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为阿诚太可靠了的关系,不由得让黎锦联想起了,那些神话、童话与民间传说中、值得依靠的神秘角色来。

然后,不知是不是由于这种可靠而安心的感觉,黎锦的心中,奇异地生出了甜蜜得几乎令人感到麻痹的温暖感情。

“由于阿诚有些心急的关系,所以做得比较敷衍啦……”阿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针脚缝得大了一些,戴上的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先不要管这些,将军戴上试试看吧?要是套在手上感觉合适的话,阿诚可以再补上几针、让针脚缩小些的。”

黎锦接过了,阿诚递过来的那对“新式五指手笼”。

阿诚缝纫完毕之后,也顺便将这对手笼内外侧进行交换、整个翻了过来。

在黎锦的设计构想中,这是附有五根手指预留的位置,作用类似老式“手笼”的套子。

由于设计路线的不同,戴上之后,五根手指都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活动,相比笨拙的老式“手笼”,这种新式“手笼”即使在戴上时动作也非常方便。

阿诚说自己针脚做的大了些,这可能是事实,并非谦虚之言。

因为连黎锦看了这副“手笼”,都觉得阿诚缝纫的手艺,居然还比不过自己,她对此感到有些震惊。

不过,考虑到阿诚缝纫时使用的短暂时间,黎锦又觉得太情理之中、值得原谅了。

这对“新式手笼”会这么粗糙,明显是赶工的结果吧?赶工出来的东西,就算质量不好,只要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就仍是可以理解和宽容看待的。

而且,客观来说,在阿诚面前,黎锦虽然一直认为自己都是笨手笨脚的,但对从小就很习惯缝制东西的她来说,缝纫能力绝对不能算是自己弱项。

只是因为阿诚心灵手巧的形象,在黎锦心中印象太深刻了的关系,她才会错误地认为,阿诚的缝纫能力理所当然应该比自己还强。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黎锦的缝纫能力,就算不比阿诚强多少,也至少属于出类拔萃的程度。

黎锦在这方面的缺点,仅仅是试图坚持保证质量的话,就缝纫得太慢了而已。

但也只是缝纫得慢罢了而已。要是只讨论缝纫成品的质量、精益求精的程度的话,其实未必有几个人是黎锦的对手。

在缝纫能力上超越黎锦,这本来就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她可是拥有能够缝合伤口的技艺潜力。

黎锦认为阿诚理应缝制得比自己强,这其实是错觉。不过,黎锦却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她的错觉就是了。

黎锦戴上之后,当然仔细体验了一番“新式五指手笼”的触感。虽然稍微有些介意针脚的粗大,但整体来说,贴着皮肤的感觉,还是相当舒服自在的。

光是在包裹手指的袋子位置上方,还预留了五根手指这一点,就让黎锦觉得,这简直是惊天动地的厉害发明了,灵巧自在多了。

对这个成品,黎锦认为自己九分满意。她少给的那一分,是因为阿诚的针脚粗大,态度稍显敷衍,除此之外,暂时不能发现什么其他问题。

“阿诚,你觉得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比较好?”黎锦说道,“这个‘手笼’不同于其他的‘手笼’,预留了手指的位置,相当于一种‘新产品’吧。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它另取一个名字。有自己独特的名字的话,将来也比较好‘吹嘘’嘛。”

“就叫‘五指手笼’吧。”阿诚流露出茫然的目光,看起来态度有些敷衍,或者说,那不是敷衍,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名字叫成这个样子就足够了吧?

阿诚发觉黎锦的态度不是很满意,又补上了一句:“或者,叫‘新型手笼’也可以。”

“这种名字可不行。”黎锦依然有些不满意了,“这个东西,根本不同于原本的‘手笼’,而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叫‘手笼’的话,也只能让人联想到原本的‘手笼’而已,不能展现出它与‘手笼’不同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叫‘五指手笼’‘新型手笼’‘新型五指手笼’的话,这种名字也太长了,非常不顺口,不好记忆和称呼……”

“将军说的很对。可是,阿诚也不知道叫什么好了。”阿诚微微沮丧地说道,“将军自己怎么想的呢?阿诚很想知道。”

黎锦皱着细眉道:“这是一种用来包裹手掌的袋子。所以命名为‘手袋’怎么样?”

这种名字,黎锦也不太满意,主要是因为这个名字不好听,听起来怪怪的,也不怎么文雅。

但她说出来的目的,是边说边思考,并且顺便梳理自己的想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启发阿诚或自己,想到更合适的名字就好了。

“不太好吧?”阿诚说道,“阿诚总觉得,叫‘手袋’就有一种粗糙感。让人想起‘麻袋’‘布袋’之类的东西,但将军想要的,应该绝不是这种名字吧?”

