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徐时来带路,姜素萍贺振岩去学校的行程很顺利。
学校有多余教材,她是本校往届生,教务处主任就答应把教材给她,只是要交押金,等书本全部归还,押金会如数退还。
十块钱押金完全在姜素萍接受范围内。
如今教材是重复使用,高三学生毕业把书还给学校,学校再整理发给高一新生使用。
高考恢复也就十年时间,一个学生使用教材三年,按说新编教材经手的学生不超过五个,应该不会太破旧。
奈何不是每个学生都爱护书籍,学校也是按破损程度来发书,较为完好的发给新生,留下的就比较破烂了。
高考结束没多久,教材整理工作却已经结束,给姜素萍的是破损比较多的书,幸好不是每本书都破破烂烂。
待在边上的贺振岩已经决定书本拿回去后重新装订。
至于借读的事,学校不收她这种情况的借读生,不过教务处主任给她指了条明路。
学校不收借读生,但有复读班,她可以以复读生的名义报名备战明年高考。
复读班费用有点高,需要她好好考虑一番。
一学年一百块钱学费,食宿费用另算。
姜素萍不打算住学校,能接受一百块钱学费。
既然她能接受学费,那就按照复读班报名时间,带着钱和需要的材料来报名就行。
她在工作,可以有个缓冲期,最迟九月中旬报到。
在教务处询问了许多事情后,姜素萍去教师办公室。
文科老师比较多的办公室。
她在教务处待了段时间,产生新想法,不借老师的重点纲要了,麻烦。
高考班的老师只会专注自己这门课的内容,她找老师借,得找好几个老师,高考不是刚结束吗?
她找文科班毕业生买全科目笔记本更方便。
买笔记本的事可以咨询班主任,麻烦班主任推荐几个学生。
这几个学生总有愿意卖笔记的。
教务处主任知道她有买学生笔记的想法,告诉她高三老师过两天放假,刚毕业的高三班级有两个文科班,推荐她去找张老师问问。
徐时来知道教务处主任说的张老师,是刚毕业高三班级文科班的班主任。
知道这个老师就方便带路了。
三人到办公室,姜素萍见到眼熟的老师就喊老师好,也不提姓氏,全喊老师不会露馅。
成功找到张老师,姜素萍从张老师处得来他班里班长的家庭住址。
班长家就住在学校旁边,比姜素萍家离学校还近,班长父母都是学校教师,只是没带女儿这一届学生。
张老师说班长的人缘不错,要是她本人不愿意卖笔记,可以让班长推荐几个同学,班长知道这些同学家地址。
姜素萍同张老师道过谢后,马不停蹄赶往班长家。
高中校园不是很大,有徐时来的带路,他们三人很快找到班长家。
今天来得不凑巧,班长本人不在家,好在他们家有人,知道姜素萍几人来意后,答应会帮忙传话,叫他们明天再来问问。
姜素萍就说好明天下午过来。
高考成绩没出来,班长不一定考好了,考不好,笔记就得留着准备复读。
姜素萍希望班长能成功考到第一志愿学校,这样就能放心把笔记卖给她了。
班长父母都是高中老师,选择复读的话,就是精神压力倍增,金钱和时间都不成问题。
没在一天内解决所有事,不过效率比想象中高很多,姜素萍已经很满意了。
事情办得差不多了,三人分开。
徐时来回自己家,姜素萍贺振岩回阿姨家。
今天两人也不想着避嫌了,到房间里整理教科书,高中三年的书可不算少。
...
“姐,你今天心情很好啊。”姜仁杰很难忽视姐姐的好心情。
姐姐的好表情不光表现在脸上,还表现在大方上,今天要请全家人吃贺大哥做的饭团。
“对啊,今天我生日,心情能不好吗?快祝我生日快乐。”她今天心情不错。
已经是八月底,她已经同厂子里说,做完这个月就辞职。
不是因为不用上班心情好,不用上班,她还得去上学。
九月初就要以复读生的名义回归学校,进入复读班了。
复读班的压力不小,对她来说绝对比干活更辛苦。
没见几个人说想重生到高中时代,再参加一次高考的。
她也不想高考,只是为了钱途,不得不冲一把。
心情好是因为昨天成功取到稿酬了。
上个月去了趟学校,放宽心之余,压力猛增,创作了一篇解压的两万字短篇小说,投稿给省里最出名的出版社。
没成想出版社收了她的短篇小说,还是以千字十块钱价格收的,她拿到两百块钱稿酬了。
当临时工半年都没有两百块钱收入!
心情能不好吗?
