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十一梦(二)

快到行及笄礼时辰的时候,威武将军今日最重要的贵客终于临门。

“皇后殿下到——”

随着唱礼的声音落下,皇后身着常服缓缓步入场内,虽然是低调的常服,比起庭院中的衣裳也更加华美精致。

皇后今日气色极好,面上泛着淡淡的粉,红光满面,看得出来心情很好,谢云昭赶紧上前迎接。

虽然她去过皇宫与皇后见过许多次,两人甚至抵足而眠,但是在宫外这般公众场合,自然不同以往。

众人见礼一番,见到只皇后一人带着宫女侍卫,彼此对视时,眼中不禁都有些好奇。

今日皇帝未至,只有皇后殿下来此。

想必这皇帝公务繁忙是假,身子孱弱不宜外出是真。

自打昭太子薨逝,皇帝心情变得喜怒无常,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近日里皇宫中关于他身体状况的消息已经封锁,如此也可见一斑。

不过,纵使是只有皇后到场,众人亦是不敢懈怠,规规矩矩地参加谢云昭的及笄礼。

“愿你心存鸿鹄之志,蜚英腾茂、耸壑凌霄……能为陛下和陈国效力。”

皇后率先送上自己的祝词,祝词中满含期许,谢云昭福身行礼。

在整个京城,能让皇后到及笄礼上亲自送上祝词的,也只有几位公主和她了。

在今日所有在场的人中,属皇后的身份最为尊贵,况且皇后与她感情笃厚,于是交由皇后加簪。

簪子自然也是提前准备好的,皇后从身侧的芸蕙手中捧着的礼盒里取出一支金簪,金簪带着些古朴气息,点缀着珍珠,华贵典雅不失贵重。

她将发簪轻轻插入谢云昭的鬓发之间,发簪安分待在发髻上,皇后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恍惚,却很快缓过神来。

“今日陛下未曾前来,也托我带了些小礼物,只是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说是你要是想要些什么,来日向他讨要便是,他都允你。”

皇后说是带的小礼物,但是从皇宫国库中取出的,能是什么“小”礼物吗?

礼物自然是不俗,只是让宾客心中暗自期待揣测的那道圣旨却没有带来。

都说帝后对安和郡主荣宠有加,怎么今日陛下只是托皇后带了句话,却没有具体的……

这样的情况,要么是谢云昭“失宠”,要么便是这带的这句话,份量可大不一样。

本以为会将谢云昭进封为公主,或是赐下田产宅子,但是没想到只是一句话。

安绣岚与谢沐承见着前面皇后的话已经说完,也送上对自家女儿的祝词,祈盼她健康成长、喜乐平安。

众人心思各异,见皇后和谢将军夫妇说完话,也随即送上各自的祝词,都是捡着些好听的话说。

这美好典故与溢美之词不要钱似的往外蹦,花园里一片和睦祥和。

及笄礼顺利结束后,皇后就随意寻了借口准备回宫去。

现在这个时节正是多事之秋,皇后身为中宫之主,多待在宫外一刻,也许就多一分风险。

将军府的主人与宾客送了皇后出门,又回到府中。

这时的氛围就显得轻松热闹许多,吹拉弹唱的调子也欢快起来,琴音伴随着琵琶声响在园子里,宾客们说话的声音也大胆欢乐。

府上各式美食点心管够,又有繁花盛景,今日即使不是参谢云昭的及笄礼,也是个聚会游玩的好日子。

春明园里,几个女娘凑在一起,对着庭院中的一众牡丹吟诗作画,这倒不是攀比谁画得好些,只是逗个趣,看看乐呵。

威武将军花多,鸟儿也养了几只。

府上的鹦鹉青背黄翅,小脸上像是擦着喜庆的腮红似的,极其惹人喜爱。

这鹦鹉原本还少语,几个少年绕在鸟架边,不知何时就被人急得冒出几句话来,逗得人哈哈大笑。

花园串着花园,这边的春明园里年纪小的公子女娘们多些,由着白雀和青鸢看着些,旁边的景和园里,更多地聚着些“大人”,气氛要稍微沉闷些。

谢云昭本想着借着这个时机与好友交谈一番,但是身边的萧翊和却似乎是寸步不移。

这太子殿下不跟着皇后回宫也就罢了,只是怎么还系在她裙带上似的呢?

