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脱樊笼

那日在祠堂发生的事情没有旁人知晓。

姜姒动作很快,没几天就找到了一个寒门孤女的身份,赵萦在外头买了小院的第二天便搬离了侯府,这事静悄悄地,没有泛出半分涟漪。

再隔几日,侯府便传出二娘子落水暴毙的消息,全府飞快地挂上了白布。

赵萦就着帷帽的薄纱远远地瞧了一眼自己的葬礼,因是未嫁女,又死于非命,侯府一切从简,只停了一天便发了丧,知情人只作哀状。

唯有凝姊在棺旁哭得情真意切,站都站不稳了。赵筠搀着她,面上有哀色,更多的是不可置信。

她无法相信萦姊这样身亡,她打量棺中的尸体,被溺死的尸首面目模糊,四肢肿胀,但身高体型依稀是萦姊的,容不得她不信。

静安王府

演武场之中,青年执剑,身如流云,纵横来去。

忽然,一个侍从上前,吞吞吐吐道:“主公,赵二娘子……没了。”

青年将手中的剑用力一甩,剑瞬间插进泥沙之中,发出剑鸣。

侍从忙上前,将前情后事与他讲清。

萧晏闻言面上一愣,继而是一笑,“她死了?不可能。”

赵萦的武功虽不及他,但她绝不会是轻易溺水身亡的人。更何况她前些日子还问了他那些话,这事只怕是她使的计。

那尸体,怕也是早就备好的。

若他的猜想不错,她很快就要进宫了。

*

那尸体自然不是赵萦,是姜姒派人寻来的。

东城区与西城区不同,这里住的多是百姓,赵萦行于小巷间,巷里都是些孩童互相打闹,前些日子搬来时,她就编造了一个悲惨的身世,邻里多有照拂。

一个过路的大娘见着她打招呼,“李娘子回来了。”

“是啊,买了些菜。”赵萦,或者说阿萦,晃了晃手中的菜篮子,笑道。

大娘稀罕地瞅了又瞅,眼见人过去了还没回过神来,喃喃道:

“这李娘子也不知是吃什么长大的,通身的仪态,啧!跟大家娘子都差不多了。”

这话阿萦不知道,她将菜篮放到院子里后,便匆匆往揽饕楼赶去——她今日与沈锦有约。

*

揽饕楼生意极好,但因着与长平侯府隔得近,也能听到那哀乐,楼中也有议论的人。

阿萦刚到雅间,便见着沈锦坐在窗边,遥遥地看着长平侯府的方向。她如今已出了孝期,重新穿上了喜欢的绫罗,扮上了时兴的妆容,一眼瞧去,富贵逼人。

阿萦将帷帽一摘,扔在坐垫旁,凑过去,“你瞧什么?”

“我在看我好友的葬礼啊。”沈锦的声音幽幽的。

“我可就站在你面前。”阿萦推了她一把,笑道。

这话把沈锦吸引了过来,“我的好友可已经身亡了,敢问这位娘子姓甚名谁?”

“小女子不才,李氏阿萦。”阿萦作势。

沈锦一下收敛神色,“你真行啊,前几日递信来,上头只有一个‘安’字。我道是怎么回事,没两天就传来你的死讯。”

“时局所迫,别无他法。”阿萦正色,又笑起来,“如今不是很好么?我自由了。我向你保证,这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交易。”

“与我做交易的是赵氏阿萦,与你李氏阿萦有何关系?”

“因为阿萦总能带给你更多的东西,所以姓李姓赵都无妨。”赵萦好整以暇。

“你好大的口气,说说看。”沈锦呷了一口茶。

阿萦拿出一叠纸张,放在案上,推向她。

“这是?”沈锦吸了一口气,有些惊喜,“长乐坊的契书。”

长乐坊是建康曾经最有名的歌舞伎坊,因着战乱,其中歌伎流乱,才衰败下来。

即便衰败,但建康有几人没有听过长乐坊的名头,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伎坊的价值,偏生持有者始终不愿将它卖出。

“你怎么弄到的?”她将这张契书摸了又摸。

“我没别的优点,便是善察人心。我先生混迹建康伎坊,与这坊主恰好相识。我求他引荐,正击心房。”

过程当然不似阿萦口中这般简单。

早在她与沈锦的胭脂铺开得顺风顺水时,她就有了盘算,沈锦本身善钻研这类东西,若是能寻到合适之处发挥长处,生意只会越做越大。

恰巧先生那处有这样的途径,何不利用一二?

