要词汇,只怕她现在连这两人在说什么都听不懂。

她能得到的信息甚至不止于此,因为那位似乎是她这具身体“母亲”的女子,在刚才称呼那个出言不逊的男人为“陛下”:

也就是说,她现在所在的,是苏格兰的王室;而苏格兰的王室,自公元843年起,才浮现雏形。

不仅如此,“苏格兰王室”这个消息对正常人来说可能没什么用,但对成绩优异,熟读历史的奥丽加而言,简直就等于把开放性问答题变成了单项选择题一样简单:④

只要随便说一个名字,她就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而这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男人果然也没辜负奥丽加的期望,说出了能够让奥丽加判断自己身份最重要的一句话:

“王位由女人带来,也将由女人而去。”⑤

“反正都是要嫁去别人家里的,再怎么用心,不还是给他人做嫁衣?随意些吧,这个孩子,就跟你一样叫‘玛丽’好了。”

说完这番话后,本就重病缠身的国王便失望至极地闭上了眼睛,毫不犹豫地背过身去离开了这间充斥着血腥味的产房,不再看这个他曾经百般期盼过的、甚至拖着病躯也要来见证其诞生的继承人一眼:

不过是个女儿,能有什么用?就这样吧。

如果是个儿子的话,将来他运气若好些,没准还能从隔壁虎视眈眈的英格兰手中抢下一块肉,能从国内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不休的贵族手中保全王室的尊严,可一个女儿……一个女儿!她能起到什么作用?

她只会让王国的继承权随着她的外嫁,落到她的丈夫手中,这把宝座和这顶王冠便从此与她绝缘,就像他和他的父辈,当年正是这样取得了苏格兰的王座一样。

看来真是报应啊。

与这位苏格兰国王的心灰意冷、浑浑噩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丽加一瞬间便彻底明白了自己处境的神思清明,全局在胸:

刚刚那个失望而去的男人,是眼下苏格兰的国王,至于叫什么是第几世之类的完全不重要,反正他马上就要病死了。

这个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眼看就要陷入昏迷的刚生产完的女人,便是苏格兰的王后,她这具身体的母亲,玛丽·德·吉斯。

而她本人,此刻则是大名鼎鼎的“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兼具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正统继承权之人,争权失败后被囚禁十八年并当众问罪处斩的失败者。

奥丽加: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我幼小而纤细的脖子突然有点凉。

在认识到自己现在的状况不是做梦,而是现实后,奥丽加在心底长长地叹了口气,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上帝愿意让我死而复生,那么我就一定能抓住这第二次机会!

——但是在此之前,还有比未来的苏格兰、天主教和民生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当下的生存问题。

这些侍女们并没有太多照顾小孩子的经验,毕竟苏格兰国王和王后之前生的两个儿子全都夭折了。她们能做的、仅知的事情,也就是将奥丽加抱离苏格兰王后玛丽·德·吉斯的身边,给奥丽加喂食物,和往她的身上再加一层毯子保暖。

奥丽加感受着被塞进嘴里的膻味羊奶糊,以及覆盖在她身上的粗糙的羊毛毯子,还有哪怕她现在是个半瞎,也能看得见这张睡着眼下的苏格兰公主、未来的苏格兰女王的小床上,竟然连个像样的雕花和宝石点缀都没有,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了她要继承的这个国家现在的经济状况:

苏格兰国王拥有一万只羊,这就是他的全部财富。他没有军队,没有王室珍宝,甚至就连他所有的奢侈品都是从法国和教皇那里讨来,好充面子的。⑥

在奥丽加想通这一点后,险些当场无语凝噎,只觉自己改良宗教、收归土地、改善民生、发展商业等一系列愿望,前所未有地强烈了起来:

我没有诽谤你的意思,但是苏格兰,你现在,真的好穷。

①奥丽加·尼古拉耶芙娜·罗曼诺娃(1895.11.15-1918.7.17)。

按照俄罗斯人的习俗,平时会将父亲的名字变格,加在女儿的名字后面,真正的家族姓氏只有极少数正式场合使用。也就是说正常状态下,她不叫奥丽加·罗曼诺娃,而是奥丽加·尼古拉耶芙娜。

同时“奥丽加”这个名字国内正式资料多翻译成“奥尔加”,毕竟Ольга的音译就是奥尔加。为表本文的同人网文性质,不干扰查资料写论文的人,避免污染文献,特此翻译为“奥丽加”。

选择女主本体(末代沙皇的大女儿)做这本文女主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古往今来死在**革命者手下的,就这一家,你再也找不到任何人比她更懂死亡的可怕和人民的力量,为以后女主深刻反省检讨并试图走群众路线作为铺垫,想要表达出“我死于星火,我敬佩星火,日后如若没有光亮,那么我来凿火”的探索感与进步感。且女主曾在战争时期前往医院当护士,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君子论迹不论心,至少她做了。而且主席说过,我们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所以我愿意相信,她是可以被团结的,处于新旧交替之间的力量。

