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回家

苏文君进会议室没多久,就见付春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

“少门主,你可算回来了。”

目光隐晦的在苏文君身上打量,见她比之前长高了很多,整个人的气质也比以前锋芒了不少。

苏文君没在意付春的打量,“那些人是怎么回事?怎么把那么多陌生人安排进了庄子里住?还有我的房间不是说过不许人上去?怎么也住了那么多人?是谁住了我的房间?”

“夫人心善,说那些人都太可怜,跟她又有亲,让属下通融通融,少门主你又不在......我想着把他们留下干活也不错,就同意让他们先住进来,等你回来再说,结果一个亲戚带一个亲戚,不知不觉就成了现在这样......”

“少门主你二楼的房间是夫人、大小姐、二小姐、四小姐、胡家老夫人和几位表小姐在住。来的人太多,庄子里的房子和山洞不够住,夫人就带着人住进了二楼,空出房间让其他人住。属下跟夫人说过少门主交代过不让人随意上去,夫人说事急从权,等少门主你回来了她亲自跟你说.....”

付春害怕苏文君生气,说话的声音越说越小。

苏文君微微皱眉,又问:“他们来山里多久了?每天的吃食是怎么安排的?去当兵的十多人回来了几人?”

“回少门主,十二天。有八家一百三十八口每天跟着我们的人吃饭食,其他人都是只借用我们的厨房,吃的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粮食。去当兵的十一人,只回来了三个,其他人不知生死。不过有人看到陆总管几人跟着齐小将军走了。”

“哪八家跟着我们的人吃饭?”

“回少门主,胡家八位夫人的娘家。”

胡家八位夫人的娘家?

苏文君脑子有些懵,一时没弄明白都是谁,愣神了好半响才理明白胡家八位夫人的娘家是那些人。

胡家四个舅舅的岳家,加上四个成亲的表哥岳家,可不就有八位夫人的娘家。

苏文君瞬间头大,便宜娘已经把人招进围屋里来了,她一时半会儿也不好把人给赶出去。

“庄子的粮食还剩多少?够吃到秋收吗?”

“以前的存粮,加上之前属下带人下山购买的粮食,大约还有四百三十石左右。这些粮食如果按以前一天三顿饭食吃,撑不到秋收。如果按现在一天吃两顿,饭食里再多加一些菜,撑到秋收应该没问题。”

苏文君默默在心里算了一下,这些存粮就算多了一百多号人应该也够吃啊,疑惑道:“这么多粮食怎么会不够吃?”

“.....少门主,城破前,城里好些人都在往外逃,到处乱哄哄的,好些年纪小的孩子和年轻女子跟家里人走散了,跟着我们的人逃到了山谷。这些孩子和女子逃到了山里没有什么生存能力,想卖身给医仙门求个庇佑。我见那些孩子和女子可怜,就做主把他们都买了下来。”

“啊?你还买人了?买了多少?”

“孩子有一百三十一个,孤身女子有一百五十五个。”

苏文君闻言沉默了几息又问:“我娘收留的那些亲戚,这些天可有跟着我们的人一起干活?”

“回少门主,有些人跟着我们的人下地干活,有些人没有。”

一听这话,苏文君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干活的估计是三舅娘的娘家人。

苏文君想了想,又问:“鲤鱼谷的地现在开了多少出来?”

鲤鱼谷就是山谷旁边的山谷,整个山谷像条鲤鱼,就取名为鲤鱼谷。

“回少门主,鲤鱼谷里的荆棘、树木、乱石太多,开荒很是不易,目前只开出来了四百多亩,已经按你的要求全种上了豆子。就是已经两个多月没下过一场雨,旱地里的庄稼和山坡上种的药材都长得不太好。”

不管是鲤鱼谷还是山谷都有水源,庄稼和药材怎么会因为没下雨而长得不好?

苏文君疑惑的问了一句:“你们是怎么浇地的?”

付春心里虽觉得奇怪苏文君为啥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面上还是老实回答:“用水桶挑到地里浇啊!”

“那样浇地效率太低。这样,你按排人一些人下山去砍些粗一些的竹子回来,一些人去湖边垒一排水池。水池也不用太大,有个洗澡盆那么大的小水池就行。”

“然后把砍回来竹子劈成两半,再把中间的竹节打通,再在竹槽的一边隔半尺左右砍出一个小豁口,最后再把这些竹子放到地里的禾苗根部。”

“再把竹槽一段一段的连接到湖边垒的一排水池里,再安排人把湖水挑到水池里,水自然就会顺着竹槽往地里流,然后把地浇了。这样做虽然还是要人挑水,路程却近了很多,也更省时省力。”

“今年就用这个办法先浇着,等这一茬粮食收了,我们再在地里修上一些水渠,以后浇地就轻松了。”

山谷里没竹子,要用竹子还得到葫芦村附近去砍。

付春听得两眼放光,觉得苏文君实在太聪明,竟然能想到这么省力的浇地办法来。

“是,主子,属下这就安排人下山去砍竹子。”一激动,称呼都变了。

苏文君习惯了他们时不时的叫自己‘主子’,不在意的又道:“从明天开始,庄子里不再给那些所谓的亲戚提供饭食。可以招人开荒,不限男女,开一亩地给半石粮的报酬。”

山下打仗还不知道打多久,今年的天气又明显很反常,这些人短时间之内估计都会待在山谷不会下山。这么多人待在山里不找些事给他们干,早晚会出事。

“少门主,若是这样,粮食的缺口就更大了,现在山下的城里已经买不到粮食。”

“无妨,我之前囤了一批物资放在了别处,足够弥补这些粮食缺口。我们只有地开得越多,才能种出更多的粮食,养更多的人。”

“是,属下这就去跟刘管事说一声。”

苏文君摆摆手示意让他先去忙,自己则起身去找胡杏花。

至于山坡那些地,种的基本都是药材,让人挑些水去浇一浇就行。

她其实可以直接掐诀布雨浇地,但山谷里又不是断水,就没必要搞特殊,还是让他们凭智慧和劳动来解决困难。

还没走出会议室,就看到胡杏花眼中带泪的站在门口看着她。

“文君你回来了?”

