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在这各家大人们陷入心事,相顾无言,只能闷头赶路之时,刚刚还在拍着手欢笑着看向天边流星的小孩子们齐齐发出了惊慌的叫声。
之前看见流星时,他们因为被家中的大人嘱咐过,所以就连欢呼也格外压抑;可眼下,蕴藏在他们声音中的惶恐敬畏的情绪,是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的,连指向背后的手都在因为亲眼见证了一场神迹而颤抖不已:
“上帝显灵了……”
“流星、是流星,砸进英**队那边了!”⑤
“爸爸,要是英**队被流星消灭了的话,我们是不是不用走了?我想睡觉,我想回家……”
被这个小孩子一叠声呼唤着的男人,赫然便是之前口出狂言,说信传统天主教还不如信近来被罗马教廷视作邪/教的新教的那个男人。
他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的好不热闹,可不管他再怎么难堪,一幅难以置信却实实在在发生了的景象,已然在远处展开了:
数颗陨石从天而降,当场就把燃烧的房屋与树林中,明显占据优势的一方军队给砸了个死伤惨重,留下一地大小不等的坑,还有更加旺盛的火与烟尘,正如《圣经·启示录》里描绘过的,第五位天使吹号所带来的景象那样。⑥
哪怕相距甚远,只能模模糊糊地看个大概,可他们总觉得,被陨石活活砸成肉泥的骨肉摩擦声和惨叫声,已经切实传到自己耳边了,不少人都开始暗暗打起了寒颤。
不仅如此,在他们一行人的注视下,一辆马车从身后的烈火中冲了出来,半点没有被刚刚从天而降的流星砸中的损伤,快马加鞭毫不停顿地奔向了远方,转瞬便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很明显,以现在的局势来看,那就是英**队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也要抢夺的苏格兰女王所在的马车。
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以至于那辆孤身突围的马车彻底消失在了他们的视野中之后,这帮原本还忙着逃命的苏格兰人才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只要他们足够机警,就可以捡走刚刚被砸死的那些英国士兵的装备。
这些装备不仅日后可以用来卖钱,还可以用在当下把自己武装起来,把胆敢进攻苏格兰、杀死他们的同胞、烧毁他们房屋和粮食的家伙全都杀死,让他们为自己的胆大妄为偿命!
战机转瞬即逝,于是他们很快便商议好了对策,由一部分男人带着女人和孩子们继续在密林中等候,另一部分精壮劳力则放下行李,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村子里去捡漏,和残余的英军斗争。
等他们赶回村中后,才发现根本不用再做任何斗争。
从天而降的流星直接把战意高昂的英军精锐小队给打了个魂飞魄散,十之所存不余一二,就算有人侥幸存活,也在看到去而复返的苏格兰人后,骑着半死不活的马,以最快的速度一溜烟逃走了,半点殊死一搏,替同伴收尸的意图都没有。
强弱刹那颠倒,胜负瞬间分明。
这一状况真是把人给看傻了,就连不久前还在山崖上的密林中,愤怒地抒发着对天主教、甚至对苏格兰王室的不满的男人都沉默了。
半晌后,他艰难地抬起手,在邻居们复杂的眼神注视下,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心悦诚服道:
“……天佑苏格兰女王!”
而马车里,玛丽·德·吉斯的状况也没能好到哪里去。
她再一次被奥丽加所展现出来的“神迹”给震撼到了,一时间看待奥丽加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将她从怀中挪到了自己的膝盖上,稍稍挪远了距离。
同时,玛丽·德·吉斯看她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像是看从自己腹中诞生出来的孩子,更像是在看神灵在人间的象征,格外敬重虔诚……
也格外疏远。
奥丽加能怎么办,奥丽加也没办法。
难道要让她解释说,“这一次才是神迹,上一次是我本人看出条约不对劲的”?
别做梦了,只要她真的这么一开口,那么她“天佑”的身份就要被敲定得板上钉钉,毕竟根本不可能有小孩子可以在不满一岁的时候就做到这些,而和玛丽·德·吉斯的母女情谊也就彻底没戏了。
在发现玛丽·德·吉斯对自己不易察觉的态度变化之后,奥丽加的确一开始心中有些茫然,不知该怎么办,可她没过多久就想明白了:
前世她的父亲曾狂热地想要一个儿子,可在他重病垂危之时,不还是要破例立法,绕过一干叔父,将沙俄王座交到自己手中么?
