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虽然朝廷表面看起来无比平静,但是依旧暗潮涌动。
萧芷嫣度假结束,回了朝堂,继续着每日的千篇一律,也不完全——偶也得新鲜事。
某日,萧芷嫣照旧哼着小调蹦跳着朝着队尾走去,路遇张大人,萧芷嫣笑着和他打招呼,“张大人早呀!”
“?!”顶着黑眼圈,精神缺缺的张大人一个激灵,瞬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困意顿时全然散尽,“哈,萧大人早。”
【咦?张大人昨天这是去做贼了?】萧芷嫣依仗着是自己的心理想法,格外放肆。
“......”张大人皮笑肉不笑,“近日政务繁忙,小人作乱,暗潮涌动,还望萧大人谨言慎行,小心为好,需要之时可与在下合作。”
【哦,原来是狗皇帝不干人事,压榨臣子呀!】在殿外排队的文武百官们纷纷回头朝着这边看了过来,在看到是萧芷嫣的时候,所有人立马心下了然,不再多言。
“公务再多也应该将身体放在第一位,保重!”说完,萧芷嫣还不等张大人反应过来便跟随着队伍入了大殿。
萧芷嫣进入大殿的时候自带出场BGM,【卧槽,这群人是打算谋权篡政???等会儿,这个名字有点眼熟。】
【嘶......让我想想啊,是谁来着?】
大殿内,皇帝未至,然而此刻却依旧寂静无比,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开口说话,就连呼吸都一滞,生怕萧芷嫣下一秒提到自己的名字。
平常小事倒也罢了,最多被看个笑话,为友人笑一笑,而今涉及这种掉脑袋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希望和自己扯上关系,哪怕是沾亲带故也不行,生怕到时候皇帝一个不如意连坐了。
【太妃娘娘?】
若不是萧芷嫣突然之间提起,众人都快要遗忘了这位身居深宫之中的太妃娘娘。
大多数人与这位太妃娘娘并没有什么关系,于是便听朝廷之上一齐松了一口气般的叹气,然而在整齐的叹气之中又夹杂着零零碎碎的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片刻后,归于平静,皇上至,朝堂肃静。
殿下的文武百官,各按品级排列,衣冠楚楚,静待圣训。
皇帝轻轻婆娑着龙椅的扶手,目光如炬,缓缓开口:“朕闻近日朝野之间,小人作乱,暗潮涌动,诸卿有何高见?”
殿上诸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臣以为,当严明法度,重惩不贷,以儆效尤。”
“臣建议,当广开言路,教化百姓,使人心向善。”
“......”
【唉,说到底法规范的莫过于君子,而小人给他们几百几千个条条框框他们都有的是法子打破。】
“萧卿有何高见?”
萧芷嫣闻言,微微颔首,脑子突然一片空白,沉吟片刻,只好将刚才心中所想说出:”回陛下,君子之行,犹如清风过耳,温文尔雅,自然合乎天地之道,故法度规范,皆能恪守。而小人之心,狡黠多变,如蛇蝎之毒,难以捉摸。纵有千条万条之规矩,亦能寻隙而破,仿佛狡兔三窟,难以制约。”
“欲治小人之乱,宜多方并举......”萧芷嫣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综之,治小人之乱,须法制、人德、监管惩处等多措并举。”
皇帝颔首赞许道,“诸卿所言,各有其理。”
【与其搁这儿纸上谈兵,还不如直接抓了快刀斩乱麻。】
朝廷之上某些人突然感觉自己脖子一凉,心中都在祈求萧芷嫣大人快快别想了。
【这朝廷之上暗潮涌动。看起来应该有不少太妃的羽翼,等会下朝后我还是应当趁早去见一见那位太妃娘娘。】
皇帝一脸迷茫:什么事情和太妃有关??
但是这一次萧芷嫣的心声没有告诉他答案,他也不好无事还留着人来听心声,只好道了一声退朝,而后便离开了。
萧芷嫣款步轻移,心怀忐忑地踏入了太妃娘娘的寝宫。她早已耳闻太妃娘娘在宫中的威势,此次前来,原已做好了被拒之门外的准备,却不料一切竟出乎意料的顺利。
太妃娘娘寝宫内陈设古朴典雅,透露着一种庄严与尊贵。
萧芷嫣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缓缓步入寝宫。
太妃娘娘端坐在榻上,目光如炬,似乎早已洞察了她的来意。
萧芷嫣恭敬地跪拜在地,恭敬地道:“臣女萧芷嫣,拜见太妃娘娘,愿娘娘身体安康,福寿绵长。”太妃娘娘的视线在她身上流转,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太妃娘娘呢喃了两句,“像,太像了......”
