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旻看店实在有点无聊,茶不思书不香的,突然想起来昨晚的那个瘟神。
她本来想着装死的,却在凌晨的时候鬼使神差给同意了那位的好友申请。
医者仁心医者仁心,最基本的人文关怀还是要有的。
但由于这位昨日过于的不客气,她还没想好怎么个开头好点。
对方微信名跟本人截然不同,“请先说你好”,附带一个端坐的橘猫图头像。
尝试轻松一点?邱旻发送了那句话。
刚发完她就有点后悔了,昨晚那脉象不像是已有伴侣的,加之嘲弄一事,现在这一句怕不是戳在人家脊梁骨上笑话呢。
刚想着撤回,对面倒挺积极地回复。
请先说你好:要你管。
嘶。这下不好办了。邱旻揉了揉左侧的太阳穴。
她打算换个角度。
岷粥:单子上的药服了没?
哪壶不提开哪壶,周晚用力戳着键盘。
请先说你好:没。
中药还是西药的选项不存在,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邱旻想了想,耐心地继续打字。
岷粥:有喜当时是逗你的,不过体内确实有虚火,还是建议你去好好排查一下,按单子去抓药,最好这周内要开始。
她又标注好用量。
岷粥:一日两次,每次至少隔八小时。
啧。周晚觉得有点好笑。对面也太正经了吧。
请先说你好:你说有就有啊?
请先说你好:我看你像个假郎中,万一给我吃错药了我不就下太平间了。
邱旻又揉了揉太阳穴,打算直截了当一些,在书桌抽屉里翻出自己的医生资格证拍张照片发过去。
她不忘给自己的证件照加了下半张脸的模糊马赛克,继续打字。
岷粥:这是我的行医资格证,有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包括某人口中的吃错药中毒身亡。
上方的“对方正在输入中......”显示了很久,邱旻才看到下一条消息。
请先说你好:好的。
请先说你好:邱郎中。
邱旻:......
随便吧。邱旻认命地放下手机,继续百无聊赖地看店。
只不过这时有点没有那么无聊了。
只有一点。
一点点。
周晚把那张单子拍好照片,免得自己又给弄丢加携带不便,原件则是塞进自己房间的抽屉里。她盯着单子上工整的字迹,突然想起昨晚邱旻把脉时冰凉的手指。
那种触感莫名让她想起小时候脱臼的那天,街上那个庸医粗糙的手掌在她胳膊上胡乱揉捏,疼得她直掉眼泪。
"庸医都一个德行。"她嘟囔着,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里啪啦响。她今天准备在电脑前面整理一下下期视频的素材。
周晚是一个弹幕视频网站的专职UP主,用户头像框带黄色小闪电的那种,一开始专攻学习区,后面业务做大,逐渐发展到生活区、动漫区、游戏区等等,不过主要还是把重点放在单一地域内的各行各业发展。
上期视频是关于隔壁省份某家大品牌食品包装公司幕后偷工减料的黑幕,这期的聚焦点还迟迟没有想好。
昨日倒是跟邱郎中切磋了一下,兴许可以试着做做本地的中医行业。
正好篈城今年也在开展弘扬传统中医文化的各项工作,如此一来自己的视频符合主流价值观,先不说平台本身的推流机制会发力,再加上周晚本身就很擅长把视频做好做大,收益大概率不会入不敷出。
想到这,她便打开新建文档开始敲字。
但当她打开文档准备写文案时,却发现自己对中医的了解几乎为零。
不过半晌,周晚便发现材料里面少了点交代背景的数据与实物素材。
网上搜索毫无结果,只能怪篈城这鬼地方发展业态有点过于“出色”。
周晚再找了找,只得出一个结果:这方面的文件应该只会出现在本地的卫生志里头。
呸,麻烦。
嘴上念叨着,周晚还是去打开藕屿书店的微信小程序。
藕屿书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论多久远的书,但凡是跟篈城医业沾边的,都可以在那的书架上找到。
这也跟原店主邱屿退休前是本地中医大咖有关,不过周晚小时候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解邻里传闻上。
这个小程序倒是不知道哪里来的[书店对面的大山咖啡店主陈舢帮邱旻做的],不过能用。周晚在里面的书库检索,找到了那本《篈城卫生志》,1981年出版的。年代隔若恍世再加上本地因素,怪不得没电子版本。
话说,那郎中跟书店邱老一个姓氏,总不会有关系吧?