“娘,我回来了。”

苏文君快步走过去,手指自然的搭上胡杏花手腕,检查她肚子里的这两个如何了。

胡杏花则拉着苏文君上下检查,看她有没有哪里受伤。见她一切都好,人长高也长白了不少,心里的担忧总算减轻了几分。

两个孩子发育得很健康,最多二十来天就会生产,苏文君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这次出门太久,差点儿就要错过胡杏花的生产日子。要是自己不在,这个便宜娘生产时万一出个什么事,她会很遗憾。

“文君你这次出去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山下现在乱得很,你在外面可有遇到什么危险?”

“我一切都好,娘不用担心。倒是娘你这些日子在庄子里过得怎么样,可有人因为我不在而对你不敬?”

“付总管和庄子里的其他人对我都很敬重,娘在这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过得很自在,就是我听说你爹好几个月没人见过他了,大家都说他死在了外面,我想给他立个衣冠冢.....”

说到这里,胡杏花停下来观察了一下苏文君的脸色,见她神色如常,没有一点儿变化,小心翼翼的继续说道:“文君,虽然我和你们爹和离了,但他是你爹这一点儿永远改变不了。他死了,要是我们连个衣冠冢都不给他立一个,你们姐弟几个以后怎么做人?反正做一场法事,立一个衣冠冢也花了多少钱,你看......”

苏文君微微皱眉:“娘,谁告诉你苏招福已经死在外面了?又是谁给你出主意让你给他立个衣冠冢?是不是葫芦村苏家有人也来山谷了?”

立个衣冠冢干啥?难道每年清明、过年还要去给他上坟?

“还有,我不是说过正院的二楼除了我不能住别人,你为何要带着人住进去?还让那么多人住进庄子里?你是不是忘了这个庄子是我师门的,不是我个人的?”

苏文君本来不想一回来就跟她一个孕妇说这些,可她却拉着她说要给苏招福做法事、立衣冠冢,她突然就不想忍了,把心里的不满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那怎么办?山洞里也住不下这么多人啊?总不能让他们在山林里搭草棚子住吧?这里可是在深山,在山林里搭草棚子住多危险?三丫儿,我也是看庄子里空着那么多间空房,才让他们住进来的。”

一激动,称呼都变了。

“那你为何又让那些所谓的亲戚在庄子里吃饭?娘,你可知道庄子里的存粮还能吃多久?”

“我不知道啊!付总管也不跟我说这些。不过我看库房里还堆了不少粮食,应该能吃很久吧!”

听到胡杏花的这个回答,苏文君突然失语。

刘老太太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把唯一的闺女养成这种糊涂的性子?

算了算了,自己跟一个孕妇生什么气,苏文君很快调整好了自己情绪,打开提前准备好的包袱,拿出一个首饰盒递给胡杏花:“娘,我给你买了一个项圈,你看看喜不喜欢?”

胡家不富裕,小时候没给她打过耳洞,没法戴耳环,所以苏文君给她买的首饰一般都是项圈、发簪、手镯之类的。

“啷个又给我买首饰,你之前给我买的那些都戴不过来了。”

胡杏花欢喜的接过首饰盒打开,见盒子里的项圈上竟镶嵌得有好几颗指头大小的红宝石,惊讶道:“三丫儿,这项圈一看就很贵,多少银钱买的?我戴着万一掉了怎么办?”

“无妨,掉了我再给你买新的。”

两人正说着话,苏湖绿、苏文芝抱着苏文莲和胡家几个姑娘一起来了。

苏文君:“你们来得正好,我给你们都带了礼物,来看看喜不喜欢。”

苏文芝嘴快的接了一句:“三妹你给我带了什么礼物?不会又是首饰吧?”

“二姐猜对了,但没有奖励。”苏文君俏皮的接了一句。

说着拿出一对镶着粉色珍珠蝴蝶样式的金钗递给她,“二姐,这个可是我特意给你买的,我一看到这个就觉得特别称你,是不是很好看?”

这些首饰都是苏文君之前自己做的,样式与做工比边城卖的精致了很多。

苏文芝闻言目光看向苏文君手里的首饰盒,见首饰盒里的金钗上面的粉色珍珠娇艳得跟山谷里开的花朵一般,目光瞬间被吸引住,嘴里忍不住惊呼:“这也太好看了,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比这更好看的。”

其他姑娘们的目光也看向了苏文君手里拿着的首饰盒,都惊呼太好看了。

就在姑娘们惊呼金钗漂亮时,苏湖绿突然问苏文君:“三妹,你给我带了什么礼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贫家小农女
连载中风飘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