第二,同样是封建时代的统治者,比女主一家更残忍的更无能的,都可以借助现代网文洗白当男主,还有一堆人喜欢,那么我请求大家以同样的宽容来对待女性。而且上述的男性统治者绝对直接造成过大量人的死亡,但女主没有权力,也就是说,她甚至没有造成男人们一样的杀伤力,那么为什么不能以同样的宽容来对待她呢?请像尊敬男人一样理解女人。连溥仪都拿了新中国的身份证!他还是真正的封建阶级统治者,用革命的眼光来看,是“坏”过,这样都能被团结和改造;可女主甚至没有实权,一位在旧时代里不曾真正“坏”也没法真正“好”的人,为什么不可以被视作混沌状态,进而被团结和改造呢?

第三,女主最小的妹妹阿娜斯塔西娅(意为“复活”),已经在各国文学创造中当了几十年主角了。我设身处地想了一下,如果我是家中长女,离皇位曾只有一步之遥但最后得给弟弟让路,死后二创作品也得给妹妹让路,操劳了一辈子啥都没有,我就得破防。于是选择了她为主角。

本人郑重承诺,文中会尽力表现出对统治阶级的批判和反思,对新思想的追寻,对人民力量的尊重。如果有对闪光点的描述,也只局限于女主的“个人”,绝对不会爱屋及乌到她的“阶级”。如果依然不能接受她作为女主的话,我也可以理解,让我们充满爱与和平,去留随意,来去由心,希望下一本还能见到你,谢谢。

②1797年,保罗一世修改继承法,沙皇宝座只有在家族谱系中,所有合法的男性继承人都过世的情况下,才会传给女人。

1900年,尼古拉罹患伤寒,重病不起。在生病后,尼古拉一直密切留意着他的大女儿在皇朝的利益,并责令大臣们起草法令,确保在他死后如无男嗣则可以让奥丽加继承皇位。

简而言之,就是奥丽加他爹健康的时候一心想着生个男孩继承皇位,但发现自己要病死了还是打算把皇位传给大女儿【。虽然还是有点封建,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了算了,不跟古人计较,心平气和继续查资料。

③瑞士裔家庭教师皮埃尔·吉利亚德评价奥丽加,像一匹脱缰的马一样精力充沛而且非常聪明”;评价塔齐亚娜(奥丽加的二妹)“沉静而慵懒”,并表示她们很“坦诚,朴实”,且“从不试图掩盖自己的过失。”

——《罗曼诺夫四姐妹》

④选择题于1914年出现在堪萨斯州立大学。

⑤这是詹姆斯五世的原话,剩下的是我的扩写发挥。

⑥这里的老百姓还像他们的祖先那样,靠牧羊、捕鱼和打猎艰难度日。那时的苏格兰在习俗和法律、物质和文化方面,比起英国和欧洲至少要落后一百年。玛丽·斯图亚特的父亲詹姆斯五世拥有一万只羊,这是他的全部财富。他没有王室珍宝,没有军队,没有禁卫军来捍卫他的权利,因为他付不起钱,而且议会从来不给国王实际的施行手段,在议会里勋爵们说了算。除了生活的必需品,国王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富有的盟友法国和教皇那里借来的,或者由他们赠送的。

——《玛丽·斯图亚特传》

开文了开文了,这将是我查资料查得最多的一篇,是什么在天上飞,啊,是我脆弱的灵魂……安详飘走……阅读本文时请务必打开作者有话说,几百几千的注释都会放在这里。本文之前是写好几位女王的故事,已更改,把第一位女王的故事拉出来细写,剩下的放在新文里。

本文继续延续我的一贯作风,不重要的人名没必要记【。再见了,苏格兰国王,给你的盒饭加个鸡骨头吧,不要问我鸡肉去哪里了,吧唧吧唧吧唧吧唧。

顺便向新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没有任何抄袭融梗刷数据等原则性黑历史的陈年咸鱼一条,可以放心地跟我玩_(:з」∠)_在这方面永不塌房,每篇文都有完整的大纲存档,查的资料会严谨标注,通篇引用不超过三千字或全文字数的十分之一,连续引用原文必在二十五字以下,严格遵守晋江规定,老朋友们为我作证,我在阿晋还没出标注要求的时候就开始做标注了对不对!超过十五个字我都会标引用的!爱跳冷坑,言情 百合不定期波动,填坑会慢但是绝对不会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的专栏,有免费短文掉落,来看看我吧,诚恳趴地,包你不亏Y(^-^)Y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死而复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以你为名的夏天

一世倾城

我的贴身校花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史上最强高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女皇养成计划[历史]
连载中梦里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