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闱之事,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表面涟漪很快平息,暗流却愈发汹涌。太后凤体日渐康复,对外只说是怀瑾郡主日夜侍疾、孝心感天,加之太医院精心调养所致。皇帝暗中进行的调查也极为隐秘,一时间,慈宁宫似乎重归宁静。
但褚星微知道,这平静之下酝酿着风暴。她能感觉到,自宫中回来后,暗处窥探缀锦轩的目光多了几道,有的充满好奇,有的带着审视,更有几道,隐含着难以言喻的冰冷与恶意。
她并不在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自身实力,并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根基。单打独斗,终究力有未逮。
《幽冥录》的获得,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中记载的诸多秘术、阵法、御鬼法门,玄妙精深,远超她前世所学。她如饥似渴地钻研,结合自身通幽之眼的天赋,修为与见识都在飞速增长。
同时,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知秋和忍冬。两个丫头虽无灵根,无法修行,但心思纯良,办事稳妥。她传授她们一些基础的草药知识、简单的驱邪仪式,以及如何辨别常见的阴邪之气。知秋机灵,负责对外联络、打探消息;忍冬细心,负责管理内务、整理她需要的各种材料。两个丫头深知机遇难得,学习起来格外卖力,倒也渐渐能帮上不少忙。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她需要真正的、能够踏入修行之门、未来可以独当一面的助手。
这一日,怀瑾郡主再次来访,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色,却并非为了自身。
“星微妹妹,我今日来,是有件事想请你拿个主意。”怀瑾郡主屏退左右,低声道,“我母妃一族,有个远房亲戚,住在京郊。他家有个小子,今年刚满十二,名叫石磊。那孩子……有些特别。”
“哦?如何特别?”褚星微来了兴趣。
“那孩子天生便能看见些……不干净的东西。”怀瑾郡主声音压得更低,“家里人都当他中了邪,请了多少和尚道士都无用,反而因为他总是胡言乱语,说看到已死之人,被村里人视为不祥,受尽欺凌。父母也嫌他晦气,几乎不管他死活。那孩子性子倔,便自己跑到城外一处荒废的义庄里住下了,靠着给路过的人指指路、或是帮人收敛些无主尸骸换点吃食,性子也愈发孤僻阴郁。”
天生阴阳眼?玄阴体质?
褚星微心中一动。这种体质万中无一,极易招惹阴邪,若无人引导,大多夭折或疯癫。但若能踏入修行之门,尤其是修炼与阴冥相关的法门,便是绝佳的苗子!
“郡主可知那义庄在何处?”
“知道是知道,只是那地方……”怀瑾郡主有些犹豫,“妹妹你真要去看?那孩子性子古怪,怕冲撞了你。”
“无妨。”褚星微站起身,“还请郡主引路。”
京郊十里,荒山脚下,一座破败的义庄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周围杂草丛生,乌鸦盘旋,气氛阴森。还未靠近,一股浓郁的尸气与阴寒之气便扑面而来。
怀瑾郡主和随行的侍卫都有些不适,面露惧色。褚星微却神色如常,通幽之眼下,能看到义庄周围徘徊着不少浑噩的游魂,但它们似乎被某种力量约束着,并未肆意害人。
她示意众人在外等候,独自一人走向义庄。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光线昏暗的厅堂内,堆积着一些蒙尘的薄皮棺材和草席。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背对着门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布擦拭着一具已然白骨化的尸骸,动作轻柔,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听到开门声,那身影猛地一颤,如同受惊的小兽般跳起,迅速转身,警惕地望过来。
那是个面黄肌瘦的少年,约莫十二三岁年纪,头发枯黄,衣衫褴褛,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黑白分明,此刻正带着惊恐与戒备,死死盯着褚星微。在他的眼眸深处,褚星微看到了常人无法察觉的、一丝流转的幽光——正是天生的通幽之眼!
而在少年身后,褚星微看到几个模糊的、散发着微弱感激之念的游魂虚影,正安静地飘浮着。是了,这少年天生能与阴魂沟通,他居住于此,并非被迫,而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照顾”这些无人问津的孤魂野鬼。
“你是谁?”少年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不符合年龄的沉郁。
“我叫褚星微。”褚星微语气平和,目光扫过那些游魂,又落回少年身上,“你能看见它们,对吗?”
石磊浑身一震,眼中戒备更甚,手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你……你也看得见?你是来抓我的?还是来驱散它们的?”他侧过身,隐隐将那几个游魂护在身后。
褚星微心中微叹,这孩子在如此环境下长大,心性竟还保留着一份良善。“我不是来抓你,也不是来驱散它们。我是来问你,可想不再被它们困扰?可想拥有掌控这份‘特别’的力量?可想……走出这义庄,看看外面的世界?”