“说的是呢……”黎锦含糊地答应了一句。

实际上,当时的黎锦正处于一种近乎无意识的状态,没怎么关心阿诚当时说的是什么,她只是继续思考着。

想了一会儿,黎锦又再说道:“阿诚……你说,叫‘手套’怎么样?‘手上佩戴的套子’,这个名字寓意如何?”

“这个好!”阿诚惊喜地答道,“阿诚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贴切。无论是功能用途还是看起来的视觉效果,也都确实是用来给手上戴的套子嘛。”

“那么,从现在开始,这东西就叫做‘手套’了。”给发明起了自己满意的名字之后,黎锦快活地说道,“又发明出了新产品,真是令我开心不已。从现在开始,这个东西也成为生活必需品就好了。”

“将军说的对,这个也能成为生活必需品之一就好了。”阿诚也很愉快地说道,“不知道商品价值如何?如果别人也认为这个东西是生活必需品的话,也就可以靠这个赚钱了。”

“其实,平民百姓是不是需要这个东西,我还是存疑的啦。”黎锦思索一番,又道,“不过……像莲湖郡主这样的贵女,说不定非常需要呢。”

说到这里,黎锦越想越觉得靠谱。

连琥应该很需要这种可以保护手的东西吧。

如果连琥能帮着黎锦带起什么潮流风尚的话,就算原本认为自己并不需要的平民,受到风潮感染的话,应该也会贡献一些销量的。

流行时尚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自上而下的。在贵族之中火了的东西,才容易在平民中也跟着流行。

“那就……提前预祝将军推出‘手套’这个新产品之后,供不应求吧。”阿诚微笑着说道。

“还没正式生产就预祝吗?也太早了啦。”黎锦略有些腼腆地说道,“而且,这个也未必能赚钱。不知道市场前景如何,有多少人会接受这种全新的商品呢,而且,感觉也很容易被模仿……”

结果,说着说着,黎锦竟然又对自己刚制作出成品的“手套”,变得没有自信起来了。

“不用担心!将军推出什么商品都能赚钱的。”阿诚用清脆的声音,斩钉截铁地说道,“因为将军的福运旺盛,非常人可比。”

“谢谢阿诚啦。虽然并不是这样,我的运气也是时好时坏的……”黎锦的脸红了,有些心虚地微笑道,“不过,真希望做什么都能赚钱诶,这样心里才有底……”

毕竟,现在自己可能长时间处于失业阶段吧。而且,黎锦想到自己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就很发愁。

“将军不要担心啦,这种事,真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会直’的规律。”阿诚忽然站起来,说道,“那,阿诚去取‘烤寿糕’吧。大致估算一下时间,应该已经烤好了。”

“这么快吗?”黎锦有些意外,“那今天索性就把这个当饭吃吧?”

算算时间,吃完这个,就该睡觉了。

这样一来,也就吃不上晚餐了。

如果只吃这个,感觉太单调了,饮食结构过于单一是不健康的。

有荤有素,粗细搭配,这样吃饭才营养又健康。尽管,很多日子里,也没有条件这么吃就是了。

如果用“烤寿糕”当成晚饭的话,晚饭就只有主食而已。

这种东西,搭配牛奶、清茶或是奶茶之外的东西,都会显得有些奇怪。

炒菜或是煮汤来搭配的话,感觉上总觉得不太合适。似乎,不如直接放弃配菜比较好。

尽管只有主食,但偶尔吃一次,应该也没有问题吧?黎锦有些不安地如此判断。

“阿诚打算去取‘烤寿糕’了,但在那之前,阿诚还有一个问题。”阿诚问道,“将军打算在哪里吃呢?如果将军决定好了的话,阿诚就把‘烤寿糕’带到那里去。”

“这个嘛,今天也是在厨房里吃吧。”黎锦说道,“虽然书房也不是不能吃东西啦,但还是感觉在厨房里吃饭比较习惯。”

以前,黎锦也没有在厨房吃饭的习惯,这是最近培养出来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黎锦,感觉在厨房吃饭、吃点心还满自在的。也许这是因为,在靠近烟火的地方吃饭,更有烟火气、让人更为安心的关系吧?

不过,这也可能,单纯是黎锦新萌生出来的怪癖而已。

茶水的味道有些淡了,黎锦加上些新茶重新泡上。

泡茶之后,黎锦在厨房里收拾、摆放好了桌椅,等着阿诚把“烤寿糕”带过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破产锦鲤的种田恋爱日常
连载中海阅 /