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萧芷嫣没有继续揪着锦衣卫的事情不放,注意力很快就被其他的事情吸引走了。
【可我怎么看这前朝大公主的娘亲都没有罪过啊?让我再仔细看看。】萧芷嫣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众人看不到的东西,小心翼翼且仔仔细细地查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文武百官再一次开始躁动不安,期待着看向萧芷嫣,但等了很久,都没有等来下文,只听见几声感慨的声音。
文武百官急得团团转,心想:你倒是快想啊!!!
【又是前朝皇后???】
关于前朝后宫的事情,本朝的官员大多都不清楚真相,只知道史书上记载的那些——
“......皇后沈氏,系出高闳,出身显赫,端庄贤惠,母仪天下,善于治理后宫,使后宫井然有序,与嫔妃们相处融洽,此景实属难得。”
在场的文武百官也跟着回忆起这本史书,他们曾经参加过的科举考试,其中有一题就是讲述前朝的历史,所以他们对前朝皇后沈氏的描述非常熟悉。
【什么?这就是正史?!你说是野史我都信,正史我就只能呵呵了。】
文武百官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以前看的那些史书都是假的?不对,应该说是他们以往那些史书都白看了......
他们转念又一想,不过也对,毕竟史书都是赢家记录的,想记的也只不过是想让后人看到的。
【前朝皇后沈氏一心爱慕先帝,控制欲极强,是个善妒的人,无法忍受先帝与其他女人在一起。为了留住先帝,她甚至于把自己身边人强塞给先帝。】
文武百官瞳孔瞬间放大,一脸不可思议,嘴巴微张,心里不断感慨,我的天呐!
【当今陛下之母妃白氏就是其一,后来因为白氏越来越受宠爱,沈氏便设计除掉了白氏。】
文武百官:!!!!
【至于前朝大公主的娘亲也只不过是个替罪的羊羔。】萧芷嫣的心声在大殿中回荡,在传入某些前朝官员耳中的时候,他们动作极其统一地低下了脑袋。
前朝大公主无罪之有,他们却一个劲的想要置公主于死地,差点就成了前朝皇后的帮凶。
这要是没有萧芷嫣,估计这冤案还得流传千古,前朝大公主也只能背负世世代代的骂名。
【前朝皇后沈氏干涉朝政,为父兄谋求高位。后在外戚通敌叛国即将被发现之时,她将一切嫁祸给了前朝大公主的舅舅。通敌叛国此乃大罪,在前朝是要诛九族的。没想到啊,没想到!】
【不过理论上来说,前朝大公主的娘亲早已嫁给先帝,应该和这事可以脱了干系的,可是在她寝宫搜出的书信无疑是将其置于死地。】
萧芷嫣想着想着心声的画风突变,【嗯,这个味道不错,等会再去买一个吃。】
文武百官纷纷抬头看向了萧芷嫣:?
她是怎么把面饼带进来的?
“萧大人......”某官员试探性地喊了一声萧芷嫣。
萧芷嫣胡乱地用手抹了一把沾满碎屑的嘴,含糊不清地应道:“......啊?”
“你这是,怎么带进来的?”那官员指了指萧芷嫣手上的面饼,问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你说这个啊,就直接带进来了啊!”萧芷嫣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直接回答道。
“可是上朝不是要搜身......检查吗?”另一位官员突然插了一嘴说道,但是思及萧芷嫣身为女子,又想到她有一个叫系统的玩意儿,说到后面声音不自觉地降低了。
萧芷嫣一脸疑惑:“什么?我怎么......”
她想了好半天,突然一道很响的心声猝不及防地吓了文武百官们一跳:【没有被检查过?】
文武百官:......她?我们不能比呵呵呵。
负责搜身的官员心里叫苦:陛下特别叮嘱过的人,他们哪里敢搜啊!
“咳咳咳!”刚被萧芷嫣的心声吓到的文武百官还没有来得及缓过神来,就被一道咳嗽声再一次吓了一跳,脚下一软,条件反射一般跪了下去。
“皇帝驾到!”听到这个声音,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帝的身上。
萧芷嫣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见身边的人齐刷刷地又跪下了,【怎么一个个这么喜欢跪下啊?】
想是这么想的,很快萧芷嫣就注意到了突然回来的狗皇帝,心里再怎么一百八十个不愿意还是缓缓地跟着人群准备跪下去。
然而还不等她的膝盖触地,金台上的人就道:“众爱卿平身!”
搞得萧芷嫣悬在半空中的动作格外突兀,不禁在心中疯狂翻白眼:【狗东西!】
突然,皇帝动了动手指,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文武百官再一次提心吊胆,大气不敢呼一口,与刚才听八卦的时候判若两人,直到陛下并未揪着这个说事,他们才齐齐松了一口气。
本来已经对早朝乏了兴趣的皇帝不知道怎么滴,从自己姐姐那里回到朝廷之后,心情莫名极佳,仿佛刚才无事发生,又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起前线战役的情况。
【说好的退朝呢?!让我等这么久,还要我继续听他瞎逼逼!?】萧芷嫣有点待不住了,在心里抱怨。
文武百官不敢有大幅度的动作,但也以让人察觉不到的幅度微微点头附和。
【前线战役?】萧芷嫣盯着眼前旁人看不见的内容突然之间来了兴致,缓缓翻看着。
文武百官看了看萧芷嫣后摇了摇头,指望不了她,而他们又猜不透皇帝此刻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再加上皇帝一个劲地谈及战事,此刻的气氛格外奇妙。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
退朝之后不久,便多了一份昭告天下的圣旨:
前朝大公主,本朝长公主,朕之亲姊姊李氏,辅佐有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聪慧敏捷,深得朕心,着即赐号清宁,赐居公主府。
自此,清宁长公主成为了第一个拥有自己府邸的公主。
前朝的史书,关于清宁长公主的那部分内容全部做出了修改,与此同时把前朝皇后沈氏的许多内容也按照实情来写。
做完这一切以后,皇帝还追封了自己与清宁的娘亲。
然而小道消息不胫而走,民间关于皇贵妃的故事越来越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难以分辨。
萧芷嫣偶然来了兴致朝着一家茶馆走去,茶馆的店小二还未出来迎接,萧芷嫣便听见了茶馆里面传来的说书声。
“各位看官,且听本座细细道来。昔日有杨氏之官,虽才情横溢,却未能荣登附马之位。一日,于朝堂之上,他竟不惧皇权,公然揭露前朝之秘事,挑衅天子之威。龙颜大怒,遂下令将其斩首。”
“其言何也?杨氏曰:‘皇贵妃,乃当今圣上之亲姊姊,却不念手足之情,不守伦常之道。’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然而,此中真相究竟如何?是杨氏一时口出狂言,还是确有此事?诸位看官且莫着急,且听本座下回分解,届时自有分晓。”说书先生讲手中折扇猛地一合,挥袖便打算离开,奈何听众仍觉意犹未尽,一个两个叫喊着不让他走。
“说书先生!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在众多听书人的后面,站着一位穿着素色便装的少年,手指一下一下毫无规律地摩挲着胸前的环形玉佩,“有意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