于是她找上了坊主,试了好多法子才得到这张契书。

“还是按从前的契书来算吗?”沈锦有几分生疑,她心里有数,这张契书的价值远高于从前的布庄,获得的利润只会更多。

“这张契书归你,我要五成利润。”阿萦将契书推向她,“但是,你要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沈锦有些讶异,这样一份契书就给了她?

阿萦道:“揽饕楼是不是有自己的采购商队?”

若她观察不错,食材独特,也是揽饕楼经久不衰的原因。

“不错,阿耶生前最重视食材,重要的食材都是他天南海北去谈下来的。”说到这个,沈锦很有底气,“这和你要我帮的忙有什么关系?”

“我要你带我的人去一趟北边。”阿萦将自己的心思说出。

阿娘那般模样,实在不宜待在侯府,对病情无益。

先查探北边情况,若北边可信,找机会让她回北边去也未尝不可,至少那才是她的家人。

揽饕楼运输食材,速度只会快,不会慢,寻她们是最好的。

“北边?”沈锦倒是不陌生,从前阿耶带她走过,但阿萦与那边有什么干系,她不清楚侯门密辛,只是有些迷惑,但她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过送上门的利益,契书在案上诱惑她,让她极爽快的答应下来。

“这事交给我,你放心。”她一边签,一边保证。

随商队去北边的事依旧要拜托丁麦,多年相处,这人有功夫,重义气,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丁麦也没推辞,只是在得知阿萦让他做的事时,面露赞叹,他也希望阿萦的娘有更好的归宿。

他们在春季出发,还没到夏季时便归来,给阿萦带来了极好的消息。

拓跋曦的父兄本是族长旁支,从前没什么威望,这些年鲜卑内部换血,倒是让他们抓住了可趁之机,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

拓跋曦本就是他们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前迫于无奈,如今若是回去,也一定会受到极好的照顾。

这时离女官选拔也不过一月有余了,阿萦得知,立马联系上了还在府里的宜明,让她给阿娘递信,按她的想法,阿娘定会愿意离去。

果不其然,没等第二日她便收到了回信。信中字字恳切,全是归乡之意,信纸上甚至有斑驳。

阿萦再也等不得,当夜就潜进了侯府,将大房院一把火烧了,趁乱将阿娘带出。大火烧尽一切,不会有人知道长平侯府大夫人的踪迹。

恐怕姜姒也不会想到,阿萦这样果决,自己离开也罢,还拉上了她阿娘。

“也亏大房院偏,不然计划无法这样顺利进行。”阿萦舒了一口气,看着一旁眉梢都带着喜色的阿娘,有些恍惚。

拓跋曦笑着摆弄着包裹,片刻也闲不下来,“我什么时候动身?”

“现在。”

远处丁麦牵来了一辆马车,朝他们示意。

阿萦将她往那处推了推,她愈发兴高采烈,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拉开帘同她摆手。

阿萦也摆了摆手,面上带上了笑。

不过片刻,她又招了招手,示意阿萦过去,阿萦依言上前,却见她从怀里拿出一只彩绳,系在阿萦的左手之上。

她笑,“保平安。”

望着这彩绳,阿萦有些发愣,很快又晃了晃左手,也笑起来,带着几分稚气。

马车渐行渐远,阿萦沐浴在月光之下,活动了一下身子,只觉神清气爽。

愿所有身处樊笼的人,都能返自然。[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脱樊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醒春集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女郎自立计划
连载中御弦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