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可照顾妈妈出院后在家操持了两月,妈妈身体恢复之后,她才开始全职备考公务员、银行等各种事业单位考试,只是失去了当年应届生身份的她,又是金融学类卷王专业在国考选岗上并不占优势,税务岗位都是500:1的奇葩报录比,加上贵州省考是四川、重庆、云南、湖南大军的必争之地,直接带飞贵州省考的笔试分数,一年胜过一年得高,所以进面门槛越来越高,面试的考生经历的次数多了,面霸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陆可是金牛座,性格倔强,决定好的事就没人能劝,家里的人知道笔试成绩后,觉得不报班也是最稳妥的做法。她在网上找了个体制内一对一的线上陪练课程,每天晚上七点-九点上课练习两小时答题,对方补充思路,指出答题语速、交流感方面的细节问题,白天自己跟读主播说联播1小时,近三年的各省省考面试真题,每天对镜模拟练习答题10道,反复作答,一题多练,一题多变,每天题型覆盖综合分析——组织计划——应急应变——人际关系,答完题总结复盘,背诵要点,就这么重复重复再重复,金牛对这种重复的学习不会感到枯燥和无聊,只会在一遍又一遍更加熟练对答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如鱼得水。
5月10号面试这天,陆可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化妆,检查证件,她身着蓝色蝴蝶领长袖缎面衬衫,黑色高腰西装半裙,5厘米黑色高跟鞋,天生棕色的头发束起高高的马尾,仰首挺胸,整个人挺拔得像陆地上用于做防护林的白杨树,浑身透露出干劲,她对镜微笑,在心里告诉自己:“相信自己面试能拿高分,你可以!”然后整理衣服细节,出门打车,到考点附近吃完早餐,七点半排队进入考场,八点候考室开始抽签,大屏滚动的序号停止,抽到23号,下午场,真的是一场持久战。
她按照考务工作人员安排的序号,找到自己的座位,将号码牌贴在左胸,便开始漫长地等待,9:00——1号进去了;9:12——2号进去了;9:25——3号进去了;9:50——4号进去了……12:30——17号进去了,考务人员开始发盒饭,省直面试伙食还可以,五菜一汤,两荤三素,还有一瓶山花酸奶跟一个苹果,吃饭完继续叫人,候考室的人逐渐在减少,14:05——23号,陆可拿着自己的用了六年的书包,跟着考务人员的带领,到考场门口,她深吸一口气,抬头微笑,用手轻敲两下门,听见主考官说:“请进”。
她轻推开门,微笑面向七位考官,反手推上门,走到考生桌旁站定:“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23号考生”
主考官:“请坐”
陆可:“谢谢各位考官”
主考官:“考生你好,恭喜你进入今天的面试,面试时间为15分钟3道题,桌面上有题本,请自行阅读作答,题目都不难,请思考后再回答,你准备好我们就开始计时”
陆可微笑看着主考官:“我准备好了,考生开始作答第一题,对于题目中的这句话我是这样来看的……考生回答完毕”
主考官:“考生请离场”
陆可:“谢谢各位考官”
她跟着考务人员来到候分室,稍作等待,她回忆刚刚的3道题的难度,涉及的考点以及答题的语速,大概用时8分钟,下午场时间合适,心理预估83分往上。候分室墙上的时间秒针转了两圈半,被考务人员打断思绪,叫去考场听分,“23号考生,你面试成绩去掉一个最高分84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0.8分,最后得分82.2分,确认没有问题就在成绩单上签字”,陆可整个人有点懵但还是签字拿着面试成绩单出了考场,不然呢?难道她要跟记分员说要看看每个考官打的分数在重新计算得分吗?不可能的。
出了考场,她在场外等待,岗二抽到8号上午已经走了但岗一是25号,等她出来,就能知道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是否落下,12分钟后24号出来,一问78分,但他说考的跟陆可一个系统但不同地区的市局,他是岗一笔试比岗而多5分,稳住了,他说完,三步一个楼梯四步一个跨步离开了考场,步履轻快。
陆可看着白衬衣的少年逐渐远行的背影,双手合十放面中,闭眼祷告:“求求各路神仙保佑让我逆袭,成功上岸!!!”又过了十分钟,岗一出来了,个子小小的一个女生,她问陆可面试多少分,陆可说:“82.2”“那你面试分挺高的,我80.5分,笔试76”,两人掏出手机计算器功能,按照笔试面试六比四核算谁是最终的赢家,结果是岗一综合77.8分,陆可综合77.778,相差0.022,岗一抱了抱陆可,“好可惜啊,你很厉害,要是我们不是对手都能高分上岸,明年再继续吧,加油!”