可见父母对孩子的爱,才是最真挚,最不会改变的。
哪怕玛丽·德·吉斯眼下因为两度神迹之事和自己有所疏远,可只要时间一久,她肯定会抵挡不住血脉的召唤,重新把对待自己的方式,从对待“神灵眷顾的孩子”的敬重,变成“我的孩子”的亲密珍视。
在想明白了这件事之后,奥丽加毫不犹豫地对玛丽·德·吉斯展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同时从毯子中挣扎着伸出手来,要抓住母亲的衣角,口中还咿咿呀呀、含糊不清地喊着“母亲”“抱抱”之类的字样。
玛丽·德·吉斯眼神复杂地凝视了她好久,最终果然也正如奥丽加所预料的那样,她身为母亲的慈爱最终还是压过了身为一名天主教徒的虔诚,将她又重新抱在了怀中。
只不过与此同时,她还摸着奥丽加细软的头发,低声背诵了一段《圣经·启示录》里,对天降流星的描述:
“第五位天使吹号,我就看见一个星从天落到地上,有无底坑的钥匙赐给它。”
“它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烟而昏暗了。”
赶车之人本就是吉斯家族的人,是玛丽·德·吉斯的亲信,否则也不会担任起负责转移苏格兰王太后和女王的职责了。
在和天降流星擦肩而过、并成功借此摆脱了英国追兵后,他心中更是对奥丽加苏格兰女王的身份心悦诚服,恨不得立刻背生双翼赶往指定地点,将她们安置好后,赶紧去和外人吹嘘感慨一下自己今晚的经历多么精彩:
上一秒还在九死一生地被英国精兵追杀,下一秒就有天降流星来救他们逃出生天。这要还不算上帝眷顾的话,那罗马教廷的那帮人们都可以立刻洗洗下岗了!
就这样,在愈发卖力的车夫的赶路下,奥丽加一行人成功于次日傍晚,抵达玛丽·德·吉斯敲定的,她们一行人的藏身地:
斯特林堡。
不仅如此,在奥丽加的记忆中,这位出生六天就即位苏格兰女王的玛丽·斯图亚特,也正是在九个月大的时候,在斯特林堡正式加冕为王的。
一想到这里,奥丽加就暂时松了口气:
看来来自英国的第一波抢夺已经安然度过了。直至1547年,英国为抢夺她而发动第二次战争之前,她可以在这里平静地度过四年的时光。
——然后奥丽加对美好舒适生活的所有畅想构思,在看到斯特林堡内部的全部摆设的那一刻,便破碎成了一地齑粉,拼都拼不回来的那种。
①详情请见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陛下命令,以烈火与利剑毁灭一切。把爱丁堡洗劫一空,然后付之一炬,夷为平地……抢劫霍利鲁德和爱丁堡附近的城镇与乡村,掠夺、烧毁并征服雷特与其他城镇,如遭抵抗,男女老幼格杀勿论。
——《玛丽·斯图亚特传》
③流星在我国古代常被视作不祥的象征,详见《晋书·天文志》:彗星所谓扫星,本类星,末类彗,小者数寸,长或经天。彗星本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
但与此同时,流星在西方则很早就被视作一种普通的大气现象,详见亚里士多德《气象学》(或译《天象论》) :彗星是诸行星中的一个。
1583年,利玛窦来华传教之时,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一同带来,四元素说中同样包含对流星和彗星的合理介绍。玛丽·斯图亚特生卒年为1542-1587,可见此时西方对流星的态度很正常。
偶尔西方人会将流星视作吉祥的象征,但这一象征常见于宗教领域。譬如欧洲人将英仙座雨称为“圣劳伦斯之泪”,以纪念一位于258年8月10日殉道的罗马天主教圣徒。
④新教和天主教的相关知识,后期主角改良宗教消弭斗争的时候会详写。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先从基础开始,回顾一下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⑤《后汉书·光武本纪》: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简而言之就是光武帝刘秀带三千人打王莽几万人,然后天降流星把必胜的王氏一方给砸了个一脸懵逼士气大伤,气运之子刘秀率军冲锋完成反杀。
反正都是历史同人,刘老师,让我抄下你的流星,搓手手,谢谢刘老师。
⑥第五位天使吹号,我就看见一个星从天落到地上,有无底坑的钥匙赐给它。它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烟而昏暗了。
第一样灾祸过去了,还有两样灾祸要来。
——《圣经·启示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斯特林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