石磊愣住了,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微弱的渴望。这么多年,所有人都视他为怪物、灾星,避之唯恐不及。第一次有人,用如此平静的语气,告诉他,他的“特别”可以掌控,可以成为力量。
“你……你说的是真的?”他的声音带着颤抖。
“我从不妄言。”褚星微伸出手,“你若信我,便跟我走。我会教你如何运用你的眼睛,如何与它们相处,如何让你自己,变得强大。”
石磊看着那只干净、白皙的手,又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依赖着他的懵懂游魂,眼中挣扎了片刻。最终,对光明和力量的渴望压倒了一切。他缓缓地,将自己的脏兮兮的小手,放在了褚星微的掌心。
“我……我叫石磊。我跟你走。”
褚星微微微一笑,握住他的手。入手一片冰凉,是长期沾染阴气所致。“好。”
她转向那几个游魂,以灵识传递意念:“尔等既受他照顾,亦是缘分。今日我将他带走,授其正道。尔等可愿随行,居于我设下的净坛之中,受香火供奉,待机缘到时,再入轮回?”
那几个游魂似乎听懂了,传递出感激和顺从的意念。
褚星微取出一枚早就准备好的、刻有安魂符文的玉牌,将几个游魂暂时收纳其中。然后,她牵着石磊,走出了这座困了他多年的义庄。
怀瑾郡主见褚星微真的带了个“小棺材子”出来,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吓了一跳。但见那孩子虽然瘦弱阴郁,眼神却不再像之前听说的那般疯狂,反而多了一丝懵懂的希望,也就按下心中不适,安排马车一同回城。
回到缀锦轩,知秋和忍冬见到大小姐带回一个浑身透着阴气的少年,也是面面相觑。但见褚星微态度明确,便也很快接受了,手脚麻利地准备热水、饭菜和新衣物。
褚星微亲自为石磊检查身体。果然是玄阴体质,经脉中充斥着过多的阴气,导致阳气衰弱,体质虚寒。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轻易看见并沟通阴魂。
她以自身纯阳灵力,辅以药材,为他梳理经脉,驱除部分积郁的阴寒。又传授他《幽冥录》中一门最基础的“凝阴诀”,引导他将体内多余的阴气炼化为己用,固本培元。
石磊天赋极高,心思也纯粹,一旦得到正确指引,进步神速。不过数日,脸色便红润了些,眼中的幽光也能初步收敛,不再像之前那般时刻引人注目。他对褚星微充满了孺慕与感激,学习起来异常刻苦。
同时,褚星微也开始着手实施她构思已久的计划——建立“玄微阁”。
她并未选择大张旗鼓地开设店铺,而是通过怀瑾郡主和之前积累的人脉,放出风声:褚小姐潜心修行,偶有闲暇,可为人解决些许“疑难杂症”,但有三不接:心术不正者不接,无有缘法者不接,不出诊(特殊情况除外)。且,需备足酬金,价格面议。
规矩立得古怪,门槛设得极高。反而更勾起了那些真正有权有势、又遇到寻常手段无法解决问题之人的好奇心。
第一个找上门的,是位通过怀瑾郡主引荐的皇商。他家新购的宅邸夜半总有金铁交击、战马嘶鸣之声,请了数位高僧道长做法皆无效,反而有两位法师莫名病倒。褚星微带着初步掌握力量、对金戈煞气尤为敏感的石磊前去,轻易便找出是宅基下埋有前朝阵亡将士的残破兵甲,煞气不散。她设坛超度,化解煞气,石磊则凭借其天赋,精准定位了所有埋藏点。皇商感激不尽,奉上厚礼。
第二桩,是位御史夫人,其女被一风流书生鬼魂纠缠,日渐消瘦。褚星微并未直接打杀那书生鬼,而是让石磊与之沟通,得知其乃是被冤枉而死,心念未婚妻,执念难消。褚星微设法为其洗刷冤屈(将线索透露给京兆尹),那书生鬼心愿得偿,自行往生,御史千金不药而愈。此事更显手段玄妙,名声渐起。
第三桩,则涉及一桩离奇的古董失窃案。失主是位退隐的老翰林,家中一枚祖传的、据说能辟邪的战国古玉被盗,现场毫无痕迹。官府束手无策。老翰林经人介绍,求到褚星微这里。她让石磊感应古玉上残留的微弱灵性与老者血脉联系,再结合《幽冥录》中的追踪秘术,竟在城外一座破庙的神像底下,找到了被惯偷藏匿的古玉。此事传出,“玄微阁”虽无实体,却已名声大噪。
褚星微并不轻易出手,每次接单,必有其缘由,或是功德深厚,或是酬金可观,或是能磨练石磊。所得钱财,一部分用于购买修炼资源,一部分则用来改善缀锦轩的条件,并暗中购置了一些城外僻静的田庄宅院,作为日后“玄微阁”的潜在基地和石磊等人的修炼之所。
石磊在一次次实践中飞速成长,不仅对自身能力的掌控越发纯熟,性格也开朗了不少,虽仍有些沉默,但眼中有了光彩,对褚星微更是死心塌地。
缀锦轩,这个昔日尚书府里无人问津的角落,如今已成了京城某些阶层心照不宣的、带有一丝神秘色彩的所在。
褚星微坐于窗前,看着院内认真练习绘制基础符文的石磊,又看了看在一旁整理药材的知秋和忍冬。
玄微阁,算是初步立起来了。
但这只是开始。她知道,暗处的敌人不会坐视她成长,京城的漩涡也只会越来越深。
她抚摸着袖中的《幽冥录》和那面已生灵智的古镜小古,目光投向远方。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然,吾往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