虽然好友相见也不避着这位太子殿下,但是许多话也因着有这么一位的存在也如鲠在喉,只得吞如腹中。

谢云昭心中郁闷只存在于一瞬间,很快就烟消云散。

她倒是很好理解萧翊和,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最是喜欢热闹、玩耍的时候,宫中那般寂静沉闷的生活自然是比不得她府上的好玩玩意儿。

况且这府上今日来了许多同龄人,比起东宫那几位书生气质、整日读些圣贤书的伴读来说是要有趣一些。

萧翊和作为太子,读书是不入书院的,皇帝专门请了太傅和几位夫子去晨兴宫专门教授。

因此,他自然也不大可能接触到太多的玩伴。

如今皇帝身子状况堪忧,距离萧翊和登基的时日也逐渐逼近。

这虽然说不上是突然,也是时间也确实紧迫。昭太子薨逝,再培养一位太子本是不易,何况这宫中情况多变。

“今日正是个好时候,我就带着殿下见见京中的诸位公子女娘。”谢云昭见着好友打了招呼就走,唇角微微弯起,决定变“被动”为“主动”。

萧翊和一愣,点头说好。

谢云昭看着他有些凝滞的目光,心中不由得发出疑问:这萧翊和,莫不是她说什么都说好?

“这是安国公府的女娘,是与我同窗的友人,你就唤她一声赵小姐就是。”谢云昭目光朝着前面来的女娘示意,身侧的人点点头。

“见过太子殿下,安和郡主,”来人福身行礼,俏丽的面上带着几分笑意朝着谢云昭看过来,“祝愿郡主生辰喜乐。”

谢云昭点点头:“多谢赵小姐。”

萧翊和也学着她的样子,点头:“赵小姐。”

赵小姐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又行礼下去了,临走时给了谢云昭一个眼神,眼里带着几分诧异。

谢云昭带着萧翊和游园,身边是朵朵盛开的牡丹,二人也渐渐走到少年较多的地方,十几岁的少年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在书院里结交了好友,平日里有时间就聚集在一起。

他们接触萧翊和,名头就显得要敞亮一些。

随着第一个少年打招呼,后面几个挤着嚷着上前行礼,面上压不住的喜色,实在是见了这位与他们差不了几岁却很少见到的太子有几分好奇。

“见过太子殿下,安和郡主。”

萧翊和的眼神一瞬间就落到谢云昭脸上,黑白分明的眼睛没有太多的神色,不过意思很明显。

他认识的人不多,自然是想让她介绍。

“这位是周御史家的三公子,周贤青。”

“这位是安英郡王家的小公子……”

一个人接着一个人介绍过去,虽然介绍得并不细致,但是被介绍的人也很懂眼色地上前露脸,详细介绍一番。

萧翊和的记忆不错,脑中很快就将几个人的名字记住。

按照谢云昭之前说过的话,这些人未来可能都是他朝廷上的臣子。

以后等时间到了,就要看这些人是在朝廷上与他站在一边儿的,还是对着干的。

……

“与你站在一边儿为着你说话的,也不一定就是好人。与你对着干,动不动以死谏君暗暗威胁你的,也不一定就是坏人。”

穆德二十三年的盛夏,谢云昭去了一趟江南,似乎经历了许多,回来的时候倒是比起以往多了几分散漫之气,坐在他的晨兴宫的秋千上荡着秋千。

她说这话的时候还在荡秋千,也算是第一次“倒反天罡”——因为堂堂太子萧翊和当时就站在她身边,悉听“教诲”。

他手里还拿着她从宫外带回来的扇子给她扇风,漆黑的扇骨,雪白的扇面,上面用狼毫题着几个大字:及时行乐。

不似她的风格。

“那怎么区分好人和坏人呢?”小小年纪的太子殿下问道。

谢云昭停下,皱皱眉头:“等到那时候,你自己就知道了。”

话语中难得的尽是敷衍之词,但是萧翊和还是听进去了,在一旁安安稳稳地摇着扇子,应和地点点头。

谢云昭这才良心发现,将秋千让出来,接过他手中的扇子,让他坐下,给他扇风。

那天回去以后,萧翊和不知道谢云昭是不是又想起了什么,写了长篇大论在宫里落钥之前送来。

她策论中佐以各家经典圣贤、各朝各代例子生动鲜活地给他示例什么叫忠臣、什么叫奸佞。

不过,最后也没有告诉他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好人能等同于忠臣吗,坏人能等同于奸佞吗?

这是个疑问,深埋在萧翊和的心中。

……

看见萧翊和嘴角浅浅的笑意,谢云昭有些云里雾里,依旧带着他向前,将这后花园的人都认识了个遍。

除去相同年岁的人,连带着他们的爹娘都见礼了个遍。

朝中重臣他大多认识,但是还有许多人只是见过却不曾知晓名讳的。

萧翊和不怕生——身为太子,未来的皇帝,怕生也不行,解决不了他的任何问题。

他素日里虽然少语,但是在探求学问和与人交流时,也很是健谈。

诸位“大人们”估计也没有想到,谢云昭竟然硬生生地将她及笄礼后的宴会变成了萧翊和的认人会。

大人的心思要复杂许多,心中又不自觉地暗自揣测起来。

这谢云昭是什么意思,带着太子到处转悠认人,还与人攀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盼莺来

春夜渡佛

逢春

岁岁平安

贵妃娘娘千千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女娘也威武
连载中今日听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