失去双腿的二十年里,姜素萍看过很多书,写下来的只有阅读笔记和日记。
日记可以说是看病记录,失去双腿并不是完全不出门,她是药罐子,振岩不可能毫无根据喂她吃各种药,会带她去医院看病买药。
每次去医院,身体上不会太疲累,心理疲累。
经常在去过医院后写一篇日记,写的不是小说,就是平铺直叙描述一天的经历,末尾写生命脆弱,人生无常之类的感想。
还真没完整创作过一篇小说,她那时候创作欲不强,整天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看完一本接一本,没创作欲正常。
现在大概是没了书,每天过得一摸一样,跑趟学校就迸发灵感了。
没成想创作的第一本小说就拿到稿酬,昨天带着相关证明去邮局取钱,真取到钱了,两百块钱啊!
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分享给振岩。
振岩替她开心,问她写了什么,他也想看。
姜素萍不介意让他看到,出版社不只是汇了钱,还寄了刊登她作品的杂志。
振岩看之前,她先问他,她去世后,他有没有整理过她的日记和读书笔记。
这是个沉重的话题,振岩难过片刻,回答整理了,把所有内容都看完了。
既然看完了,姜素萍就放心把杂志和备份小说交给他,杂志在连载,没有结局,备份里有结局。
特意叮嘱他不要在晚上睡前看。
找个安静的不用干活的时间看,半下午就不错。
“祝二姐生日快乐。”姜仁杰倒没觉得不好意思。
他是普通班的学生,不像高考班的学生,高考班的学生已经回学校上课,他还在暑假。
今早跟二姐去阿姨家吃早饭,不在小公园吃了,吃完还会给爸妈大姐送早饭。
早饭送到后,跟着贺大哥去菜市场买肉买菜,为姐姐中午的生日宴做准备。
今天的行程很满。
姐弟俩到阿姨家的时候,阿姨姨夫不在,只有贺振岩和表弟表妹们在。
姜素萍心情好,弟弟馋很久饭团了,一直没吃到,她昨天拿到稿酬后,特意让振岩准备饭团给大家当今早早饭,是加了炸里脊肉和油条的豪华版饭团。
爸妈大姐的份就由弟弟送到他们厂子里去。
有饭团吃,姜仁杰没立刻注意到贺大哥无精打采的表情。
弟弟没注意到,姜素萍注意到了,很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振岩可能是看了她写的小说,但没听她话,她说了不要在晚上睡前看,他绝对是睡前看,导致失眠了。
她写的是悲剧小说,小说取名都很咯噔的那种,文名就交代了主角的死亡结局。
可能是太过直白太过咯噔,杂志社那边给改了文名。
杂志社改的文名是两个字,有种不知所云的文艺感。
她给振岩的备份稿子没写上文名,所以振岩毫无防备被悲剧结尾伤到了。
她有给悲剧结尾铺垫,振岩或许察觉到了,因为是她写的,硬撑着看完。
她自己写的时候都伤心不已,哭得不行,大姐还问她怎么了。
住在家里就没法避开大姐进行创作,她也不想避开大姐,实话告诉大姐,自己在写小说,被自己写的小说感动哭了。
大姐没主动提出要看她写的小说,她就没主动拿给大姐看了。
振岩看过她写的读书笔记和日记,被他看到自己写的小说,不会有多少羞耻感。
即使振岩没看过她写的任何文字,他想看,她也会愿意把自己的文章拿给他看。
想到他因为自己写的悲剧小说难过,莫名有一丝欣慰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欣慰于并非她一个人瞎激动瞎难过。
姜仁杰总算吃到心心念念的饭团,吃好几口,过了嘴瘾后,终于发现贺大哥无精打采的模样。
贺大哥和今天异常光彩照人的二姐形成鲜明对比,想忽视都难了。
姜仁杰:“贺大哥昨晚没睡好吗?没睡好的话,今天吃完午饭回来,好好睡个午觉。”
贺大哥上午去他们家准备二姐生日宴,爸妈答应了的。
上午时间不够长,下午午睡适合补觉。
姜素萍的饭团比别人大,里脊肉都比别人多两片,她吃着大饭团:“对啊,好好睡个午觉,别想太多了。”
“能不想太多吗?我都好激动,早饭店九月一号就要开业了,还是开在学校南大门附近。”姜仁杰以为是早饭店的事情叫贺大哥想太多。
姜素萍贺振岩都没否认,让弟弟误会下去吧。
贺振岩准备好了要带给岳父岳母和大姐的饭团,姜仁杰没吃完自己的饭团就去送早饭了。
没吃完的路上吃。
弟弟离开,姜素萍贺振岩坐在门外聊天。
姜素萍:“以后还看不看?”
“你还要写?你还写我就看。”
“写一本是挺伤元气的,不会经常写,你不要背着我看了,以后结婚住一起了再看,方便我哄你,你有疑问可以随时找我解答,最终解释权归我。喏,来吃一口饭团。”姜素萍把自己的大饭团递到贺振岩嘴边。
贺振岩手里拿着碗米汤,叫她先喝口米汤,他再吃饭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