片刻后,太妃娘娘微微颔首,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你就是萧芷嫣?起来吧,不必多礼。”
萧芷嫣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偷偷打量了一下太妃娘娘。
【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并不想系统资料说的那样,不不不......一定没那么简单。】她心知这位太妃娘娘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心中不禁更加警惕。
太妃娘娘第一次听见传闻中萧芷嫣的心声,一瞬间眉头微蹙,不过多年居于深宫让她很快隐藏了神色,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萧芷嫣心中一紧,她深吸一口气,尽量保持镇定,回答道:“臣女听闻娘娘在宫中德高望重,心生敬仰,特来拜见。”
太妃娘娘似乎对萧芷嫣的回答并不满意,她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哦?只是来拜见本宫这么简单吗?本宫在宫中多年都未曾见你前来,今日究竟何故?”
萧芷嫣心中一凛,她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忙解释道:“娘娘明鉴,臣女确实心怀敬仰,但除此之外,臣女还有一事相求。”
太妃娘娘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她示意萧芷嫣继续说下去。萧芷嫣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道:“臣女斗胆,想请娘娘指点迷津。宫中传闻甚多,臣女不知该如何分辨真伪。”
太妃娘娘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萧芷嫣的用意。终于,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深意:“宫中传闻,真假难辨。你若想分辨真伪,需得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记住,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要轻易被他人所利用。”
萧芷嫣心中一阵震动,恭敬地答道:“臣女谨遵娘娘教诲,定当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
太妃娘娘点了点头,似乎对萧芷嫣的态度颇为满意。她挥了挥手,示意萧芷嫣离开,“本宫乏了,萧大人先回去吧!”
萧芷嫣恭敬地退出了太妃娘娘的寝宫,心中却在暗暗思忖着太妃娘娘的话。她此番前来本是想知道最近传言太妃娘娘参与叛变是否属实,但是通过交谈后,她对此产生了疑惑,直觉告诉她,此事有些蹊跷,接下来还是要更加小心谨慎地行事才行。
奇怪的是这日之后,这位居于深宫的太妃娘娘突然成为了文武百官瞩目的焦点。昔日她如尘埃般沉寂在后宫的角落,未曾引起世间的波澜,然而,此刻她的名字却如同烈火般在奏折上焚烧,引发了一场关于权力与阴谋的激烈讨论。
甚至于数封奏折都在上书表述“彼欲诛太妃,群小失首而阵脚乱,则叛乱可定矣”。
萧芷嫣对这一切的突变感到不解与惊愕,心声不受她的控制再一次外露,【太妃娘娘表面上看上去确实是在帮助外戚谋权篡位,可是......】
但是文武百官打断了她的心声,接二连三上奏,话语一句接一句,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群人目标十分明确。
“陛下,太妃娘娘诚为妖妃也!与朝廷有染,且勾结家族,此乃大罪,不可不察。”大臣们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皇帝的心头。
“臣恳请陛下,赐死太妃以靖民心。”又一位大臣跪拜在地,言辞决绝。
“......”
“朕将熟虑而后决之,先退朝。”皇帝面色沉重,他深知这其中的是非曲直远非表面所见。然而,为了朝廷的安定,他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皇帝心中如同被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一甩袖子便离开了。
民间关于太妃娘娘一事议论纷纷,青烟先生听闻此事后便进宫向皇上告发了太妃娘娘的阴谋。退朝后躺着家里的萧芷嫣看着系统,心中一阵惊讶,她不禁对这位青烟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青烟先生与太妃娘娘之间有数不清的纠葛。原来,青烟先生是前朝重臣之子,家训中有一句话是“忠于国家”。他儿时曾对太妃娘娘心生爱慕,但自从太妃娘娘成为先帝的妃子后,他便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然而,太妃娘娘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招惹他,甚至杀他父母、灭他一族,使他流落烟花之地。太妃娘娘又假惺惺地收他做男宠,以为他会感激不尽。
青烟先生心中的愤怒与仇恨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他决定亲手报复太妃娘娘。故而这一次他背叛了她,他不忍心看到更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或连坐或诛九族,所以他向皇帝告密了。
皇帝深思熟虑,很清楚用一个人的命换暂时的平静很值,他明白这一切并非太妃娘娘一人能够做得到的,她最多只能算是被迫受到牵连,而今已是一枚弃子。皇帝闭了闭眼睛,不得已还是给太妃娘娘赐了鸩酒,“朕意已决,赐太妃娘娘鸩酒一杯,望自行了断,以全皇家之颜面。”
太妃娘娘看着那杯毒酒,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轻轻一笑,仿佛所有的恩怨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青烟,我不怨你,也不恨你。”她低语道,“与君诀别,情深难舍,愿来世重逢,再续前缘。”她的声音如同风中的落叶般轻柔而哀伤,在宫殿内回荡。而后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动作决绝而果断。
太妃娘娘这一生,如同这杯毒酒般苦涩而短暂,她此生也只有这一次做了她自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