陆可感觉从自己身体骨髓的疲惫感席卷而来,整个人卸了力,几乎要站不住,这不是身体的累,而是精神被反复捶打后的透支,是一次又一次看到希望又被灭掉的茫然与无助,她看着面前这个女孩子说不出半句话,该说“谢谢”还是“恭喜”呢,她可以对着白衬衫的少年说“恭喜上岸!”,但对着竞争对手,她真的说不出来,说了就是对自己太过残忍,只是在心里对她自己说:“陆可,抱抱你,你已经很棒了!”
陆可不知道抽到几号签,所以订的是五点的车回家,她打电话问了师傅能否提前,得到的是“不行,已经安排好了乘客,都满了,调不了”的回复,所以她找了一家花溪牛肉粉的店铺,要了一碗小碗加肉的红烧牛肉粉,她往里面加了爱吃的薄荷、酸菜跟辣椒,端着粉回到座位上,看着碗里的牛肉,每一次失败的记忆碎片不受控制的翻涌上来,像冰冷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冲击着摇摇欲坠的堤坝,心脏像被命运之手紧紧攥住,每跳一次就牵扯着周边的细胞跟组织,泛着酸涩的疼。“只差0.022分,这个念头像跟针,反复扎进神经”,她忍不住去想:如果行测多对一个选择题呢?如果申论的卷面再整洁一点呢?如果面试的时候再多与考官有眼神交流一点呢?无数个“如果”在脑海里盘旋、撕扯,不断吞噬着本就自我怀疑所剩无几的信心。
她拿起筷子,加了一块牛肉放进嘴里,红烧牛肉做得有点老、肉有点干,十分难嚼,她唰地一下,眼泪就崩不住地往下流,情绪就像山洪暴发,势不可挡,眼泪顺着下眼中的睫毛划过早上化妆的脸,掉进牛肉粉里,本想放下筷子,但想着晚上坐车要三四个小时,回家已经很晚了吃宵夜肚子会不舒服,而且不吃也浪费了17块巨款,又夹了粉条放嘴里,仿佛咽下去的是她来备考期间深夜熬红的眼、翻烂的书页、密密麻麻的笔记、堆得有人高的卷子,这一路走到今天的酸甜苦辣。
考公,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确实农村孩子奉行的“小镇做题家,知识改变命运”真理,是大部分普通人能看得见成功案例,能够走出大山,扎根城市最大的希望之路。尤其是在贵州,除了专业性的老师、医生岗位,就是公务员,剩下的就是销售,给年轻人的选择机会非常少。所以,即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有大把年轻人趋之若鹜。只是每个人在选岗报名、笔试、面试、体检的境遇不同,考公界流传一句俗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实力”,不是努力就一定能上岸的,有些人一次就能上岸,比如陆可的好友王瑶,22年毕业同是985选调生,但王瑶由于前面的人放弃而递补进入的体检,毕业就入职纪委;也有陆可这样的“考公钉子户”,年年进面,年年遗憾收场;更有许许多多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进面的籍籍无名者,高中语文课上不理解的《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再看已是文中人。
手机振动,不是安慰的电话,而是师傅来接乘客的通知,想到回去要面对朋友和家人的询问,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和愧疚感爬上陆可的心头,下岸的标签被再次烙深,失败成了公开的展览品。陆可能想象那些或同情、或惋惜、或可能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果然如此”的目光、如芒在背。她多希望车能晚一点到来,但时间不会停止,社会时钟滴滴作响,同龄人都事业稳定、爱情美满,而她还在为一个“铁饭碗”苦苦挣扎,像是一个人在跑一场孤独的马拉松。
有许多考公人可能会对女主感同身受,因为作者也是个普通人,人生经历和所接受的题材有限,所以就是个普通的故事,可能有点枯燥乏味,但有这个故事的念头,还是打算把它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坚持更完!
也许有人觉得他们兄妹三人都考上985高校,像批发的一样,有点离谱,但事实就是如此,农村这样的学子很多,我自己和身边朋友也有这样的经历。他们高中真的很牛!!!实验班每年都有清华北大的,其他985的考生更是不在话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下岸的陆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