想罢,周晚伸了个懒腰,起身去把睡衣换成休闲的外套长裤,林女士正在厨房里关着玻璃门笑盈盈地打视频通话,见闺女换衣服准备出门,便开门问了句:“出去啊?”
“嗯。”周晚随口应了句。
“好好好。”林女士眉开眼笑,不知道联想到了什么。
出去已经快傍晚了,周晚家处在一个高楼小区内,离藕屿街并不算远,步行只要五分钟就到了。
周晚很快走到藕屿街,彼时正值放学的时间,路上已经有了许多看上去就很疲乏的高中生,小吃摊已经上阵,最靠近街头的还忙着张望城管的踪影,繁杂闹腾而丝毫不忙乱。
她几步快走到藕屿书店门口,发现这地方与记忆中别无二致,一样的古色牌匾,一样的门口绿植,唯一的区别无非是隔壁的中医铺如今上了挂锁。
推开褪色的绿漆木门,混合着樟脑丸、陈皮和油墨的气息扑面而来。吊扇在头顶搅动光影,三十八片铜叶把阳光切碎成跳房子的格子。
柜台前有个忙碌的身影,被立起来的台式机显示器挡住面孔。
周晚从父母口中知道那应该是邱屿的后辈,虽说自己与老爷爷有几面之缘,但毕竟不算熟,再加上眼前非故人,她找不到立场或者契机去打开话匣子,于是兀自按小程序上提供的位置去对应的书架找书。
她走到地区志专区,花了毕生一半的阳寿才好容易在挤得爆满的书架上抽出那本《篈城卫生志》,突然就想感慨一下这么多书是怎么整理上架再录入电子信息的。
书封完好,印刷清晰,味道尚佳,不过难免有点旧书的模样,看不出来,但感觉得出来。
周晚拿着书,本想到小程序上直接办理借阅程序,没想到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手段,只好给到前台出库。
前台像是有预感似的冒出个头,双方都怔住了。
虽然昨晚只是见过被口罩遮掩的面貌,但周晚还是一下就认出来了。
"哟,邱大夫。"周晚率先打破沉默,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
柜台后面的邱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键盘边缘,勉强打了个招呼:“哈喽。”
跟昨晚一模一样。
怎么跟人机似的。
邱旻自己都觉得很奇怪。
显然对方也这么想,周晚的嘴角抽了抽,她面上笑嘻嘻地说:“这么见外啊,给我把脉的时候倒一点都没有。”
邱旻的脸皮飞走了。
还有魂。
她面上却还是一副清汤寡水的模样,垂下眼帘,目光落在电脑屏幕的倒影上,回道:“那是营业状态。”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轻微而单薄,"抱歉,当时有些急躁。"
周晚向来不太喜欢记仇,对方这么一说也就不再提这事了,摆摆手继续说:“你就是邱屿老爷爷的孙女吗?我就说这么小个地方应该是一家的。”
与其说是发问,不如说是自问自答。
昨晚的"假孕"事件虽然荒唐,但邱旻把脉时的专注神情和那些专业术语,似乎并不像她以为的那么不靠谱。
而且心里对邱郎中的印象也算是好一点了。
邱旻有些不知道怎么回复,就勉强答个“嗯”。
啧,还真有点人机。
两个人心里都在吐槽。
算了,说正事。周晚亮出手里的那本书,直接说明来意。
邱旻接过书,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易碎品,直接了当地给她办理一下借阅手续,没有深入去问周晚借书的具体缘由。
说得这么正式,实际上也就是在电脑上录入一下基本的身份信息。由于是本地官方出版社的公开文件,还是要走走形式上的程序。
周晚报上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末了,顺口问一句:“你每天晚上都去街上摆摊吗?”她有些好奇。
“对啊。”邱旻简短地回答,好像想起了什么,接着说,“单子上的药你得尽快吃,按时按量。”说话间又恢复了坐诊时干练而有力的神色,却用着不失关照的温声。
周晚注意到对方嘴角生出一颗痣,此刻正随着她的口舌谈吐不断抖动,噗嗤一笑,回道:“好好好,知道了。睡前熬一碗干掉。”
两人各自道别,书店里恢复到平日里居多的沉寂。
邱旻觉得屋内有些热了,寻源才发现是自己的薄皮耳朵在发作。
该死,这夏天店里闷得慌。她暗骂道,走到门口的挂衣架上取下一个能遮住耳朵的宽檐帽戴上。
然后郑重其事地点开微信,把“请先说你好”备注名改掉了。
周晚。
嗯,顺眼不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